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昌:52岁演济公,89岁演忘忧大师,他的人生比剧本精彩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死,一把扇儿破……”

说起这首歌,相信会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公》这部剧一经播出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剧中那个嬉笑怒骂,疯疯癫癫,一身破破烂烂却又不会忘记伸张正义的济公和尚让无数人记忆深刻。

演济公的游本昌因此一夜成名,殊不知,当时塑造济公的游本昌已经52岁,在这之前他已跑龙套10多年,大器晚成的他,人生远比剧本更精彩。

01

1933年,游本昌出生在江苏泰州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6个姐妹,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说起来,游本昌算是与济公有缘分。

小时候的游本昌在父母的影响下也很喜欢戏曲,一次机会,游本昌在茶馆听到了苏州评话家沈笑梅讲的《济公传》,这一听,游本昌一下就被这种表演形式所吸引。

于是,游本昌每天放学都要跑去听《济公传》,看到沈笑梅那绘声绘色的表演,他也开始学了起来,还经常给家人表演。

从那时起,游本昌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用表演给大家带来快乐。

1952年,游本昌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刚成立不久的中央话剧院。

游本昌原本以为终于可以实现小时候梦想的在舞台上展现自己了,可谁知,他从来没有机会,分到自己头上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角色,要么没名没姓,要么没有台词。

从戏剧学院毕业,游本昌一共出演过79个角色,都是默默无闻,不过,即使没能成为主演,游本昌也从来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角色,也没有因为角色小而自暴自弃。

在每次表演之前,对于每一个角色,他都会用心钻研,去查阅资料来了解角色。

对于游本昌来说,重要的是要把每个角色都演好,无论大小,只要对艺术有着一股崇敬和专研的劲儿,总有一天观众会发现自己的。

当游本昌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感慨地说:“主角下多大功夫,我也要下多大功夫。人到这个世上来,总要有点痕迹。”

终于,1980年,游本昌出演《一仆二主》中仆人,这是他在演济公之前唯一一次演过的主角,因为出色的表演,他获得了文化部授予的表演一等奖。

但即便这样,也没能改变他继续跑龙套的命运。

直到西方“哑剧”传入中国,这种仅靠动作和神情的表演吸引了游本昌,他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演方式,也正是因为这个哑剧,游本昌才迎来了人生中重要的角色。

当时,已经快50岁的游本昌开始琢磨起哑剧,他想把哑剧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

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游本昌却乐此不疲,他查看了大量书籍,又观看了不少的影视作品,通过模仿不同性格的人物和造型,他的表演越来越精湛。

游本昌用了3年时间潜心研究哑剧,而他的付出也终于得到了回报。

1984年,51岁的游本昌有幸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邀请,他在晚会上表演了哑剧《淋浴》,这是晚会节目第一次以哑剧的形式出现。

仅仅只有四分钟的无实物表演,但游本昌用肢体语言和情绪表达获得了观众们不断的笑声和掌声,他的表演深入人心,从此,这个跑了10多年龙套的“小演员”终于迎来演艺事业的曙光。

02

1985年,《济公》的导演在看过游本昌在春晚的哑剧后,觉得他很适合演济公,就邀请他来出演。

游本昌得知这个消息后,真是喜出望外,52岁了,他终于迎来人生的第一个主角。

由于当时内地电视剧拍摄才刚起步,究竟该从哪里着手,游本昌完全没有方向,不仅是他,整个剧组都很茫然,该怎么去塑造这个角色。

开拍前,游本昌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去查阅了大量有关济公的文学作品,他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段这样的描述:“破僧衣,不趁体,破僧鞋,只剩底,经不谈,禅不理,吃酒开荤好诙谐。”游本昌决定,要塑造好济公,首先要从穿衣打扮着手。

当服装师给游本昌拿来一套僧人的衣服时,游本昌就想起了自己看到的那段关于济公的描述,他突然有了灵感,他找来一把剪刀,把衣服和帽子剪出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洞,然后又打上一些补丁,再把衣服放在地上蹭了一层灰,接着又将手里的扇子故意撕烂,最后找来一个酒葫芦挂在腰上。

在拍摄时,游本昌就穿上这身破破烂烂的僧衣,摇着破破烂烂的扇子,然后故意用眉笔将牙齿涂黑。

就这样,剧中“帽儿破,鞋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活生生的济公就出现了。

那时拍电视剧都是边拍边播,在《济公》播出两集后,观众对游本昌扮演的济公似乎并不买账,都觉得这个济公好像缺点什么,因此,游本昌和剧组的压力都非常大。

游本昌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要想塑造好济公,不只是外形上像,还需要找到济公这个角色的精气神,于是,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用心去琢磨这个角色。

有一天,游本昌因为太困在剧场打起了盹,导演喊他,他迷迷糊糊拖着鞋子就跑过去,在跑的过程中,因为鞋子不跟脚,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又要快走就出现了一颠一颠的样子,这时游本昌突然眼前一亮,他猛然顿悟了,这不就是他在小说里看到的济公的步态吗,于是,风靡一时的济公步就这样诞生了。

在拍摄过程中,游本昌也是吃尽了苦头。比如剧中济公在寺院吃肘子的镜头,看着他大口大口的吃着,那叫一个香啊,以至于看的人都好羡慕。

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当时因为是夏天,39度的高温,肘子都已经臭了,因为导演没有喊停,他只好大口大口的嚼着,一直坚持到导演喊停。

之后,有人笑他知道肉是臭的怎么还要吃呢?他却说:这是作为职业演员应有的敬业精神。

这段拍摄过程还被编入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材,目的就是让年轻一代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另外还有一场济公在衙门受刑的戏,剧中的济公由于有仙气护体,无论衙役如何使尽全力打济公的板子,他依然睡得十分香甜。实际上,这场戏导演为了体现真实,一共打了12遍才喊停,虽然事先做好了防护措施,但是拍完后,游本昌站都站不起来了。

正是他的这种敬业精神,才演活了济公,感染了无数人,这就是老一辈的艺术家。

03

最近,网剧《少年歌行》热播,89岁的游本昌老师本色出演了里面的忘忧大师。

与当年济公一样,同样是和尚,但不同的性格,游本昌老师拿捏十分到位。

当游本昌老师饰演的忘忧大师一登场,就再次彰显了什么是老艺术家的魅力,一脸佛相自然,让人觉得这就是普渡众生的活佛。

当游本昌老师一开口,那种台词功底的强大,瞬间将观众带入剧情,看得让人泪流满面。

在片场,89岁的他依然在对台词的时候非常严谨,正式开拍的时候台词坚定有力,情绪极富感染力。

忘忧大师的扮相不仅是贴合,更是超越原著动漫,骨子里都是大师风采 。

不少网友在看过后都纷纷表示,这就是我心中的忘忧大师。

游本昌老师用自己的表演体现了那个时代演员的演绎初心,是当之无愧的老戏骨。

人民日报曾对游本昌老师这样评价:

耄耋之年,毫无暮气,游老爷子活得潇洒,有滋有味。看似玩世不恭,恰有一份可贵的真:对艺术有真诚,哪怕跑龙套也像主角那样自我高要求;对生活有真爱,活在世上不能只是谋生。人生正该如此,哪怕是不起眼的佐料,也能让生活更有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济公   大口   大师   哑剧   跑龙套   剧中   台词   剧本   导演   角色   老师   人生   精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