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借钱不还,最后的苦果只能自己咽

近代杰出的政论家邹韬奋先生曾说:“金钱往往成为真正友谊的障碍。”

我印象深刻。

在任何一段感情中,太多带着“钱”字的友情,却没有适当的控制,大部分悲剧的结局,从冷漠到敌视不等。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个女孩跪下来痛哭,抓着她最好的朋友的手,极其谦卑地恳求道:

“我借给你60万,你就算还我50万,我求你还我。”

很明显,这是一场“借钱”导致的悲剧。

因为没有借条等书面文件,借款不到10万,地上乞讨还是没能让女朋友良心发现。

兄弟最好的朋友,与这笔不合理的债务一刀两断。

借钱让人心情变好。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老祖宗也在告诉我们,欠别人的,还了,是天地之德,是做人的根本。

借钱其实就是借信用。

钱,说白了就是私有财产。愿意借出去的人,心里一定把对方当朋友。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看似借的是钱,实则借的是彼此的友情,也借的是彼此心中自己的信用。

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这样的话:

"信用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明清时期,北京的典当行非常多,大部分典当人都是普通家庭出身。一旦家里有东西,他们就拿着东西去当铺换钱应急。

久而久之,典当商开始“信任”信誉好、信用好的人。

这些信用好的人,不需要拿出等价的物品,就可以兑换到所需的金额,甚至不需要任何抵押,仅仅靠个人信用就可以借到一千块八百块。

原因是这些人在典当商心目中的信用度很高。

说到底,借钱就是借信用。

人与银行之间有征信体系,人与人之间也有隐性征信。

借别人的东西,就好像你消费了信用卡,按期还款,你的信用是好的;逾期不还,信用就没了。

当你的信用损失达到一定数值,对方不仅会对你失望厌恶,还会把你永久拉入心底黑名单。

就像诗人莎士比亚说的,“如果你失去了你的正直,那就和敌人毁灭自己一样。”

最好不要借钱。如果你真的需要,不领情或者不付利息,你要时刻记得完成你的信用。

还钱也是还人品。

几年前,就发生过这样的悲剧。

因为徐买房,向好朋友艾借了30万。

原来,想等朋友手头宽裕的艾某以公司急需资金扩大业务为由,要求对方还款。

结果朋友一拖再拖,直到艾某亲自把他的新家大门堵上,看到他价值200多万的豪宅和高档装修,不相信他拿不出这笔钱。

矛盾愈演愈烈,艾忍无可忍,拿着刀向他们一家三口挥舞。

毫无疑问,拿刀捅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如果你当时及时还钱,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网上经常流传一句话:“最难的是什么?借钱是最难的。”

为什么?因为钱是解决生计的硬通货,从来没有人会觉得钱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愿意借钱帮助对方渡过难关的,是他的贵人。

遇到贵人,不珍惜,不欣赏,编造各种理由赖账甚至违约。这不仅是债务问题,也是个人性格的缺失。

教育家陶行知说: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完全不好。就算你有一些知识和技能,也没用。”

我深表赞同。自古以来,个人品行一直是判断一个人好坏的重要标准。

汉朝时,有个叫常艳的人,受托在自己家里存130万。结果,钱还没收齐,富翁和家人就相继离世,只剩下一个九岁的孙子活着。

孩子长大了,去常艳家做客:“爷爷叫我存三十万在你家,我现在就来取。”

面对一百万美元的诱惑,常艳仍然如实说道:“你爷爷记错了。他在我这里存了130万美元。”

相比之下,这两个故事相互竞争。后者虽然失去了眼前的利益,但他的名声却永垂不朽。

增光贤文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钱对自己和对别人一样重要。不要贪一时之利,伤了人品。

债务违约是你最大的损失。

“如果你赔钱,你输的很少;如果你失去了一个朋友,你会失去很多。”

歌德的话一针见血。

借的钱,不拖欠,好像占便宜。长此以往,吃亏的是自己。

它不仅使人养成了向别人借钱的坏习惯,而且使人丧失了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甚至因此而声名狼藉。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赵老三早年做生意向朋友借了一笔钱,承诺两年后还。临近截稿时,恰逢一个朋友突发疾病,急需用钱,就去宫里找他要欠款。

此时他生意兴隆,生活安逸,却无心还债,便叫仆人编理由打发朋友走。我一直拖到我朋友去世。

朋友去世后,他暗自庆幸,以为自己在休眠账户时还是很安心的。

谁能想到,生意上的供应商得知此事后,觉得他不诚信,行为不端,就不跟他合作了,还跟其他同行说不跟他合作了。

从此,他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生意一次又一次的下滑,邻居们都瞧不起他。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少助。”

如果你食言了,很大概率没人会帮忙。

世事难料,困难时常发生,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结账。其实你可以提前告诉他们,让对方知道怎么回事。

不要把别人当傻子,恶意违约。这样的后果只会是你欠钱,寒心。

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畅通还是不通,都是自己做出来的。

子曰:“穷贱乃人之恶。不按他们的方式得到他们,就不会去。”

意思是说,贫穷和卑微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但是如果我们不以正确的方式摆脱它们,我们将永远无法摆脱它们。

说到底,用别人的钱只能满足一时之需,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歌德   苦果   典当   贵人   说到底   债务   人品   悲剧   信用   东西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