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主席选举,毛主席差一票没有全票当选,是谁没投?

毛主席缔造了新中国,领导国人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取得的成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其是在革命年代,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天下共知。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史无前例的长征,最终安札在陕北延安,一路向北,经历千辛万苦,粉碎了国民党的多次围剿,化危为机,最终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国。

这件事发生在,建国前夕,筹备建国的各类事项,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其中就涉及到选举的工作,选举当时的主要领导人,尤其是决定当事的一把手人选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纵观整个革命史、解放战争史,毛主席领导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当选“一把手”,应该来说理所当然,众望所归。

可是,有时候事情不是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中间出现“捅篓子”的事情,也很常见。参与政协会议的每位代表,都投下了庄严的一票。在计票阶段,经过统计,毛主席不是全票通过,唯独差了一票,工作人员以为是少统计了一票,经过再三核实,还是差一票。问题出在哪里?是谁没有给毛主席投票?

为了稳妥起见,经过再三权衡,现场计票人员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考虑了以下,把事情的经过、前因后果向毛主席汇报了。听到消息后,毛主席神情如故,对周恩来说:这没有什么,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缺点,不要在意结果,人家不赞成你,难道还不能投反对票吗?由此可见,毛主席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在事情没有能清楚之前,许多人都认为,这一票反对票,是毛主席“我投我”,为了表示谦虚,所以自己给自己投了反对票,事实并非如此。经过大海捞针的排查,最终找到了这个投反对票的人。他就是张东荪,估计好多人都不认识他。

张东荪,1886年12月9日出生,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他是以死抗日的爱国教授、调停北京和平解放的只要功臣。最终,他成功说服了傅作义,北平得以和平解放。而投反对票的恰恰就是他。

1948年,人民战争进行了战略反攻阶段,胜利的曙光指日可待,北平和平解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此期间,张东荪参加了上述活动,建国前夕还当选为政协委员。张东荪不是忠诚的无产主义者,并非是我党的“铁粉”,思想意志不是很坚定。选举“一把手”时,虽说他自己知道投下的是反对票,但是他一口咬定,就是死活不承认。众所周知,狐狸的尾巴是会露出来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建国后,他的“尾巴”逐渐露出来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们已经到了唇亡齿寒的地步,已经严重威胁我边境安全。毛主席经过艰难的抉择,这是毛主席职业生涯中,最难得抉择,在打与不打中,通盘考虑,最终决定抗美援朝。10月25日,军队奔赴朝鲜,此时,张东荪也在部队之中,经过中美几番较量后,张东荪自认为我们不是老美的对手,他一往无前的劲头没有了,已经做好了向老美谄媚的打算,也好为以后仕途打算。张东荪给老美提供了相关谍报,并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瓦解名单,拱手送给老美,让老美从内部瓦解我们。这是思想层面的。在实践方面,他还透露了我军的作战路线、作战计划及下步打算,直接导致,我军前期陷于被动局面,造成我军重大损失。

战争结束后,张东荪的罪行也逐渐浮出水面,大多数人建议将其绳之以法枪决。此时毛主席本着“内部矛盾”内部处理的原则,毛主席表示,养起来。同时,安排把他调离了原工作岗位。

就这样,张东荪最终保住了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解放战争   新中国   北平   陕北   井冈山   周恩来   延安   反对票   朝鲜   全票   议事日程   我军   尾巴   把手   和平   主席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