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潼南区两个老人的古寨,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的世外隔绝生活

川渝两地的农村都建有许多的山寨,山寨的修建年份大致有南宋抗蒙时期,明末为躲避张献忠,还有清末民国初期的抵抗土匪。但年代的久远,很多的古寨都没能保留下来,即便是保留下来的也不多,侥幸保留下来的大多数的是清朝中末期。本文所写的古寨位于潼南区龙形镇的天保寨。

天保寨位于潼南区龙形镇红岩村,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老人说当年为修建天保寨用时3年,用工200余人,用料400斤重的条石有上万块,耗资上千两银子。按当时的半斤八两算,大约耗费2000斤白银,以现在的购买力来衡量恐怕不低于百万。当年能够拿出百万巨款的人不多,而能修建这么庞大的建筑恐怕也没有几个。

天保寨分有东门和西门,西门为正大门,大门上刻有天保寨三个字样,门沿上刻有永庆门三个字,东门则是后门,门楣上刻有瑞庆门三个大字。历经2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自然风化,几个大字几乎都看不清,不过印记仍旧深刻。寨墙都是用条石砌筑而成,整个山寨犹如一座全封闭的小城。

天保寨并不像明代、宋代时期为抵御外敌而修建,而是为躲避匪乱而修建。自鸦片战争后清朝廷国力减弱,便有扶清灭洋的白莲教,也就是后来的义和团。白莲教的初心是匡扶清朝,但清朝屈服于洋人的船舰大炮,反过来要剿灭白莲教,以至于让白莲教跟清朝走向对立面而变成土匪。

以组织名义对抗朝廷的白莲教外,还有民间组成义军跟清朝廷死磕到底,以太平天国声势最为浩大,几乎能达到推翻清朝的实力。白莲教和太平天国以外还有众多的民间义军,好比如云南以李永和、蓝朝鼎为首的义军,为推翻清朝廷而进军北上,进入四川后就在潼川府据守,想以此为基地跟清朝廷抗争到底。

时局混乱注定要让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遭殃,为了躲避和自家的族人,很多有钱有势的地主都修建起军事堡垒,保护族人的同时还能跟乱匪抗争,所以修建的寨子不仅能保护族人,还要有军事防御能力。清朝中末期在川渝两地民间就修建很多的山寨,有经济能力的大家族就自己筹建,没有经济能力的就几个村集资修建,有些则是地方官府修建。

天保寨不是地方官府修建,而是凭借当地有名豪绅周家所建,周家老爷为了保护家族的安全而花巨资修建。云南李永和、蓝朝鼎为首的义军北上途经潼川府,尽管是义军,但北上途中缺衣少粮没少在民间做些不光明的事情。周家老爷修建天保寨就是为了躲避云南义军,天保寨不仅保护周家族人,周边的村民也一起进入山寨躲避,那时候的天保寨可能那百来户人家,600多人口。

全国解放后天保寨上还有几十户人家居住,直到近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治安环境逐步稳定后人们才陆续下山。20多年前山寨上还有10多户人家,交通不方便、村民外出困难,加上饮水、粮食运输等诸多的不便,山寨上的村民已经所剩无几,目前在寨子上还有两户人家居住。说是两户人家其实就是4口老年人。

天保寨在世乱时既可以躲避战乱,又可以抵御土匪,生活在上面绝对安全。但是到近代后生活在山寨上,对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人们对天保寨的依赖就越来越小,直至最后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喜欢热闹的都往山下走,喜欢安静的都在山寨上生活。天保寨远离城区,减少了纷纷扰扰的干预,而山寨上的老人也已经习惯日出而耕日落而归,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

历经200多年的风吹日晒和自然风化,再加上人们对古建筑的不重视,如今的天保寨所剩的古建筑不多,好在天保寨的主体建筑,寨墙和寨门保留得很完整。2011年天保寨被列入潼南县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拥有200年历史的古寨才得以保护起来。让人们得以认知天保寨的还是这几年旅游博主的不断曝光,还有市民前来游玩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使得天保寨的曝光率越来越高,认知度也越来越大,喜欢参观古建筑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看看,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的阅读,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潼南   天保   太平天国   东门   白莲教   山寨   云南   世外   重庆   族人   朝廷   清朝   日出   老人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