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的选择,不多了

  文 | 华商韬略 600

  “我还能卖什么给中国?在某些情况下,答案是‘什么也没有’。”

  2022年10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詹姆斯·刘易斯的自问自答,尽显美国企业当下的无奈。

  短短两个月时间,美国企业们就又多了一个无奈——“我还能从中国买什么?”

  碍于当下的国际经济形势,戴尔最先做出抉择——计划到2024年逐步淘汰中国制造的芯片。

  根据外媒的报道,另一家美国电脑品牌惠普紧跟戴尔脚步,已经开始调查其供应商,并开始评估将生产和装配迁出中国的可行性。

  正如詹姆斯·刘易斯的无奈感慨。

  戴尔的抉择中有多少是自愿的商业行为,有多少是无奈,很难判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美国政府一定非常希望戴尔如此。

  根据2022年《财富》的世界五百强显示,总共有42家美国制造业上榜,其中排名前四的苹果、福特、通用、戴尔中,福特和通用这种汽车公司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比例要比苹果、戴尔这种电子设备公司高很多。

  比如苹果,大家都知道苹果与富士康绑定极深,而富士康的大部分制造都位于中国,同样戴尔除了部分采购自英特尔和AMD的芯片之外,大部分零部件、屏幕和整机制造业都是放在东亚地区。

  而排名如此靠前、体量如此巨大的公司的制造业大部分不在美国,对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影响极大。

  比如对手机、电脑至关重要的芯片,根据2020年数据显示,美国的芯片制造产量仅占全球的12%。

  因此,美国急需通过各种手段逼迫诸如戴尔等企业回流。

  2022年12月15日,美国再次扩大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打击力度,将中国存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包含寒武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内的人工智能芯片行业21家“主要”中国参与者列入贸易黑名单。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率先为美国企业做出“表率”,不再购买涉及黑名单企业的半导体产品。

  碍于如此现状,戴尔公司也不得不“对华盛顿与北京之间局势的担心”,作为一家美国公司,戴尔的选择不多了。

  可问题是,戴尔真的能轻松停用中国芯片吗?

  关于中国制造的评估已经太多,便宜、质量高就是中国制造的优势。苹果喊了那么久的产业链转移,到现在仍然需要中国这个主战场。

  根据鸿海(富士康母公司)的官方披露,2021年,其在中国大陆的固定资产约560.37亿人民币,占全部固定资产的57%。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也曾在采访中表示:富士康的产能有75%在中国,剩下的25%则分散于全球各地。

  这里面包括人力成本优势、全产业链优势、交通运输优势等等方面。

  通信行业资深专家项立刚则认为:“中国制造的芯片总体来说成本更低。”显然,戴尔想全面停用中国芯片,很难。

  事实上,就连美国政府都知道中国制造的重要性。

  2022年12月,在美国将中国部分芯片企业列入黑名单的同时,又将药明生物从黑名单中撤下。背后的原因则是:药明生物正为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生产新冠疫苗的主要成分。

  “我还能卖什么给中国”、“我还能从中国买什么”,深深伤害着美国企业。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戴尔   美国政府   韬略   美国   中国   制造业   芯片   苹果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