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2017年浙江工匠|吕洋:以师带徒传“薪火” 匠心独具勇创新

吕洋,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多年来,吕洋一直在一线奋斗,从事产品的生产、技术改进和技术研发工作,还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人才,与团队开发的产品获得多项专利与省级课题立项。

数控原理图 里的“匠心技师”

2006年,吕洋步入车间一线工作,那时候的他,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学生。

“当时能做的,也就是用螺丝固定各种元器件。”吕洋微笑着向记者介绍道,“最开始的装配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我当时觉得自己毕竟刚走出学校大门,什么也不会,还是要从基层做起,一点点的学习。”

于是,吕洋在装配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摸索、寻找乐趣。怎么装才能既省力又有效率,成了他每天的自我课题。终于在两个月后,吕洋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与工艺的改进,成了车间里面装配速度最快的人。“工作是单一的,但我就是要把单一的工作,做出点样子。”吕洋向记者介绍道。

在车间,光一台设备就有上千条线,工程师们面对着密密麻麻的图纸,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接错。为了减少错误,吕洋与团队对原本复杂的原理图进行改进。他们把原理图拆解成多张接线图,然后再按照功能划分,每个功能一页图纸,一张图纸十几条线,这大大提高了团队的接线效率,将原本需要用三天时间去做的工作,压缩到了一天完成。

数控机床上的“低调老师”

在16年的工作时间里,吕洋与团队研究解决了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数控、机器人等理工科类专业时,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存在的脱节问题。由他和团队结合实际开发的数控系列产品,先后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工大赛、全国机械行业教师大赛、东盟十国技能大赛、金砖五国大赛、全国各省市选拔赛、各行业企业培训中心等项目使用设备。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这些设备平台上训练的学生与企业刚入职员工就有很多人,为这些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衔接,解决了学校实训与企业工作无法对接的问题。

但吕洋是低调的人,在记者想要了解更多他的故事时,他却一边教徒弟操作着数控机床,一边腼腆地笑称:“这都是很普通的事。”

技术团队中的“勇敢创客”

从数控机床“门外汉”到传帮带“领头人”,吕洋靠着一次次的实践去言传身教。

今年3月下旬,吕洋与团队承担了浙江省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技能竞赛温州分赛场的任务。机器人技术是吕洋新接触的知识,为了能顺利完成任务,他与团队连续多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最终,他们通过MODBUS通讯方式,将原本机器人与数控系统之间通讯的繁杂线路,变成只需要一根网线的连接的新技术,这大大减少了线路连接,实现了从0到1的创新。

用“勇敢创客”来形容吕洋,一点也不为过。

多年来,吕洋一直埋深于一线从事产品的生产、技术改进、技术研发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与团队开发产品获得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专利26项,编写已经出版教材12本,发表论文多篇,编写设备使用说明书、实训指导书等设备配套用资料100余本,开发的配套视频、软件、动画等资源1000余项。

这位从一线工人中成长起来的技能人才,向自己团队队员认真传授着技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

现在吕洋所带领的团队,也正在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的需求,加紧开发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的职业教育教学装备。另外在国内市场上,他们也在加紧攻关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方面的工业知识如何进入校园,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好学,老师好教的设备与模式。(陈冰洁)

(原载于2022年9月23日温州市总工会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匠心独具   薪火   浙江省   工匠   浙江   图纸   数控   车间   原理图   技能   团队   大赛   设备   学生   全国   工作   产品   技术   企业   吕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