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带你走新疆(原创连载2)-阿勒泰(喀纳斯)

概述: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最北部,呈西北-东南方向横亘北疆,斜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蒙古四国国境,绵延2000余公里;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从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开始,到达东部与蒙古国交界的北塔山一带,长约600余公里。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山下即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喀纳斯湖‘。

阿尔泰,突厥语’金山‘之意,素有’七十二条山沟,处处盛产黄金‘之说,古代多有淘金者前来淘宝,现代已经建立大型冶金矿山。阿尔泰山森林密布,水草丰美,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之地。相比新疆其他地方的戈壁沙漠,这里堪称风水宝地,金山也有这个意思。1998年,阿尔泰山脉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已经成功申请世界自然遗产。

阿勒泰地区,是中国境内的以阿尔泰山南坡为主要面积的行政区域,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6县1市,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人口为主体的广阔区域。阿勒泰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新疆山地和草原景观的代表,也是北疆旅游环线中最重要的一环。这里有中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额尔齐斯河‘,一江春水向北流。有大漠渔场的’乌伦古湖‘,冬季的’凿冰捕鱼‘与查干湖齐名。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现代与自然和谐共存。

喀纳斯,应该是阿勒泰地区乃至新疆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了,是以山林风光为代表的旅游名片。从地域划分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喀纳斯,从西部的’哈萨克斯坦‘边境一直到东部的’蒙古国‘边境,包括了阿尔泰山脉南麓在中国境内的全部区域,白沙湖、可可托海、青河县都包含在内。狭义的喀纳斯景区,一般特指’布尔津县‘境内的喀纳斯湖,和附近的’白哈巴、禾木‘,构成了一个相对位置集中的旅游目的地。

新疆旅行路线图

在中国版图的西北端那雄鸡的尾翎上,在中国、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四国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那一弘湛蓝的湖水如镶嵌的碧玉在峡谷中蜿蜒伸展,与周围的雪山、森林、村落交织在一起,好似上帝深藏在这里的人间仙境一般,她的名字叫——喀纳斯(禾木、白哈巴)。

喀纳斯,蒙语原意‘峡谷中的湖‘,引申意为‘王者之水’。相传是当年成吉思汗大军经过这里的时候,看到这里山林秀美、湖泊分布,就留下一支军队在这里驻扎,为可汗看守这片属于可汗的山水,这就是喀纳斯名字的来历吧!而这支留守的军队,就是现在分布在这里的蒙古族一支——图瓦人,他们世代深居在这大山深处,信守着当年那一份承诺。

禾木,蒙语‘肥沃’之意,神灵的后花园。这里是布尔津县禾木蒙古族乡,群山环抱的宁静山村,图瓦人最后的家园。村北有一个直径超过1米的老树墩,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我忘了自己的年龄”,可能无论谁来到这里都会忘了时间的流逝吧。

白哈巴,哈萨克语‘白色河流’,中国版图雄鸡尾翎上的小山村,与对面的哈萨克斯坦一河之隔。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村落,大片的白桦林和松树林拱星环抱,散落的木屋沐浴着安宁、祥和。真正应了那句:“她的存在,证明人类过去有着无比美好的栖身地”。

喀纳斯路线手绘图

▲喀纳斯(禾木、白哈巴)四季!

一、春天的喀纳斯(禾木、白哈巴),是青春和秀丽的,新生的小草是翠绿的,悄悄然就染绿了整个山岗。

大朵大朵的野生芍药花,盛开在挺拔秀丽的白桦林之间,仿佛是少女秀发上的花饰,娇艳而美丽。春天的天气是多愁善感的,蒙蒙细雨仿佛述说惆怅,雨后的薄雾漂浮在山间,依如萌动的心绪飘忽不定。突然,太阳钻出云层,金色洒满大地,一切又都生动和鲜活起来,真是女孩的心思你别猜呀!

二、夏天的喀纳斯(禾木、白哈巴),是妖娆和妩媚的,修长的桦林在微风下摇曳多姿,婆娑的光影仿佛欲诉还羞。

喀纳斯的湖水是变幻的,有时湛蓝,有时翠绿,有的时候还是乳白色的,素有变色湖之说。登临山顶的观鱼亭,极目四望,狭长的湖水蜿蜒着直达天际,宛若巨龙匍匐在雪山脚下。神仙湾、月亮湾……,一个个犹如走秀的美女,在阳光下尽情展现着魅力,一片飘过的白云,投射出琵琶半掩的妩媚,好一个待嫁深闺的美娇娘。

三、秋天的喀纳斯(禾木、白哈巴),是成熟和饱满的,满眼的金叶和物华秋实,整个世界都是满满的收获感。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牛羊在群山环抱的山村小路上悠闲踱步,木屋炊烟袅袅升起继而在村落上空形成一层薄雾,在晚霞中透着金光仿佛神灵天国。这个季节是彩色的,点缀在金黄的桦林之间,桦林雪白的树干和墨绿松林,共同书画着彩色画卷。这个季节也是游人最多的,人们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她的雍容华丽。

四、冬天的喀纳斯(禾木、白哈巴),是宁静和洁白的,厚厚的积雪将一个夏季的喧嚣掩埋,一切回归到本质。

洁白的瑞雪、墨绿的松树和散落山间的小木屋,袅袅炊烟在旷野飘逸,寂静的远山在视界里叠嶂!远离熙攘和浮躁,万籁寂静中感受景物与心灵的互动。冰雪覆盖的世界,端坐在牧民的木屋里,炉火映红了微醺的面庞,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谈天说地,指点江山……


——攻略宝典——

大交通线路:如果从乌鲁木齐出发,有下面三种选择方式。

1、 公路:大多是包车或者自驾,沿途的风景也很精彩!①国道216线,乌鲁木齐—富蕴—布尔津,全程大约700公里,穿越空旷无垠的准噶尔盆地,可以途经‘可可托海’;②国道217线,乌鲁木齐—魔鬼城—布尔津,全程大概750公里,途经‘克拉玛依魔鬼城’;

2、 铁路:乌鲁木齐——北屯/阿勒泰,北屯(阿勒泰)距离布尔津县90公里。适合背包自助旅游,北屯换乘班车到达布尔津县。布尔津县城有发往禾木乡和喀纳斯村的班车,每天一班,需要提前了解发车时间地点;

3、 飞机:乌鲁木齐——喀纳斯专线航班,一般在6月初到十月初的旅游季节开通直航。喀纳斯机场位于‘黑流滩’,距离喀纳斯湖80公里,有旅游专线班车往返,适合时间较紧的游客选择;阿勒泰机场距离喀纳斯约260公里,航班选择较多,常年通航;

小交通路线:理想路线是:白哈巴进入,然后去喀纳斯,再去禾木,最后返回布尔津县,一个完整的环形路线,没有回头路。当然,反方向走也是可以的。

1、白哈巴:巴哈巴村隶属哈巴河县,有城乡班车往返。距离喀纳斯村只有三十多公里,属于一个旅游区的范畴,哈巴河县—白哈巴村约160公里,门票站位于‘铁热克提乡’,距离白哈巴村约40公里。特别注意:白哈巴不准自驾车辆进入景区,游客可以从白哈巴直接去喀纳斯,有旅游专线往返。车辆,必须绕道对面的喀纳斯门票站等候,300多公里路程,不可接受。淡季期间,自驾车辆可以进入景区,试行!

2、喀纳斯:位于‘白哈巴’和‘禾木’之间,从布尔津县上山约180公里。门票站位于‘贾登峪’,距离喀纳斯村约35公里。同样,自驾车辆不能进入景区,从这里去巴哈巴村也是可以的,只是要原路返回,才能和自己的车辆汇合。现在所有的景区都有区间车,很不方便,也没有办法!布尔津县有城乡班车往返喀纳斯,背包客可以选择。

3、禾木:从布尔津县上山约180公里,在‘石头房子’与喀纳斯分道扬镳。景区门票站设在‘契布洛依’,距离禾木村约40公里。环形路线,先从禾木开始也是可以的,最后从白哈巴下山,这是最完美的路线,前提是车辆要能穿过喀纳斯景区。否则,就只能乘坐景区车辆走马观花了!


——摄影指南——

一、摄影喀纳斯

1、黑流滩牧场,位于布尔津县城区喀纳斯的路上,从‘冲呼尔乡’盘山公路而上,到达山顶豁然开朗,这一大片草场就是黑流滩了,喀纳斯机场就坐落在这里。这里地势平坦,草场肥沃,羊群在其间悠闲地吃草,散落在草场中间的牧民人家,构成一幅恬静的画面。

2、阿洪盖提草原,从黑流滩过来,翻过一座山梁就进入一个巨大山谷草原。极目远望,四周山梁上的松树好似哨兵一样,中间辽阔、舒缓的山谷,帐篷星罗棋布,牛羊漫山遍野,小河在谷底蜿蜒流过……,好一幅草原牧羊图;

3、喀纳斯河‘三湾’:喀纳斯河是湖水外溢而出形成的河流,在蜿蜒而下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漫滩、S形和河心岛,这就形成了喀纳斯摄影最佳的景点‘三湾’!三湾包括:卧龙湾、月亮湾和神仙湾,是喀纳斯最具代表性的景点。

温馨提示:三湾一带距离喀纳斯村不过10公里范围内,但是要想拍好照片一定要掌握好时间,三湾的最佳摄影时间就是日出前后一小时之内,第一缕阳光照在对面的山头上,而下面的河漫滩雾气缭绕,这是三湾的经典画面。

要想拍到这样的照片,第一,不能住在景区外面的游客中心‘贾登峪’,因为第一班区间车到达三湾一带时,日出早过了!第二,住在景区里面,几公里的路程也不是可以走路到达的。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在村子里和牧民包车,谈好价格,二天早晨在三湾一带往返穿梭拍摄。这个办法很方便摄影,但是包车价格不菲;二是在景区换乘中心,早上有晨景班车,免费送到三湾一带。但是,只送到其中的一个点车就走了,拍完转移有点麻烦,可能三湾一个早晨不能全部走完!(2020年开始,晨景班车也停了)

当然,能把自己的车开进景区,摄影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4、喀纳斯湖和观鱼亭:观鱼亭是湖畔山峰上的一个高点,可以鸟瞰喀纳斯湖的全貌,甚至可以看到中俄界山友谊峰的雪山。这个角度视野很广,大多拍摄喀纳斯湖都会选择这个位置。到达半山腰的一个停车场,还有走一千多级台阶才到山顶,对体力也是一个考验。

温馨提示:在喀纳斯景区,换乘中心是交通的枢纽,三湾方向、码头方向、观鱼亭方向都是在这里乘车,如果是不赶时间,倒也方便。

喀纳斯湖的名气很大,但是乘船游湖可以拍摄的内容不多,大多是到此一游。倒是从湖口沿河而下的木栈道,一直可以走到换乘中心附近,大概3公里左右吧!这里一直沿河而下,沿途河水时而湍急,时而舒缓,两岸的松树和白桦林交织,颜色丰富。如果有时间的话,一边走一边拍,应该会有一些小品的收获,而且也是静心游览山水的一种很好方式。

这是我2015年上山的照片,这辆车已经卖了!

二、摄影禾木

1、 ‘契布洛依’:是禾木门票站前面的一个牧民村庄,因为不在景区里面,尚可自由游览。这个小山村很好,牧民的木屋在山坡上错落分布,很有层次。村落旁边的白桦林,在秋季散发出最浓烈的色彩,点缀其间的杨树红叶摇曳生姿,仿佛油画世界。这里没有住宿条件,自驾游可以考虑宿营,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2、吉克普林草原:区间车路途中有几处风景优美之地,可惜不给停车。村东8公里处的吉克普林草原。村庄周围的白桦林里盛放的簇簇芍药花四处散布,侧顶光投般进桦林,使桦林变得秀亮,景象非常迷人。临近村口的‘敖包’,是一个高点,有路向丛林深处延伸,适合自驾探秘。

3、洪巴斯’草原:是一片开阔的草场,一直向深山方向延伸,是山区难得一见的平地草原。这里是举行赛马等重大活动的场所,蒙古族的重大节日大多会在此举办。可以邀请村里的牧民进行赛马、姑娘追等民俗表演,也是不错选择。

4、禾木村:村庄北面的观景平台,是拍摄禾木日出的一个必去的地方,也是鸟瞰禾木全貌的标志景点。有木栈道可以拾级而上。太阳从东边升起的时候,会先照亮平台对面山坡的白桦林,这是村庄还在薄雾中沉睡,偶尔的木屋升起袅袅炊烟,画面恬静、唯美!山坡下的禾木河雨季大多会有晨雾,好像幔帐一般慢慢升起,最后漂浮在村庄上空。

温馨提示:禾木村现在也是乘坐区间车进入,在距离村庄大概40公里的铁桥附近,就是门票站和换车点了。摄影人都知道,离开了车辆的支持摄影师是很困难的,好在禾木村的面积不大,在村庄附近的摄影对车辆的依赖也有限,但是路途中的风景就没有办法了。还是那句话:自己开车进去,摄影就成功了一半!

禾木河木桥及河边桦林也是很好的秋色拍摄地,那里桦林密布,还有小水渠的倒影拍摄。沿小河边的小路一路向东,越走越幽静,秋色浓重的色彩和满地的落叶,好像童话意境一样。走大概2公里左右,有一户牧民院落,独立在这桦林中间,这是一个图瓦人的大家庭,老者名叫‘楚开’,是禾木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冬季在禾木村摄影采风,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惬意。由于禾木村的山谷中,没有风,太阳一出来气温马上升高,你不会感觉到冷。另外,因为图瓦人是信奉喇嘛教的,春节期间会举办很多活动,比如:雪地赛马、射箭等等,村的图瓦男人都会聚集此地在雪中比赛,十分有趣。

三、摄影白哈巴

1、铁列克提乡:这是从哈巴河方向进入白哈巴的门票站,距离哈巴河县100公里左右。这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山村,坐落在一个山谷盆地里面,山坡上的木屋散落,屋前的草垛在落日的余晖中映衬着光辉,悠闲的牛群在草地踱步……;这里是进入白哈巴村的门户,村落规模较大,摄影的范围也多些。从民俗摄影的角度来说,这里是体验哈萨克游牧生活的摄影基地。

2、中哈界河大峡谷:从铁列克提门票站进入后,车辆一直在原始森林中蜿蜒爬行,大概行走20公里左右进入一段弯道很急的盘龙道,道路盘旋而陡峭,峡谷对面的山峦已经是哈萨克斯坦的土地了。在快要下到谷底的一个弯道,修建了一个简易的停车场,有一块石碑上书‘中哈界河大峡谷’。从这里望去,视野开阔,谷底的河流蜿蜒流淌,金色白桦树在谷底沿河紧密地簇拥着,在峡谷的半空时常会有云雾像腰带一样漂浮,景色大美!

3、白哈巴村:车辆继续前行,接近谷底的时候一个转弯,一个静谧的山村闪现在眼帘,这就是位于祖国西北端雄鸡上的尾翎——白哈巴!白哈巴村庄不大,从摄影的位置来说有三个点是可以拍摄的。1、村庄南面的山坡:这是进入白哈巴村的第一步,就在边防连队的旁边,也是鸟瞰村落的一个高点。这个位置拍摄日出和日落都是侧逆光,层次丰富。2、村庄北面的山坡:这里和边防连是对面的,适合拍摄落日光线,因为日出是从山后面升起,拍不到升起的那一抹红霞。从这里可以看到对面的边防连和远处山坡上散落的木屋,而且东侧的山峰秋季有时会有雪的。3、中哈界碑:从边防连沿巡逻公路向界河方向,一直可以到达中哈界碑,在界碑前合影,到此一游!其实,最值得期待的是河谷地带的白桦林,也就是从大峡谷上面看到那片桦林。但是要看当兵的心情,一般是不允许进入的。

4、那仁牧场:从白哈巴向喀纳斯方向,走到一半左右的路程也就是20公里吧,一条向左手的便道,就是通向那仁牧场的。那仁牧场是哈萨克牧民的夏季高山牧场,现在还没有对外旅游开放,也只有自己的越野车才能进入,对于乘坐区间车的游客来讲就更是梦想了。

温馨提示:进入白哈巴是要办理边境通行证的,只要是中国公民都可以办理,可以在喀纳斯景区办理,也可以在哈巴河边防大队办理。还有,外国人是不许去白哈巴的。

这是2018年的照片,还是那辆老车。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1、五彩滩:位于布尔津县城西部20公里,紧傍‘额尔齐斯’河畔,交通便利。五彩滩是一处典型的雅丹地貌,山丘错落有致,旁边河流蜿蜒。这个地点从摄影的角度来说,夕阳光线为好,色彩饱和,斜光使山丘层次分明;

2、可可托海:可可托海,哈萨克语意为‘绿色丛林’。位于富蕴县可可托海镇,是北疆大环线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可可托海原本是一个矿山小镇,这里盛产多种稀有金属和宝石,之前一直是国家的保密单位,近年才开始对旅游开放。

额尔齐斯大峡谷,位于阿尔泰山脉南麓,和喀纳斯同属于一个类型景观。峡谷幽深数十公里,沿途河流、桦林与山峦相映,景色秀丽。峡谷中间有一花岗岩山峰突兀拔起,好像一口巨大的钟倒扣大地,故名‘神钟山’。

3、牧民专场:游牧在大山深处的哈萨克牧民,一年会有两次大规模的转场,也就是赶着畜群转移草场和搬家。春季,赶着圈养了一冬的羊群从平原走向高山牧场,也就是春季转场。秋季,在高山牧场经过了一个夏天的滋养,畜群个个膘肥体壮,下山回平原过冬,也就是秋季转场。

届时,转场的队伍一波接一波,在裸露的山坡走过时尘土飞扬,硕大的骆驼背着家当,女人坐在上面抱着孩子,男人策马扬鞭赶着畜群,民俗摄影的绝佳场景。

4、白沙湖:白沙湖,位于兵团185团境内,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线上。奔流的额尔齐斯河在这里变得舒缓平静,形成一个大大的S弯道,深情回望了一眼祖国,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

从185团部,沿着边境线的铁丝网一路向北,大约20公里经过一片茂密的白桦林,远处的沙山在夕阳下光影迷离。穿过白桦林,一泓碧水静静隐藏在桦林深处,与附近的沙丘相映成画。因为沙丘在烈日的照射下反射耀眼白光,故名‘白沙湖‘。

5、三道海子/草原石城/乌伦古湖

青河县位于阿尔泰山脉南麓,境内有‘塔克什肯口岸’与蒙古国通关。这里历史上是欧亚“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要冲,中原经由蒙古草原再折向西南越阿尔泰山至中亚、西亚及欧洲的 “大北道”。因为地处偏僻及边境管制,很少有人到过这里。

三道海子,是由三个湖泊而得名的一处高山草甸,位于查干郭勒乡北部的高山区域。除了美丽的草甸、河流风光之外,高大的石碓古墓和遍布的鹿石,有关这里草原先民祭祀的‘通天之路’传说,更是凭添增添神秘气氛。

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境内的草原上,有一大片裸露出地面的花岗岩石群,方圆几十公里。这里的山脊和山坡上怪石林立,造型各异,鬼斧神工,规模宏大,是由溶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花岗岩地貌。这里目前知名度不高,也很少有游人涉足,也不失为一处幽静的游览去处。

吉木乃口岸,对面是哈萨克斯坦国,道路交通便利,一年四季通关。

乌伦古湖,又名“福海”,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是由吉力湖乌伦古湖两个水域组成的断陷湖。发源于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流入其中,为该湖主要水源,是新疆仅次于博斯腾湖的第二大渔业基地。

湖岸多有喀斯特地貌,多彩的土质在风蚀和水蚀的作用下,形成造型各异的形状,故有‘海上魔鬼城’之称。有的湖畔有大量的沙滩,是人们夏季戏水的好地方,在干旱的准噶尔戈壁也是难得了。

结束语:阿尔泰的范围很大,展现的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有很多地方是充满探索的,还有很多的地方没有一一理出,毕竟摄影本身就是一个发现的艺术,还需要自己透过镜头去探索。只要在行走,就会有收获,只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天山老李,新疆本土资深旅行领队,二十年行走在新疆大地,满怀敬仰。跟随天山老李,走进大美新疆!

说明:天山老李图文原创,其中少量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冰雪喀纳斯,游记!(1998年冬)

编者按:1998年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冬天走进喀纳斯,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翻出来看看也挺有意思,改变的是两鬓白丝和爬上额头的岁月,不变的是山还在那里,水也还在那里,似乎一切又没有改变。

那时还没有照相手机,也没有数码相机,所有的景色都记录在胶片里。这次出行我没有个人照片,真的很遗憾!

延伸阅读:https://m.toutiao.com/is/kMm9YBU/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阿勒泰   布尔津县   阿尔泰山   喀纳斯湖   哈萨克   桦林   哈萨克斯坦   木村   牧民   新疆   景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