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不哥坐拥蒙古高原,手握数十万兵马,为何会被忽必烈打败?

公元1259年夏天,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钓鱼城时战死,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开始走向腥风血雨。

蒙哥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二人在大漠南北相继称汗,从此拉开了蒙古帝国长达五年的内战。

兄弟二人之中,率先发起战争的,是在都城哈拉和林即位的阿里不哥。

1、陇西、开平之战

战争之初,阿里不哥派大将阿兰答尔浑都海南下河西走廊,打算将忽必烈的势力驱逐出陇西汉地。

忽必烈为保住陇西汉地,派出关陇世侯汪良臣,前往西北流沙之地迎战阿兰答尔浑都海

公元1260年九月,北上的汪良臣与南下的阿兰答尔浑都海河西走廊的重镇甘州(甘肃张掖)遭遇。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雄草原的第一战在甘州打响。

沙场对决,战马的嘶鸣盖过了怒吼的狂风;骑兵的冲杀之声激起了漫天的黄沙,在汪良臣阿兰答尔的各自指挥下,双方用暴力的方式方式解决着忽必烈阿里不哥之间的权力归属问题。

战争进行到傍晚时分,随着大风骤息,一切尘埃落定,阿里不哥的大将浑都海阿兰答尔汪良臣掩埋在万里黄沙之下。

甘州一战,以阿里不哥的完败而告终,阿里不哥的势力退出陇西汉地。

西北的战场虽以忽必烈的胜利告终,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战争却才刚刚开始。

甘州的失败,并不足以打击阿里不哥的信心。经过简单的准备之后,阿里不哥亲自指挥三万大军南下忽必烈的都城开平(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

身在开平的忽必烈在获知阿里不哥亲率大军南下的消息后,派出大将也先哥北上迎战。。

八天之后,忽必烈大将也先哥亲临前线与阿里不哥的三万大军开战。一战下来,阿里不哥两万多兵马投降了也先哥。

短短两个月,甘州开平战事的接连失利,让身处哈拉和林的阿里不哥一时没有了南下中原,饮马黄河的机会。

就在这时,挫败了阿里不哥锐气的忽必烈,则开始谋划着对阿里不哥进行反击。

2、忽必烈攻占哈拉和林

公元1260年深冬,忽必烈带军走上了讨伐阿里不哥之路。

就在这时,一场大雪覆盖了开平通往哈拉和林的道路,这让忽必烈的行军之路变得举步维艰。

但一心要打败阿里不哥的忽必烈并没有撤军,而是继续踏雪而行。

忽必烈进军哈拉和林的消息,阿里不哥早已获知。本来他已经积聚了数万的兵马于哈拉和林,准备以逸待劳,趁忽必烈劳师远征之际,大败忽必烈于哈拉和林。但是突如其来的大雪让他数万大军的粮道被阻隔。

军心不稳的阿里不哥知道,如果粮道不畅,这场战争,他将毫无胜算。于是阿里不哥带军主动撤出了哈拉和林,逃往更远的漠北。

当忽必烈大军抵达哈拉和林时,他们看到的是阿里不哥留下的空城。

然而,即便阿里不哥已经逃离哈拉和林,忽必烈却并不打算放过他。而后,忽必烈带着大军沿着阿里不哥撤退时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往更遥远的漠北追去。

看到忽必烈对自己穷追不舍,阿里不哥意识到了忽必烈要消灭自己的决心。于是,阿里不哥给忽必烈写了一封“悔过书”。

阿里不哥在“悔过书”中,极力陈述了这几十年来和忽必烈的兄弟之情,并且在信中表示“愿以兄长为尊”。

看到“愿以兄长为尊”几个醒目的大字,忽必烈动了恻隐之心。而阿里不哥趁着忽必烈犹豫的间隙,一口气跑到了谦谦州(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

谦谦州,是西伯利亚的一片冰天雪地,而忽必烈的随军粮草也即将告罄,即使忽必烈现在有心北征,也是有心无力。

经过权衡,忽必烈留下也先哥和万余兵马镇守哈拉和林,自己引军回到开平。

忽必烈大军的无奈撤退,给了阿里不哥难得的喘息之机,公元1260年的时光也在这种情况下走到尽头。

公元1261年开春,忽必烈忙着经营他所统治的广袤区域,而阿里不哥则忙着积蓄着力量,夺回哈拉和林

然而,就在阿里不哥实力有所恢复之时,支持阿里不哥登临汗位的察合台之孙阿鲁忽,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此时的阿鲁忽请求阿里不哥以大汗之尊,册封自己为察合台汗国的大汗,并派大军协助自己返回察合台汗国夺取大汗之位。

而作为交换条件,阿鲁忽表示自己夺权成功之后,将在察合台汗国境内为阿里不哥攻打忽必烈提供粮草,财赋,兵源。

双方谈妥之后,阿里不哥派军帮助阿鲁忽夺取了察合台汗国的实权。

3、阿里不哥夺回哈拉和林

察合台汗国的事情搞定之后,阿里不哥开始计划着出兵夺回哈拉和林。

公元1261年秋天,阿里不哥带着五万大军秘密走上了回归哈拉和林的道路。

八个月前,阿里不哥从哈拉和林落荒而逃,八个月后,他觉得他有实力来拿回这本该属于他的一切。

很快,阿里不哥的大军就兵临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城外,面对阿里不哥的五万铁骑,替忽必烈镇守哈拉和林的也先哥说道:“大王此是何意?八个月前,大王亲自向大汗进言,愿以兄长为尊,为何今日出尔反尔,引大军前来?”

在漫天的烟尘里,阿里不哥简单而明了的说道:“回来拿回那本该属于我的东西!”

说完了这句话,五万铁骑在阿里不哥的命令下,风驰电掣般向哈拉和林压去。

哈拉和林城外,也先哥薄弱的防守,在阿里不哥五万骑兵的冲击下根本不堪一击。无奈的也先哥只能放弃哈拉和林,带军向开平溃退。

丢失了八个月的哈拉和林,就这样回到了阿里不哥手上。

得知阿里不哥攻占哈拉和林,忽必烈命令其统治下的漠南汉地,迅速进入到紧急备战的状态。而那些正屯驻在中原地区的蒙军被要求火速北上,在开平附近集结。与此同时。大量的军需物资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运往长城沿线。

这次,忽必烈决定再次北征哈拉和林,彻底消灭阿里不哥

然而,就在忽必烈为消灭阿里不哥积极备战之时,重新夺回哈拉和林阿里不哥,没等忽必烈前来征讨他,反而再次带军穿越朔漠,向忽必烈所在的开平逼近。

公元1261年十月,阿里不哥一路南下,兵临忽必烈的都城开平,大有一战吞并忽必烈的气势。

但是接下来,战争的情况对于阿里不哥来说却不是很理想。

面对阿里不哥的主动来犯,忽必烈先是派出大将塔察尔率领三万大军前去迎战。

一场大战下来,阿里不哥损失惨重,大败而逃,塔察尔率军追杀数十里才引兵而还。

继塔察尔之后,忽必烈亲率五万大军再次向北方追击而去,阿里不哥则是一逃再逃。

只是,逃到了一定的程度,阿里不哥便决定不再逃了。因为他的后续兵马已经在他极其狼狈的时候赶到,这让阿里不哥又有了和忽必烈一战的底气。

在阿里不哥的命令之下,他的军队在草原上摆开了阵势,等待着忽必烈的到来。

很快,忽必烈在一个旭日初升的清晨带着兵马出现了。

兄弟见面,分外眼红,在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号令之下,两个不同阵营的人马开始了歇斯底里的冲杀。

大战从早上延伸到正午,又从正午激战到傍晚,战场上的所有人都已经沦为了一台高效的杀人机器。

随着天越来越暗,黑夜和严寒开始降临人间,但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期待已久的决战,终究还是没有分出胜负。精疲力尽的大军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指挥下开始各自后撤。

经过这场残酷的决战,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元气大伤。

三天之后,忽必烈率领大军主动退回开平,阿里不哥见忽必烈主动退军,自己也引军退往哈拉和林。

从战争的结果来看,二人这次似乎是打了一个平手。但是,忽必烈的退军和阿里不哥的退军却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此时,公元1261年秋天已尽,冬日将临,阿里不哥所在的漠北滴水成冰,忽必烈所在漠南却物产丰富。

4、阿鲁忽投降忽必烈

一年前的冬天,阿里不哥在忽必烈的进逼之下,主动从哈拉和林撤退到谦谦州,并不是因为他的兵马战斗力不如忽必烈,而是因为哈拉和林物资奇缺,不足以支撑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公元1261年的冬天,阿里不哥又将再一次面临着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粮草问题,阿里不哥觉得,自己到了该用阿鲁忽的时候了。

阿鲁忽就是之前承诺在夺得察合台汗国的实权之后,向阿里不哥源源不断提供战争物资和兵源的那个人。

公元1261年冬,彻骨的严寒让天地再一次封冻,滴水成冰的哈拉和林城内,阿里不哥派出使者前往察合台汗国。

此时在察合台汗国当家做主的,正是半年前在阿里不哥帮助下,成功夺取察合台汗国实权的阿鲁忽

如今,阿里不哥缺衣少食,而刚刚登上察合台汗国汗位的阿鲁忽却兵强马壮。不用说,对阿鲁忽以恩人自居的阿里不哥,认为阿鲁忽报恩的时候到了。

但是,此时的阿鲁忽,早已经不是半年前寄居在阿里不哥身边的的阿鲁忽。现在的阿鲁忽,坐拥土地数千里,兵马十多万,早已今非昔比。

成功登临察合台汗国大汗之位的阿鲁忽,经过为期半年的思考,觉得自己犯不着动用整个察合台汗国的力量参与到阿里不哥忽必烈的汗位争夺之中。

阿鲁忽看来,只有保全自己的子民,保全自己的土地,才能最终保全自己这来之不易的权力。

所以阿里不哥的使者一来到察合台汗国,就被阿鲁忽软禁了。

软禁阿里不哥的使者只是阿鲁忽的权宜之计,他知道阿里不哥等不到使者的消息,就会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所以,在还没有软禁阿里不哥的使者之前,阿鲁忽便派人星夜兼程去开平向忽必烈投诚。

阿鲁忽的使者来到开平,受到了忽必烈的热情接待。而阿鲁忽使者带来的消息也让忽必烈大喜。

按照阿鲁忽的说法,为了生存下去,他决定向忽必烈臣服,愿意代表整个察合台汗国,正式承认忽必烈作为蒙古帝国大汗的政治地位。此外,阿鲁忽在向忽必烈投诚的同时,还透露了阿里不哥如今粮草已经难以为继的情报,并表示愿意与忽必烈东西夹击阿里不哥。

然而,阿鲁忽使者所带来的消息,并没有冲昏忽必烈的头脑。阿鲁忽是聪明人,但忽必烈的智商也不弱。这阿鲁忽果真是真心向忽必烈投诚吗?

在忽必烈看来未必。

忽必烈很清楚阿鲁忽心里在想什么。

阿鲁忽自知以目前的实力和威望终究不能和阿里不哥抗衡。为了生存下去,他必须和忽必烈结盟。

但是阿鲁忽为何不与阿里不哥结盟呢?难道他不看好阿里不哥,而看好忽必烈?

如果这样想,那就太小瞧了阿鲁忽了。

无论是阿里不哥也好,还是忽必烈也好,阿鲁忽都没有兴趣依附,也没有准备向谁臣服。他所要做的就是要在这二者之间求生存,保证自己统治下的察合台汗国有自己独立的行政体系,而后再伺机扩张。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阿里不哥离阿鲁忽近,而忽必烈离阿鲁忽远。经营汉地多年的忽必烈,自然知道春秋战国时代那些纵横家所玩儿剩下的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

阿鲁忽此举,逃不过忽必烈的眼睛,而忽必烈自然也不会心甘情愿给阿鲁忽当枪使。

但不管怎么说,阿鲁忽背叛阿里不哥,对于忽必烈来说又确实是个好消息。忽必烈最终还是接受了阿鲁忽的投诚,并且以大汗之尊,正式册封阿鲁忽为察合台汗国的当家人,承认了阿鲁忽在蒙古帝国内的政治地位。

但是,对于共同出兵夹击阿里不哥一事,忽必烈以事关重大,尚需从从长计议为由,表示先放一放再说。

会谈完毕,阿鲁忽的使者没有在开平过多的停留,便星夜往赶察合台汗国而去。

数天之后,阿鲁忽的使者手捧着忽必烈的册封诏书来到了阿鲁忽的跟前。当阿鲁忽得知此时的忽必烈并没有出兵攻打阿里不哥的打算之时,聪明的阿鲁忽知道,自己的计谋已经被忽必烈识破了。

与此同时,哈拉和林的城内却不知道从哪传出了阿鲁忽投降了忽必烈的小道儿消息,而后这个消息越传越广,最后终于传到了阿里不哥的耳朵里。

这个消息,正是忽必烈刻意派人秘密泄露的。也就是说忽必烈出卖了阿鲁忽

5、平定内部

一开始的阿里不哥不相信阿鲁忽投降了忽必烈,他认为这是忽必烈使出的离间之计。但为了保险起见,阿里不哥又派出数路人马前往察合台汗国打探消息。

但是,自第一批前往察合台汗国催要钱粮的使者开始,一个个使者都犹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讯,!

随着阿鲁忽投诚忽必烈的消息以不同的渠道,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的传来,再加上自己派往察合台汗国的使者一个都没有回来。阿里不哥渐渐开始相信阿鲁忽忽必烈投诚的真实性。

在真相面前,阿里不哥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背叛。

盛怒之下的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周边聚集了十多万兵马,打算亲率大军前往察合台汗国,将阿鲁忽那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捉拿。

当阿里不哥出兵西征的消息传至开平的忽必烈耳中之时,忽必烈眉头轻舒,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时的阿里不哥明明知道忽必烈这只“黄雀”在背后紧紧盯着他。但他终究还是咽不下心里的那口气,一意孤行的要去察合台汗国猎杀阿鲁忽这只“刁蝉”。

而阿里不哥也明白,只要自己带着大军一走,也就意味着这个当时的“世界中心”——哈拉和林,从此将不再归他所有。

好在阿里不哥还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在大军开拔的前夜,他召集了和林城内有威望的长者,以当家人的身份吩咐道:“大军开拔在即,今已无暇东顾。今大军西去,忽必烈必率军来攻。届时,诸位可开城以降,勿做无畏抗争,则满城可免刀兵之灾。”

忽必烈这边,自从他秘密派人将阿鲁忽归降自己的事情在哈拉和林大规模扩散之后,他那一双狐狸般狡猾的眼睛就没有再离开过哈拉和林。

当他看到阿里不哥聚集起了十多万兵马准备去攻打阿鲁忽时,他意识到彻底打败阿里不哥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忽必烈的命令下,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一带的蒙军又一次在开平集结。

这次,忽必烈打算一鼓作气平定大漠南北。

但就在这时,为忽必烈镇守山东的汉将李璮却以南宋有进军江淮之意,自己无法抽身为由,拒绝忽必烈的征召。反而以加固城池为由,向忽必烈要钱,要粮。

眼看大战在即,无奈之下的忽必烈只好“先北后南”,向李璮妥协,在赐予李璮钱粮军械的同时,加封李璮为江淮大都督。

当一切准备就绪,时间已经来到了公元1262年。

公元1262年年初,阿里不哥为了教训阿鲁忽,开始引军向西,走上了攻打察合台汗国的路上。

看到阿里不哥大军开拔离开哈拉和林,忽必烈紧随其后,开始走上进占哈拉和林的路上。

当阿里不哥进入到察合台汗国境内之时,忽必烈也兵临哈拉和林城下。

留在哈拉和林的那些人,忠实的执行了阿里不哥临行前留下的指示,在忽必烈兵临城下之时,毫不犹豫的投入到了忽必烈的麾下。这个有着当时“世界中心”之称的圣地,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再次易手,回到了忽必烈的手中。

占领哈拉和林之后,忽必烈并没有急着西去追击阿里不哥。因为他想等着阿里不哥和阿鲁忽两败俱伤之后再动手。

然而,就在忽必烈观望之时,其统治下的山东在汉家世侯李璮的策划下发生叛乱,整个山东一下脱离了忽必烈的统治。

身处在哈拉和林的忽必烈当下正处于平定阿里不哥的关键时刻,突闻山东发生叛乱,一时进退失据。

后来经过权衡利弊,忽必烈暂缓了对阿里不哥的作战计划,从哈拉和林回到开平,亲自指挥对李璮叛军的围剿。

为防止李璮率军北上威胁燕京一带,忽必烈又一次征调河南,山西等地的兵马构筑山东通往河北的军事防线。

看着李璮的反叛让蒙古众多兵马又一次北上,南宋朝廷在经过廷议之后,决定乘此机会派兵北伐,在混乱之中收复淮河以北的失地。

现在,忽必烈的兵马要么驻守在哈拉和林,要么集结在开平,要么深陷于平定李璮的叛乱之中。对于南宋的北伐,忽必烈一时间也并没有援军可派。这让南宋轻易的收复了安徽亳州宿州;江苏徐州邳州;山东滕州等地。

只是,尽管南宋攻陷了忽必烈统治下的不少土地,但是忽必烈还是以剿灭李璮的叛乱为主。

所以,公元1262年上半年,当阿里不哥在忙着攻打察合台汗国的阿鲁忽之时,忽必烈在忙着平定山东李璮的叛乱。二人的军事交锋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阿鲁忽和李璮二人又实在是太不经打。

半年之后,阿里不哥攻占察合台汗国全境,阿鲁忽向西逃亡至撒马尔罕。而忽必烈也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平定了山东李璮之乱,并且又将南宋赶回了淮河以南。

然而,当忽必烈能彻底腾出手攻打阿里不哥时,阿里不哥却已经没有实力再和忽必烈抗衡了。

6、阿里不哥在察合台汗国的暴行

公元1263年春天,这时的阿里不哥带领大军进入察合台汗国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了。然而过去的一年里,阿里不哥失去的远远比他得到的多。

其中,军心和民心的丢失,对于阿里不哥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

阿里不哥离开哈拉和林西征阿鲁忽伊始,阿里不哥对于这场战争的定义是以大汗之尊去讨伐阿鲁忽的不忠,让阿鲁忽的背信弃义付出一个该有的代价。但是当阿里不哥击败阿鲁忽后,这场战争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自击败阿鲁忽之后,阿里不哥在察合台汗国境内,对阿鲁忽留下的残余势力进行了血腥的清洗。而对于那些未曾归附的臣民,阿里不哥则对其展开了横征暴敛。

阿鲁忽战败之后,阿里不哥俘虏了很多阿鲁忽手下的将士。阿里不哥若是对这些人加以招抚和规劝,这些人完全有可能效力于阿里不哥的麾下。

阿里不哥若是将这些人重组,这些人仍不失为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今后不管对于他西征阿鲁忽也好,还是东拒忽必烈也好,都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但是阿里不哥却并没有这么干,阿里不哥认为自己是来吊民伐罪来的。那些阿鲁忽阵营的将士,在阿里不哥看来,都是有罪之人。而对于有罪之人,阿里不哥从来都是杀之以泄私愤。

不仅如此,阿里不哥在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也是糟糕透顶。

一年前的阿里不哥,由于缺粮,在对忽必烈的战争中,始终处于弱势。后来,为了得到察合台汗国的兵马钱粮,阿里不哥不得不放弃哈拉和林,西征阿鲁忽以获取粮草兵源。

但是在攻陷察合台汗国的一年之后,阿里不哥仍然缺粮。因为阿里不哥入主察合台汗国之后,察合台汗国的子民们却不打算配合他,更不用说供养他们了。

而阿里不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杀!

以前杀杀降将和俘虏也就算了,其部下规劝不住也就作罢了。但是当阿里不哥将屠刀对准察合台汗国的子民时,阿里不哥的那些部将们就不愿意了。

这倒不是阿里不哥的部下怜悯那些子民。而是他们知道再这样干下去,只会让他们提前饿死。

此时,就连蒙哥的儿子,曾经有资格继承大汗之位的玉龙答失也站出来劝阻。

但是,谁的劝阻阿里不哥也听不进去。

从此之后,阿里不哥的军队一直在察合台汗国横征暴敛,在遭到察合台汗国子民的反抗之后,阿里不哥又开始了血腥镇压。

7、阿里不哥的败亡

西北的局势发展到这一步,看着曾经富庶的察合台汗国被糟蹋的一片狼藉,非但逃往撒马尔罕阿鲁忽感到痛心,就连阿里不哥的部下也感到惋惜和心寒。

阿里不哥在察合台汗国的所作所为,让其部下看到了他独裁的一面,也让草原的子民看到了这位大汗残忍的一面。在阿里不哥的铁血政策之下,其部下的将士终于不堪心理上的折磨,相继离他而去。

那些人要么西去撒马尔罕归附阿鲁忽,要么东归投降了忽必烈

随着部下的接连叛去,阿里不哥渐渐走上了日暮穷途的道路。

就在阿里不哥日薄西山之时,西边的阿鲁忽和东边的忽必烈都没闲着。

阿鲁忽的远程策划和遥控指挥之下,阿里不哥所占领的察合台汗国境内,不断发生着民众的反抗,这让阿里不哥在察合台汗国的处境越来越被动。

而在东边,平定了李璮叛乱的忽必烈,主力大军又开始渐渐西进,意欲攻击阿里不哥所在的察合台汗国。日渐穷困的阿里不哥独自面对着正日渐进逼的阿鲁忽和忽必烈,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局势发展到这种地步,察合台汗国阿里不哥是待不下去了,但是哈拉和林,一年前也被忽必烈占了,阿里不哥也回不去了。

穷途末路的阿里不哥,只能再次回谦谦州。

看着阿里不哥带着黯然的身影离去,身处撒马尔罕的阿鲁忽又重返伊犁河畔,将察合台汗国再次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身在开平的忽必烈,则是在阿里不哥败退谦谦州之后,开始调遣漠南蒙古的数路大军开赴漠北,对谦谦州进行长久封锁。

公元1264年八月,经过三百多个日夜的煎熬和抉择,进一步山穷水尽的阿里不哥终于妥协了。他在谦谦州取消了大汗的称号,并孤身前往开平去向忽必烈请降。

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审判,阿里不哥手下参与汗位之争的主要军事将领和谋臣全部被处死。阿里不哥本人于投降当年被忽必烈幽禁。

由此,蒙古草原上忽必烈阿里不哥那长达五年之久的汗位之争才终于落下帷幕。

公元1266年,阿里不哥去世,兄弟二人汗位之争的余波彻底散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兵马   阿里   陇西   蒙古高原   开平   蒙古   山东   大汗   大军   使者   公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