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世界,本色生活,纯真之美-《我的阿勒泰》


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北部,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接壤,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夏季干热,冬季寒冷。

作为中国西北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阿勒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和新疆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

阿勒泰拥有3个国家内陆口岸,是新疆的相对丰水区,素有北疆“水塔”之称。这里也是全国六大林区之一,同时被国务院确定为水源涵养型山地草原生态功能区,素以“金山银水”著称。

阿勒泰是人类滑雪起源地,被称为中国雪都。

这是度娘对阿勒泰的大概介绍,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边疆地区,有山有水有林有雪,有不同民族的人民,有与摩登都市截然不同的生活。

这北疆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里,她用文字为我们揭开了阿勒泰美丽又神秘的面纱。

《我的阿勒泰》是李娟的散文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她用原生态的方式记录生活,本色呈现疆北的风土人情,文字明净,质朴清新,读来新奇有趣。

很难想像这本散文集出自一个二十多岁,没有受过完整高等教育,一直生活在疆北荒野之地的年轻女孩之手。李娟的文字清新活泼,充满灵性和生命张力。这本《我的阿勒泰》入评“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年度十大好书,并很有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散文之一。

李娟在书中记述的是她在阿勒泰的乡居生活。她的童年在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要人口的小县城度过,少女时期又随着家庭辗转在阿尔泰深山中,与游牧的哈萨克牧人为邻。

在李娟的眼睛里,阿勒泰到处是充满西北特色的风景,那里生活的人民也都有着独特的性格。

冬天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四面是茫茫荒野,天地洁白------阴天里,世界的白是纯然深厚的白,晴天,则成了泛着荧荧蓝光的白。

大雪封窗,房间阴暗。在冬天最冷的漫长日子里,没有一行脚印能通向李娟的家,因为雪太厚,雪路太难打开。

春天,她搭着叔叔的摩托在土路上颠簸,眼前大地辽远,动荡不已。整个世界,天空占四分之三,大地占四分之一。

视野里有三股旋风,左边有两股,位于大约一公里外一片雪白的、寸草不生的盐碱滩上方。因此,那两股风柱也是雪白的。而天空那么蓝……这是五月的晚春。但在冬季长达半年的北方大陆,这样的时节不过只是初春而已。草色遥看近却无,脚边的大地粗糙而黯淡。但在远方一直到天边的地方,已经很有青色原野的情景了。

大地上雪白的盐碱滩左一个右一个,连绵不断地分布着,草色就团团簇簇围拥着它们,白白绿绿,斑斓而开阔。

在夏天天气更暖和一点的时候,李娟会端着盆子去河边洗衣服。每洗完一件,就直接搭在对岸的芦苇丛上。河边的风总是很大,在夏天阳光最灿烂的日子里,当洗完第二件的时候,第一件差不多就被风吹得干透了。这样,等全部洗完,再洗洗脚,玩一玩,就可以收回干净芳香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回家了。

到了夏天河水会很浅,很干净。有时候会有人在河里洗马。

在山野里睡觉时,面孔朝天,看得最多的就是云,睁开眼睛就是云。当然,有时候也没有云,晴空朗朗,一碧万顷。但是没有云的天空,是不能猛然直视的。必须得被那天空的极度明净刺激得流出眼泪后,才能在泪光中看清它的蓝色和它的清宁。看着看着,云便在视野中渐渐形成了,质地越来越浓厚……不知是不是幻觉,于是闭上眼睛又沉沉睡去……

这些都是李娟笔下阿勒泰的风景,这里四季分明,天高地阔。春风秋雨,夏阳冬雪,处处充满了自然原始的美。人和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相依相偎。

生活在阿勒泰的人们本色质朴,他们的生活像一首长调,慢悠悠地不慌不忙。

李娟家里开一间小杂货店,李娟妈妈在给哈萨克族客人介绍商品时需要在汉语和哈萨克语之间翻译,她的脑洞让人忍俊不禁。

相思鸟牌香烟因为不知道怎么解释“相思”一词,干脆被妈妈介绍成“小鸟”牌;手雷形状包装的白酒妈妈对客人说它的名字叫“砰砰”。

李娟妈妈最得意的发明是“喀拉(黑色)蘑菇”,那其实说的是汉语中的木耳。因为哈萨克语中没有“木耳”这个词,李娟妈妈就叫它“喀拉蘑菇”。这个词音节响亮,易懂好记,一直被当地人民沿用到现在,并且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横跨了全地区六县一市。

因为家里开着杂货店,李娟得以遇见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

有个胖女人要八块买一条小孩儿的裤子,李娟坚持最低十块。于是胖女人不依不饶坚持不懈地和她拉扯了几天,最终以七块钱买走了那条裤子。

有一次盘点时发现少了一条裤子,李娟妈妈记得是一对母子试穿过那条裤子,于是托人带话问他们是不是忘记付钱。

没想到那个孩子连夜跑了十几公里雪路,到店里解释他们并没有拿走那条裤子。经过仔细查找,李娟妈妈也找到了那条裤子。

第二天就是当地居民的新年“古尔邦节”,李娟和妈妈早早起来沿着前晚那个小男孩急匆匆走过的路,去给他们拜年,消除误会。

作为一个汉族姑娘,李娟眼中的哈族人能歌善舞,他们的婚礼和舞会都丰富多彩歌舞围绕;哈族人同样彪悍勇敢,他们赛马叼羊,孔武有力;哈族人质朴浪漫,小伙子敢于直接表白对姑娘的爱,却又在姑娘炽热的眼光中面红羞涩…

李娟在阿勒泰小村庄中的生活安稳悠长,慢得几乎感受不到时光流逝;她们辗转深山住帐篷时,被狂野的山风吹走屋顶,被暴烈的大雨打湿铺盖…但她的眼里依然有清晨青草上盈盈的露珠,有头顶碧蓝的天空,还有空气中绵绵的花香…

在阿勒泰坐中巴车出行要转盘山路,要淌浅溪流,要因颠簸旋转晕车吐得昏天黑地,但李娟依旧能看到沿途的湖光山色,悠哉人群…

能写出真挚优美的散文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浪漫之人啊!

对于都市人来说,阿勒泰的生活是原始而落后的,阿勒泰的人们是落后而单纯的,阿勒泰的环境是单纯而美丽的。阿勒泰如同一处世外桃源,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简单快乐悠悠然活着。

叔本华说:一个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成为自己。他若无法享受孤独,就不会喜爱自由,因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他才是真正自由的。

李娟清澈淳朴的散文,尽情描述她的孤独与自由。她的散文仿佛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只要随心书写即可妙笔生花。

透过李娟的文字,我们看到阿勒泰的荒野河流,深山老林,我们看到翩翩起舞的哈族女子,纵马驰骋的哈族少年,我们还看到那个心思灵动的女子,忽闪着明亮的眼睛,安静地守在阿勒泰,听风吟,看雪落,等花开,待春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阿勒泰   哈萨克族   哈萨克   盐碱滩   本真   新疆   族人   本色   裤子   散文   纯真   妈妈   天空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