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房地产将迎来报复性增长是真的吗?

“房地产金融支持十六条”,“三年抗疫即将结束”,“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利好消息在下半年以来不断的带给我们对房地产的信心,甚至近期某位经济学家称“2023年房地产将迎来报复性增长”,那么2023年中国的房地产会出现报复性增长吗?

我们看几组数据:

1、央行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3个月,16.0%的居民打算购房,这一比例大幅低于三季度的17.1%,并创下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2016年二季度比例为15.1%)。

2、中国人民银行12月27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

3、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居民新增存款比去年多了15万亿,相当于我国14亿人每人多存了1万多块。这个数据表明老百姓经历疫情后不敢花钱了,希望通过存款来抵御意外风险。

从数据来看,老百姓的意愿甚至是不消费,更别说购买房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房地产属于消费,这也就表明现在的房地产已经不是投资类商品,而是消费类商品,杠杆率降低,房价变化浮动小。符合国家坚持的“房住不炒”的原则。

可以明确,未来的房产主力群体是三类:刚需、改善型住房和养老型住房。

首先要明确房地产业还是会继续发展,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要继续。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处于64.72%,美国的城镇化率是83%,日本的城镇化率是93%,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率有待提高。

回顾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城镇化率,就可以发现各国的城镇化率进入65%-75%时,都会面临瓶颈,需要进行“住房体质改革”寻求突破。中国此前已经出台了三道红线、老旧城区改造、共有产权住房、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等。

中国的城镇化率不能停留在65%,因为停滞不前,所带来的后果是经济的停滞甚至后退,因为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占比超过50%,近十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55.6%。而城镇化率是第三产业扩张和发展的基础。

但是中国主要大城市受制于土地流转的影响已经发展不动,地价贵,房价贵,因此国家模仿日本推出了都市圈建设。但是中国的人口太过于庞大,只能发展多个都市圈,现在已有的国家级都市圈为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七个。这些都市圈会陆续完成内部资源聚集整合,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除此之外,中国还仿照德国模式推出了保障性住房,而且保障性住房的落实越来越迫切,依靠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可以让年轻人和新市民解决进入城市的住的问题。

再有,今年国家提出要选择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新型城镇化示范工作。毕竟都市圈再大,也有极限,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无法只靠都市圈和保障房机制完全解决城镇化瓶颈问题。

房地产业要想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化进程,只不过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会出现迅猛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稳定发展。

中国经济处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也将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因此,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趋势是改善型住房占据主导。原因如下:

1、中国的贫富差距在增大,经历了三年抗疫后,一部分中等收入群体沦落至中低收入群体,而国家要想发展,必然要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占比。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增大,更多的人考虑的是改善型住房,而非刚需。

2、中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新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超2.1亿,占比约15%。而国际上通常标准是65岁人口占总人口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可见中国的数据惊人。未来刚需的群体越来越少。

3、截止2022年4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57亿万平方米,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8平方米计算,现有待售商品房面积足够1.5亿人居住。也就是人口总量的近10%。再加上大量的二手房,刚需层面可以选择的机会太大。

我相信未来中国的房地产会出现房产的两极分化,即高质量的房产越来越贵,低质量的房产越来越不值钱。但是2023年中国的房地产不会出现报复性增长,国家经济是稳增长,而不是高速增长,老百姓经历三年疫情,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缓冲,但我相信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将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报复性   房地产   中国   住房   群体   人口   未来   国家   数据   都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