追忆泉州监狱民警苏延辉|刺桐路的尽头,有一朵永不凋零的刺桐花

一碗面条,两个鸡蛋。

这是他的最后一次生日。2022年4月5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泉州监狱三监区民警苏延辉,在生日时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封闭执勤,从简。”这一批次封闭执勤备勤,他本该轮休,但当战友有所困难,组织有所需要,他毅然请战,主动再值一轮。

38批,602天。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以来,全国监狱系统一直执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监狱民警执行着“封闭隔离+封闭执勤”的勤务模式。三年来,苏延辉共参加集中隔离、封闭执勤38批,共602天。

41岁。

刺桐路的尽头,思念延绵不绝。如同平凡短暂的刺桐花,倾其一生,绽放出忠诚光芒的赤红,2022年10月23日凌晨1点40分,苏延辉在参加集中隔离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救治无效去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于此。

坚定扎根 公正执法

他是成长在基层一线的“多面手”

1982年,苏延辉出生于南安市康美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在父亲的影响下,苏延辉从小就爱学习、爱钻研。2006年,大学毕业后的他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历任泉州监狱六监区科员、狱内110科员、三监区科员、四级警长、三级警长。

苏延辉(左一)与同事进行警体训练

如同苍劲有力的枝干,擎起高高绽放的刺桐花,从警16年,苏延辉始终扎根于基层,不断精进业务,主动汲取养分,于监管安全、刑罚执行一线,默默绽放自己的一抹赤红。

2007年,泉州监狱组建全国首个狱内110中队,苏延辉作为年轻民警中的佼佼者顺利入选。面对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困难,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虚心的学习态度,积极研究探索狱内处突和罪犯重大违规处置技能,迅速成为业务的行家里手。耐心、细致、认真,是他的三大“法宝”:在监区楼梯的消防指示牌夹缝内,发现一根磨制的塑料锐器,消除了一项重大安全隐患;在检查罪犯信件时,查获罪犯周某信件中夹着违规寄来的人民币;在进行清监检查时,发现罪犯邓某的个人储物箱中藏有一张写有号码的白色纸张,经调查,邓某承认其企图出监后对罪犯家属实施诈骗……在维护监管安全的战线上,苏延辉屡立战功,每处安全隐患,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苏延辉(左四)与同事重温入警宣誓

“他对工作从来没有过讨价还价,‘等上班再给’之类的话从来不会出现在他口中。”领导眼中的苏延辉,是一个靠得住、负责任的好同志。“多干就是多学,多学就要多干”,这是苏延辉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负责监区、分监区的刑罚执行工作期间,加班加点是苏延辉的常态,考核、处遇、减刑等材料不但多,且容不得一点差错,有时遇到他轮休,监区需要材料,他也会回单位整理。

“师傅在封闭执勤时,每次都要求自己的休息室要有电脑。”新民警蔡奕星谈起师傅,那个常常伏在案前忙碌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叠罪犯档案,就是师傅休息室的“标配”——负责刑罚执行工作的同时,苏延辉也是一名狱政管教,每天晚上九点收号后,他要着手处理刑罚执行的工作,从闭眼到睁眼,电脑总在他的咫尺之间。

苏延辉(上排右二)与同事一起交流学习

基层工作中,以传帮带为纽带的师徒关系总是最亲密的。“师傅爱看书,会和我聊军事,聊历史,聊方方面面,他好像什么都懂。”直到那一天,蔡奕星和苏延辉聊起了自己的儿子,徒弟才看到了师傅“女儿奴”的另一面——平时从不“晒娃”的苏延辉,手机相册里存满了两个孩子各个时期、各种场合、各式表情的照片,介绍起来满脸骄傲和幸福。没有大家的平安,怎么有小家的幸福?扎根一线,守护平安,苏延辉作出了他的选择。

正气凛然 春风化雨

他是备受爱戴的苏警官

刺桐路、刺桐港、刺桐城,闽人多爱刺桐,爱其赤色无瑕,爱其正气凛然。10年来,苏延辉经办的减刑、假释案件近600余件,无一起错案。“我们相信苏警官,相信他公平、公正。”穷凶极恶的“铁钉”,冥顽不化的“刺头”,谈起苏警官时,也只有钦佩。在教育改造工作中,苏延辉主动揽下顽危犯的改造工作,坚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以情以理以法,成功转化了70多名顽危犯,引领他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苏延辉(右四)参与支部党日活动

因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黄某是出名的顽危犯,进监服刑后,装疯卖傻,甚至将污秽涂在脸上。但在服刑14年后,他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了全监罪犯中的一桩奇谈、美事,鼓舞激励了一大批罪犯扬起了新生的希望。

2012年,苏延辉承担了黄某的教育改造工作,经过细心观察和查证,黄某不仅没有精神病家族史,而且在治疗期间常常趁民警不注意将药吐出。有问题!这坚定了苏延辉转化他的决心。

在持续深入的了解和个别谈话中,苏延辉发现黄某对中医理疗有着强烈的兴趣。有缺口!在监区和相关科室的支持下,苏延辉找到社会医院专业的理疗师帮忙录制视频教程,并收集相关学习资料。有了对生活的期盼,黄某装疯卖傻的行为逐渐收敛。

“是苏警官给了我全新的人生!”经过3年多的学习,黄某产生一种发明创造的想法,“我想制作一个具有按摩功效的鞋垫。”苏延辉了解黄某想法的可行性后,立即予以鼓励和帮助。2021年,黄某的足底按摩贴发明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当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的专利证书寄到黄某手中时,他双手颤抖,心中唯有钦佩与感激。“对待重刑犯一定不能简单粗暴,每个罪犯都有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怎样深入到罪犯心里探寻他们内心深处的秘密,从而对症下药,更需要因人而异的对待。”苏延辉说。

赤胆忠心 花开无声

他是为家献国的无名英雄

刺桐花不争春。

当你见到它时,温暖早在不知不觉中落在身旁。

高墙之外,华灯千盏,安居乐业;高墙之内,赤胆忠心,奉献无悔。近三年的封闭执勤备勤,苏延辉和所有监狱民警一道默默坚守,和战友们一手抓防疫工作,一手抓监管安全,牢牢守住监狱大门,确保了疫情防控“零输入、零感染、零炒作”目标。

苏延辉参与献血活动

抗疫三年,团聚成了很多人的欲言又止,坚持成了更多人的心照不宣。由于特殊的执勤模式,苏延辉只能利用居家备勤的时间,尽量弥补家庭的遗憾,“只要他在家的日子,接送孩子、一日三餐、扫地拖地、洗碗倒垃圾……都被他包了。”在妻子眼里,他是个好父亲、好丈夫。2022年10月5日,开始10天居家模式的苏延辉照例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让妻子“喘口气”的同时,还在超市买了玩偶抱枕,为两个女儿准备了惊喜。

“分监区警力紧张,我准备在监内多值一轮,帮战友们多分担一点压力,已经递交申请了。”10月17日,苏延辉在参加隔离备勤时,和一起运动的同事闲聊。“延辉非常乐于助人。”三监区二分监区分监区长江凯淳感叹道。当分监区同事需要调班或有困难需要顶班时,苏延辉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有时候同事都不好意思找他了,他知道情况后,依然会主动为有困难的同事提供帮助。为大局考虑,为安全负责,于他而言好似呼吸一般,做起来稀松平常。

苏延辉与女儿合影

10月22日,在操场锻炼的苏延辉正坐在场边休息,刚好妻子打来了语音电话,心里思念妻儿的他,挂断了语音,回拨了视频通话。“女儿在睡觉呢,我怕手机屏幕的光太亮才打语音,结果你还特意打视频过来。”虽然视频中妻子的样子不是很清楚,但苏延辉依然能脑补出妻子轻声埋怨的神情和边上小女儿酣睡的模样。“那天,阳光很足,他脸上的笑,我看得很清楚。”妻子回想起这最后一通电话,不禁哽咽,仿佛斯人依然在眼前。谁知,夜里她接到了监狱打来的电话,“苏延辉同志……牺牲了。”

英雄无名铸铜墙,化作红绫护万家。殡仪馆外,4岁的小女儿与人争执,“你胡说!我爸爸是去上班了!”监狱民警的孩子眼中,爸爸的日子总是这样单纯:没有回家,就是在上班。闻声赶来的妈妈强忍眼泪,将孩子紧紧护在怀中,这次,她们再也等不到爸爸了……

警徽闪耀 温暖如初

他是我们亲爱的苏延辉

在村里的长辈们眼中,他一直是令人骄傲的孩子。据三监区教导员林炳进了解,苏延辉平日回到南安老家,总要去看望家中长辈、村里老人,是个热心肠的人。

苏延辉(左一)参与志愿活动

帮助朋友时,东南西北,对苏延辉来说,都是顺路。四监区监区长黄锻炼和苏延辉是大学舍友,还是隔着一条街的“邻居”。回想起和苏延辉的多年友谊,他惋惜而悲痛,“我们两家熟,我的孩子比他的大女儿大一岁,以前谁有空接送孩子,都是一起接走的。”虽然那时两个孩子上的幼儿园不同而且也不顺路,但大人们都会将两个孩子一起接回家里。“疫情后,这种相互帮忙的情况就更多了。”

“既然是警察,就要为这个社会多作些贡献。”生活中的苏延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区普法宣传、交通志愿引导、无偿献血等,一个不落。泉州监狱办公室主任潘曾难以忘记延辉投身公益活动时,警徽上的那一抹光亮。

从警16年来,苏延辉先后因抗击新冠疫情表现突出被福建省监狱管理局通报表扬,多次被评为监狱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管教”、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因公牺牲后,被福建省监狱管理局追记个人三等功。他用平凡书写拼搏奉献的华章,把短暂的生命定格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献给了他最热爱的监狱事业,让光辉绽放在刺桐路的尽头——泉州监狱。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离岸的船儿,载着辛勤的人,渐渐驶向远方。亲爱的苏延辉,我们的战友、同志、兄弟,他日刺桐花开,满城绚烂安宁,若有花落脸颊,划过国徽警服,当是你来看我。

(陈晓蓉 庄力强 苏文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刺桐   泉州   民警   监狱   科员   刑罚   疫情   警官   罪犯   师傅   尽头   同事   妻子   女儿   孩子   工作   苏延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