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2023展望

借势,是最高级的能力。

房地产是中国过去20年,财富分化最重要的工具。一个上海的出租车司机跟我说,他2010年就觉得房价有泡沫,就卖掉了房子,现在后悔的拍断大腿,如果当时手上的房子还留着,自己早就财富自由了,还开什么出租车。

近日,经过中央经济会议,房地产的热度似乎又有点起来了。这个热度是相对于过去的2021年和2022年的,而与整个房地产快速发展的20年相比,这注定是一只秋后的蚂蚱,长不了。

为了把2023年的房地产说清楚,需要简要回顾一下过去这50年中国的变化。


1

蓄势阶段

1972-2000,蓄势阶段,这个阶段通过一些列的人口政策,利率政策,国际全球化经济发展机遇等等,协同构建了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基础。这个阶段的房价没有起飞,但是它为后来的房地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2年,尼克松访华,奠定了中国经济起飞的基础。

1982年,邓公操刀,实现了农村人口流动,释放了3亿农名,这些农民有机会落户城市,奠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购买力的底层基础。

1992年,私人开发商登上舞台,中国第一批炒房客出现。城市开发区加速城镇化进程。那时候人均住房面积5平米。

利率逐渐松绑,从最高的15%到5%,利率对于房价的影响,跟股票相似。利率越低越有利于房市上涨。


2

发力阶段

2000-2022年,发力阶段,按照两次房价回落周期,划分了3个阶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目前我们已经走到了阶段3.

2000-2008,发力之一鼓作气

2008-2017,发力之再而衰

2017年,房地产规模达到顶峰17亿平方米,依然从规模上由盛转衰。人口结构(老龄化,少子化),人均保有量50平米,这两项最核心的指标,都决定了房地产已经没有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2017-2024,发力之三而竭

2021年,随着美联储放水,原本中国房价可以再创新高的年份,中国高层及时刹车,避免了一场灾难。(这里真的要给领导的远见卓识点赞)如果当时任由美国的大水冲进房市,现在的局面可就难收拾了。

我们已经处于其力不能破鲁缟的“三而竭”阶段了。而且蓄势阶段的种种利好,如今都已反转:美中关系从合作变成对抗,全球化转向去中国化,从国际到国内,各种房地产发展的基础都已经不存在了。


3

强弩之末 见好就收 2023

回到话题,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看2023年,中央表态重申了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这些肯定是利好因素,但是其目的,是为了稳定金融系统,是为了减少断供,法拍,债务违约等等冲击金融系统稳定的事件。

因此2023的中国房市是平稳的,略有上涨的,这样的局面才是中央希望的。也就是说2023房价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不同城市可能有的略有上涨,有的略有下跌,总体稳定。

如果你有很多套房子,2023是一个适合出手的节点。毕竟房产税已经就在眼前,你总不想交太多的房产税吧。随着开发减速,政府巨大的税收基础将被迫从开发环节转移到持有环节,持有的成本将会高到难以承受。 (难免会伤到一些自己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如果你想在2023年买房子自住也是可以的。中国的房子跟美国股票日本国债,并称世界三大泡沫,这些本质上都是国债,主权国家是会竭力对其进行维稳的。以中国目前的国力,维持住房价问题不太大。所以想自住买一个也可以;想投机房产赚钱,趁早算了。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地产人,从事房地产行业20年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房地产   美国   中国   利率   房价   房子   阶段   稳定   中央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