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的美,大约在冬季

千山的冬季,层峦叠嶂的山,疏密有致的林,亭台楼阁的庙,潺潺流淌的溪,由雪花装扮衬托,分外妖娆。不知道是被千山里的冬季,还是冬季里的千山所选中,反正寒冷里,或雪棉,或冰晶,或凇艳,或水莹,宛如此起彼伏的冬季欢歌,一曲一曲,悠扬优雅……

题记



食,分东西。雪,有南北。看过江南雪的人,会觉得它有些温柔楚楚。经历过千山冬雪的人,会感受得到北国雪的酣畅淋漓,热烈厚重。却也有几分江南雪般的娇婉动人。

千山里的雪,既是单一的,又是多变的,单一,是它的白,白得玉砌,白得凝脂。多变是它的形,有时,如纱似缕,有时如毯似片,有时如絮似棉,有时稀疏短浅,有时又密如机织,遮天蔽日,广至天际……



春天来了,听鸟语花香,夏季来了,听蝉鸣雨弦,金秋来了,听虫叫五彩,冬冷来了,听雪落晶寒,一年四季都美,可冬天的千山,更让人眷恋……




从秋的梦境中刚醒来,又沉醉另一个梦境,那就是北国风光素裹旖旎的冬。雪花飘逸时,或漫步千山的小路,或迂回于拾级转角,或登顶仙台眺望,耳边隐隐地袭来了凉如月华的风语声,林涛声,以及雪落声,眼前山峦慢慢的,漫漫的敷上一层白。

青砖绿棂,花灯烛影,深深的林荫,幽幽的山谷,隐藏着多少婉转幽深的故事,千朵莲花,千年沉思,千山暮雪,千年慨叹,却在冬雪时涌动、暗香……




一年的四季,是故事的链接,是记忆的刻录。可是,记忆中,冬天里的铭刻好像更多一些,更深刻一些。因为,冬天里除了漫天遍野的白雪皑皑,冰冻三尺的寒冷,还有象征着快乐团圆幸福的春节。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的冷,雪是一场接一场的下,积雪深得没脚脖子是常事。有雪了,可以滑冰,打雪仗,堆雪人,一天下来棉鞋总是湿的,回家就得放在暖气上烘干。雪,是过年的信号,雪,是快乐的载体,喜欢冬天,喜欢雪。




喜欢听雪。其实,听雪的“听”,并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体会,是“听”一种寂静,“听”一脉怀想,“听”一个期盼,凝,神,静,听,层层洇开……

听着听着,仿佛伴随幽幽萦萦,成霜,成雪,成冰,又成春水潺潺,载着儿女情长,声声低回婉转、曲曲袅袅悠悠,在时间与空间的三维空间,乘雪而来,随雪散去,有雪,只有雪,听起来才有韵有觉。




光阴走得也很轻,轻得让人不知不觉的,光阴的梦很轻,轻得让人梦醒回真。一缕春风带来了夏,一阵寒风赶走了秋,就这样的吹着吹着,吹来了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带走了过往。一天,一月,一季,等来了又是冬天的漫天雪舞,虽然时光飞逝,日子快得让人心慌,可是冬来了,蛰伏开始,静得一袭冬月便可夹带出云里的柔,让人翘首以盼。




一冬一春,岁岁年年,那些漂浮的隐约的故事,那些依稀的模糊声音和背影,随着雪的消散、烟远,写梦、寻梦,雪如梦、雪入梦。




对于冬和雪,唐代诗人孟郊诗云:“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好像冬雪里,风声如吼,天气寒冷,脸色变成了深青色,凛冽的北风呼啸在无叶的枯桑中。

莫道冬日凋零,冬日自有风情。尤其是夜里悄悄的雪,那嗦嗦落雪如细语,给人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像一个雪夜彻底改变了这一切,一觉醒来,冰雪晶莹、如梦似幻。





千山入了冬有了雪,千山更美,更魅。

有雪的山之秀:山,白有明暗,秀,秀得洁雅,以白惊世。

有雪的石之灵:石,白有深浅,奇,以白浩渺,以灵韵白。

有雪的树之俏:树,黑白交映,俏,凇雪雾霁,坡上挺拔,崖中顽强,皆是一个“俏”字。

有雪的庙之禅:庙宇繁似花,庙观白似莲,释道同源,禅味浓重。




下雪时,置身漫天飘落的雪中,看雪,飞舞,听雪,入境。一片一片的雪,一缕一缕的凇,落玉飞珠,渐渐的白雪皑皑,天地一色。雪,使大地冰清玉洁,素雅美丽,雪,以一种脱胎换骨似的清新雅韵,使千山有了百种风情。




每当下雪时,雪,惊奇着我的惊奇,雪,催促着我的催促。观远方,就像唐代诗人元稹在《使东川·南秦雪》里说的那样,但见“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看近旁,就像李商隐描述的那样,只见“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千朵莲花,天地万物,一袭素衣,却宛若留白的神来之笔,清新脱俗,别有韵致,让人不得不来几遭。




关闭了五彩秋之门,北国风光的门即被敞开。枫叶的红,金色的栌,渐渐落去,绚烂的秋最终抵不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蓄势登场,当雪撒千莲的时候,山岭峰谷都变得银白苍茫,树上挂满冰花,虽然是白的,也斑斓的像童话世界。

冬的美好,总要经过叶落萧瑟,纷纷的大雪,最终展现人们眼前的,却是无暇的美。如果说秋天的千山是热闹的,五彩的,那么冬天的千山就是安静的、纯洁的,静谧的可以读书吟咏,纯洁的可以一见倾心。




流逝的时光,让你不知不觉,一转眼已走过了春红夏绿,享受了色彩斑斓浪漫的秋,不知不觉的就站在了冬季里,身后即便是秋雨、秋叶、秋风、秋收,流连忘返,不肯离去,而面前的冬雪、冬寒、冬风、冬韵,已然登场,让你目不暇接,揽这冷冷的冬入怀、入镜、入心。




喜欢冬天里的雪,和喜欢雪里的冬天一样,是东北人的地域属性。期待雪,盼望着大雪纷飞,来催醒久远的童年。闭上眼睛,可能就会有厚厚的雪,冷冷的冬的记忆,即使是北风烟雪的风吹过,阳光下依然那么灿烂。脚下的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虽不及琴弦的律动,这种单音,也是动听的。




我曾有过登高等雪的蹲守,也曾有过雪后踏雪爬山的沉醉。可最让我喜欢的,还是走在纷飞的大雪里,山峦叠嶂处,万籁俱静,雪从天上飘下来,落在脸上,瞬间融化,又似泪盈眶,雪的花开在了眼里,沁入心里。




峦叠嶂处,极目观象;霞红映晨,天地间,情自醉;

金刚顶日,风啸树摇,仙亭独享无人语。一线晓红,满宇灿烂;

移步登高,环视群山;艳阳驱寒,冬彩胜秋。千莲竞秀,花开悠远。




雪花与冬天一样,令文人骚客灵感大发,浮想联翩。难怪诗仙李太白赞颂,“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雪花,不仅使人看到冬的白玉无瑕,更能让人在凋零中感受到蛰伏的涌动,依稀着的春天的曙光。




不少人把冬天看作是“彻骨的寒、冰凉的手,漫天的雪,凄凉的季”,好像不曾有一点温度的时节。虽然我生于春,长于夏秋,却喜欢冷冷的冬,皑皑的雪,莹莹的冰,对冬天有点儿情有独钟。

东北的寒冬,冷是主旋律。冬季拍摄,苦于严寒。冬季爬山,难于冰雪。但寒冬中,白,是主色彩,与任何色彩搭配都是得体的。我曾这样评说千山里雪:秀毓在山,禅意在庙,韵致在云,美妙也在雪!





又一年又一冬。乖巧的六角精灵,下得纷纷扬扬,蝶舞。下得丝丝缕缕,情牵。自天而落,轻柔,烟白,美的忧郁,美的纯粹。




冷风骤,衣衫厚,

千仞苍茫,崖壁丛枝瘦。

冬早还寒寖骨肉,

红柱高擎,玉影禅楼透。

落云低,霞已露,

晨轻暮沉,旭日温三九。

推盏烛燃鸟语骤,

问酒聊茶,唯是莲花秀。 ​




冬季是一个隐忍的季节,一切都似乎还原了本色。山,不再被葱茏掩盖,枯萎而凋零,显得深沉而内敛;水,不再奔涌,而是滴水细流,如琐碎的日子,平淡而润泽;树木花草,停止生长,蓄势惊蛰。

即便是你,我,他,林林种种的人们,也在年终岁尾拾掇整理,拂尘摒旧,沉淀和丰盈自己,以期来年更上一层楼。





千山的美,大约在冬季。雪,白如棉。雪,如棉,雪花如棉花,落地成毯,漫天遍野。

千山的美,大约在冬季。雪,静如禅。晨钟暮鼓不绝于耳,燃烛禅香随风缭绕。雪与冬,静与禅,天作之合,皑皑白雪,妆点了禅院、安静,禅意,因雪更浓。

千山的美,大约在冬季。雪,艳如花。大片的雪花,肉眼可见六角精灵的本真。雪若是花,那么,灵动的六角形,是雪的花型。

千山的美,大约在冬季。雪,韵如诗。雪韵,像玉一样洁,像烟一样轻,像絮一样柔,雪,自身就是耐人寻味的诗,可谓,帘外雪花飘,翠幌香凝有韵娇。情至夜寒花未倦,悄悄。落艳却是更妖娆。




千山的冬,北风吹,不禁勾起了对渐行渐远年代点滴回忆。

千山的冬,北风吹,吹走了雾霾,吹来了蓝天和白云。

千山的冬,北风吹,风虽刺骨,却可以与雪交际律动,翩翩起舞。

千山的冬,北风吹,能吹来片片洁白的雪,润泽朵朵莲花。




时间过得真快。学习,工作,一段有一段的风景,为夫,为父,一程有一程的幸福,码字,摄影,一样有一样的快乐……到了暮年,看得淡了,看得清了,也看得轻了,唯有把亲情和熔炼几十年的友情看得重之又重。

我的生活和生命中,好多刻骨铭心的事,都发生在冷冷的冬天里,这可能是喜欢冬天的冥冥之中的潜移默化吧。冬天,往往是新桃换旧符的跨年之交,冬天,也是万物蓄势的季节更替。风,还是风,冷啸是冬风,温馨是春风。雪,也是水,三九落雪花,春降是雨润。




今后更多的冬天里,还会有一个又一个的不期而遇的高兴事,求之不得的快乐事,久盼终来的幸福事与我相遇,在这不断相遇的过往中,我可以变老,但始终是被应接不暇的喜事所缠绕!心,为喜乐而跳动;手,为幸运而编织;脚,为健康而远足;栖息,在平淡的时光,笑看周遭起伏,淡泊名利争执,在喜欢的冬天里看雪舞阑珊,赏冰晶玉洁,暖暖的缓缓的旋起心中的梦,这该是多么美好的冬天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漫天遍野   冬季   叠嶂   冬雪   北风   北国   山里   雪花   冬天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