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盆景:一盆一景一世界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

苏派盆景作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虎丘景区内有一处集苏派盆景艺术之大成之地——“万景山庄”。

500多盆精品盆景在这里汇聚,无论春夏秋冬,都能透过这小小的盆景,将万千世界尽收眼底……

1

当园林被栽进花盆里……

一个冬日的午后,驱车来到虎丘景区,没想到竟探得一处别有洞天之地——“万景山庄”

从虎丘南门进入,向右拐去,听到淙淙的流水声,“万景山庄”就到了。踏进去的第一感觉是清雅,古木参天,鸟鸣啾啾,回廊曲径,就连花窗也被做成了别致的盆景模样。

《江上数青峰》,石种:千层石

沿着石板路来到水石盆景展区,数十座水石盆景静静屹立于此。太湖石、木纹石、渔网石、雪花石、斧劈石……这些形态各异的奇石上都“长”出了一株或是几株小巧的植物,俨然是缩小版的园林世界。

《凌寒独秀》,树种:大阪松

拾级而上就是树桩盆景展区了。即便周围树木只剩光秃秃的骨架,大大小小的树桩盆景依旧散发着生机。

定睛细瞧,除了黑松、大阪松、五针松、翠柏、真柏、刺柏等松柏类树木,还有雀梅、三角枫、枸骨等鼠李科、槭树科、冬青科植物。红红黄黄绿绿,给寂寞的冬增添了一抹色彩。

《峥嵘》,树种:翠蓝柏,真柏,雀梅

“松下问童子”“明月晚凉”“秋山暮霭”……无论是哪种盆景,都有个符合其造型且充满意境的名字。

细细品味,就算不懂盆景的人,也能从中解读出些许诗情画意。盆景也仿佛活了起来,变成一首萦绕在耳畔的“无声的诗”,一幅飘动在眼前的“立体的画”

2

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

如何在咫尺盆盎间,将山林野趣完美融入其中?苏派盆景从构思选材到制作技巧都大有讲究,并且颇为繁复。

以树桩盆景为例,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选桩挖掘、整形、养坯、栽盆、选芽、养护、攀扎、修剪、养片、翻盆等步骤。其中选桩、攀扎和修剪是重中之重。

万景山庄门前的三角枫

树桩盆景造型众多,最经典的要数“六台三托一顶”。这造型经典在哪?还得从盆景的绑扎技法说起。

高级园艺师、苏派盆景传人王继强介绍,盆景绑扎分为全扎和半扎,一般幼苗用棕丝对其主干及侧枝进行S型弯曲绑扎,这就是全扎。“六台三托一顶”就是用的全扎手法。

首先,要选出一棵潜力无限的树苗宝宝,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绑扎定型。

最终,使它长成左右两旁各三片叶丛(称作“台”);背后三片叶丛(称作“托”);树顶一片叶丛(称作“顶”)。这种造型的盆景也因寓意着“十全十美”而广受欢迎。

不过不是所有盆景都得从“娃娃”抓起,苏派盆景的另一个奇特之处就在于能“化腐朽为神奇”。一片平平无奇的树皮,在盆景匠人的手中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原因在于树皮中有个叫韧皮部的组织,里面排列着一条条管道,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经由它运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

这也是有些树木虽然已经空心,但仍枝繁叶茂的原因。

3

苏派盆景,也有了“智慧大脑”

在“万景山庄”,几乎每盆盆景身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是属于它们的独特“身份证”。

只要掏出手机扫一扫,这盆盆景的名称、科目、树种、属性、形态特征、分布情况、获奖记录等所有信息都会立马浮现在眼前。

《稳如泰山》,树种:枸骨

这一切的便利得益于2019年时虎丘景区建立了盆景智能管理系统。

通过电子化的手段管理山庄,盆景的保存、养护、展出、借出等都留下了记录,能更方便地追溯盆景信息、统计盆景及古盆等资产信息,也能更好地让游客了解苏派盆景的艺术之美。

去年7月起,虎丘景区又开始计划构建盆景物联网管理体系。

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盆景管养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智慧化改造,让“智慧管养”照进现实。

盆景物联网管理体系可以通过采集盆景的生长环境、实时动态图像等数据,打造盆景数字孪生。

还能基于三维场景技术预测不同场景下盆景的生长趋势以及艺术价值性,从而能指导修枝造型、实践养护等工作。

4

你造吗?“盆景”一词始于苏州

苏派盆景历史十分悠久,它的艺术形成还要从唐代说起。

当时在苏州担任刺史的白居易以玩石为癖,那是早期的山水盆景。

到了宋代,苏州诗人范成大制作的山水盆景已经很有名气;朱冲、朱勔父子还建造了绿水园和金谷园,陈列出许多山水和树桩盆景。

这是苏派盆景的发展初期。

明代时,盆景在苏州已经广为普及。

苏州人王鍪在《姑苏志》里记载:“虎丘人善于盆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这是有“盆景”称谓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说“盆景”这个名称是从苏州开始定名的。

而在清代的苏州,盆景制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由于爱好者越来越多,虎丘、光福等盆景制作基地也应运而生。

《明月清风》,树种:五针松

到了当代,在周瘦鹃、朱子安等盆景艺术大师的努力下,苏派盆景走上了专业发展之路。

1982年,“万景山庄”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苏派盆景最集中的展示区。2011年,苏派盆景技艺还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以说,苏派盆景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

编辑:小周

图片:小周 叶军 虎丘景区

科普苏州

ID: kepusuzhou

科普苏州Q3:94803309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盆景   大阪   化腐朽为神奇   树桩   树种   苏州   景区   树木   造型   艺术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