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骗人的吗?

#2022生机大会#


在与保险相关的话题下的评论中,经常会看到很多人说保险是骗人的,保险代理人都是骗子。还有很多人说自己从来不买保险,坚决不买保险,有的人则说,除了车险,其他保险一概不买,更有甚的,劝其他买了保险的,赶紧退保。

是什么原因导致很多人对保险有这种偏见?欢迎各位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历及留言。

有两个指标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保险发展水平,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是指一个国家全国人口的人均保费支出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国民参与保险的程度。保险深度是指全国所有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反映的是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及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内人们的保险意识相比于十年前、二十年前有了很大提升,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有了同步大幅提升,1980年,中国的保险深度仅为0.1%,保险密度是0.47元,2001年保险深度为2.2%,保险密度是168.98元,2011年的保险密度是1046.64元。2022年9月3日,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我国保险深度为3.93%,保险密度为3179元。由此可以看出,保险在国内已被更多的人接受,从国内各省市来看,越发达地区,保险意识越强,北京无论从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都排在第一名,从保险密度来看,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是指标靠前的五个省市,由此也可以佐证,收入高的人更在意保险,在保险上的投入也更大。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目前保险密度每人3179元,是北美地区的6%,欧盟的16%,保险深度是北美地区的1/3,欧盟的1/2。

从日常生活中来说,保险与我们息息相关。有些网友会评论说,除了车险,其他保险一概不考虑,我很想问问他们对车险另眼相待是什么原因?是国家法规强制要求导致还是自己感觉真的需要?从保险的功能来说,百万医疗险及重疾险可能比车险更重要,比如一年几千多的车身险,保的就是几万十几万的车损,一年几百块的百万医疗险能够起到几百万的医疗保障;一年上千块钱的车损险,如果没理赔,过期作废,重疾险交上20至30年,不仅能理赔,还能保障一辈子,这么看来,是不是百万医疗险杠杆更大,重疾险的保障更确定呢?

很多人说保险是骗子、对保险的误解,来源可能是以讹传讹、误会以及之前与保险接触的不良体验。以讹传讹,因为经常听到别人说保险是骗子,听得多了,自己想当然的以为保险就是骗子;误会更多的是因为对保险的不理解造成的,很多人接触保险都是从短险开始接触的,比如意外险、航空险等等消费型的保险,这些保险品种的保费低,杠杆高,能够用低廉的保费对应高额的保障,但理赔的概率低,绝大部分人花了保费买了个寂寞,除了花钱,没有任何消费体验,比如航空意外险可以说99.9%以上的人都花钱买了个寂寞,其实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大家在有风险的状况下,最后都能平安顺利,有些人可能就因此认定花钱没有理赔被骗了。误会的另一个原因来源于对保险品种的不了解,比如:意外险是在被保险人身故或高残的情况下才能理赔,如果因猫抓狗咬、摔伤扭脚等意外住院医疗去理赔当然不赔;年金险、万能险主要作用是资金增值规划,除非合同有约定,也是不能报销医疗费的;重疾险对理赔的病种有合同约定,不在约定范围内的病种也不赔。一些对保险不太了解的人就说了,保险有两个不赔,就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虽然源于误解,但这个群体对保险的不良消费体验却是真实存在的,误解最终也不一定被消除,甚至一些人成了宣传保险是骗子的始作俑者。

说保险是骗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保险行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在销售过程中造成的,保险代理人参差不齐的业务素质,夸大误导、不按销售流程进行告知说明,只要能签单,啥话都敢说,只管当时挣钱,不管埋下祸根;另外,银保渠道是保险公司卖保险的一个重要渠道,营收可能占到保险公司的半壁江山,一些小保险公司的营收甚至百分之八九十都来源于银保渠道,银保渠道是指保险公司通过银行系统卖保险,是消费者在银行买的保险。如果银行系统在卖保险时不进行充分告知,或者消费者本来在银行柜台想办理存单,最后却给办成了保单,当储户到期取钱时,争议就产生了,这些消费者确实被骗了,是被银行骗了,不是被保险公司骗了,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要存单,不是保单,货不对板,当然被骗的,骗他们的是银行工作人员,不是保险公司,这个群体以中老年人居多,也最具口碑影响力。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是背锅侠,背上了骗子的骂名,但始作俑者是银行。

说保险是骗人的一部分极少的原因是来自于消费者的故意误导甚至诬陷,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不是慈善机构,保险公司承保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风险,已知的确定的风险,除非经过精算师的计算,保费能够完全覆盖风险,否则,保险公司是不会承保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实告知非常重要,保单是一份建立在最大诚信原则基础之上的商业契约,双方的责、权、利都有详细的约定,很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骗保行为也时有发生。

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险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有保险贡献的力量,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保险行业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保险行业也得了监管的强监管,如今,商业保险也是国家倡导养老的第三支柱,保险从业人员已从当初的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向高素质、专业化、精英化发展。

而且,我国的法律在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之间是明显偏向于消费者的,当一份保险合同的条款产生歧义时,如果打官司,法院会倾向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向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判决。下图附上一个今天我看到的保险纠纷判决案例,类似的案例我看过很多,只要合同条款有争议点,往往是消费者获胜。

保险的品种很多,各司其责,帮助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保障及财富保障作为家庭周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家庭都应考虑配置,作为一名合格的消费者,我们不仅要听别人怎么说,我们也要认真去看保险合同,看这份合同是不是需要的,是不是和想要的一样,然后再决定是否签字。

亲爱的朋友,当再有人和你说保险是骗子时,你可以问下他,你了解保险吗?你认为保险是什么样的?

#保险#​#很多人说保险是骗人的,保险到底骗了多少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意外险   保费   保险公司   密度   骗子   深度   保险行业   渠道   消费者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