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0岁知青报恩娶31岁寡妇,养6个孩子放弃返乡,留守大山

1974年,一位来自重庆20岁知青,为了报恩迎娶了大他11岁的寡妇,还担任起照顾6个孩子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和孩子,他放弃了返乡的机会,从此成为了四川省南江县的一名普通的农民。

从自小拿着笔杆子的高知少年到为了生存奔波于耕种的农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又是什么让他坚守在此处呢?

张志远和胡庭秀

下乡遇贵人

1972年,一位名叫张志远的重庆知青,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了四川省南江县下乡插队。

张志远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很小就埋藏着一颗爱国之心,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出一把力,所以他在学习上分外努力,以好成绩拿到了高中毕业证。

张志远一直认为知识是人最大的后盾,也是他完成梦想的“工具”,他将自己“武装”好后,一直等待着一个能够为祖国建设出力的机会。

终于在1972年,满怀热情的18岁小伙张志远迎来了这个机会,他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来到了四川省南江县。

知青生活

在张志远看来,他来到南江是来进行帮助国家进行建设的,但当真正踏足于这一片土地,才知道自己当时的想法是多么单纯。

看着大片的农田,从未干过农活的张志远一下子就陷入了沉默,因为这和他想象中的建设相差甚远,一时间,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下手,真真应了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张志远和大部分来下乡的知青一样,从未接触过农活,所以在刚开始干活的时候,先不谈任务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完成,就连每天准时完成工分都是问题。

细皮嫩肉的少年在工作的时候总是受伤,这让张志远很受打击,但非常幸运的是,张志远的邻居是一对非常好心的大哥大搜,他们生活也算不上富足,家里还有4个孩子嗷嗷待哺,但张志远还是经常能收到大哥、嫂子送来的吃食。

知青生活

雪中送炭的情谊远远高于锦上添花,张志远牢牢记着大哥大嫂对他的帮助,并且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会报答他们的照顾。

邻居大哥叫作佘林海,比张志远大了12岁,是个好心的老实人,看到来到村子里做事频频出错的少年,佘林海是将张志远当做弟弟看待的,所以他经常会教张志远实用的工作方法,对张志远的关怀备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佘林海的帮助下,张志远逐渐适应了下乡的生活,干起活来也算是有模有样,跟刚来到这里手忙脚乱的样子大不相同。

张志远对佘林海非常亲近,大有将其当做大哥的样子,对佘林海又是敬爱又是亲近,他以为这种相对安逸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可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知青生活

临终被托孤

张志远每天上工的时候,和佘林海在一块的时间是最多的,然而,有一天他上工的时候,却发现大哥佘林海并没有来工作,这让张志远有些疑惑。

佘林海家中的情况,张志远是非常清楚的,家里还有四个孩子要养活,其中最小的那个还每天得抱在怀里头吃奶,所以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佘林海是不会不来上工的。

佘林海家中出了什么事情呢?

医院

做完自己分内的工作,张志远想都不想,就朝着佘林海家中跑去,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佘林海并在家,不光如此,就连大嫂胡庭秀也不在家,张志远非常着急,一打听才知道佘林海生病去医院了。

听到这消息,张志远就像是热水里泼了一勺子热油,一下子就炸开了,他二话不说,也顾不上天色渐晚,径直朝着医院跑过去,他不知辛苦疲倦地走了几里路到医院,在看到佘林海的那一刻,瞬间眼眶就红了。

平时硬朗的汉子,这时候竟然脸色苍白虚弱地躺在白色的病房中,张志安不安地走到佘林海的身边,略微颤抖地问:“大哥,你这是怎么了?”

看到张志远,佘林海有些意外,他强撑着挤出一个笑容说:“没事,这就是感冒了,身体不舒服,过两天就好了。”张志远看到他沧桑的面容,有些质疑他说话的真实性。

似乎是看出张志远不信,佘林海还吆喝着要下床给他看看自己一点事没有,看到佘林海还有开玩笑的心思,张志远终于放下了担忧,在佘林海的劝阻下回了家。

农事繁忙,张志远每天的工作量都不轻松,加上他听信了佘林海说自己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他就经常将自己攒的一些补品送到大嫂胡庭秀家,期盼着佘林海出院。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佘林海却始终都没有回来,就算是张志远的反应再慢,这下也终于意识到佘林海的身体真的是出现了大问题,于是他也顾不上上工,直直朝着医院赶了过去。

当张志远终于赶到医院,发现当时壮硕可靠的佘林海,竟然消瘦的厉害,脸色灰败躺在病床上,看起来轻飘飘的一团,张志远来到病床边拉着他的手颤抖着说:“哥,你不是说很快就好了吗?”

医院

佘林海自知大限将至,看着身边眼睛哭的通红的少年,很是感慨,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佘林海时日无多,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最小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如果自己不行了,这真的是逼死她们。

于是,佘林海看着身边的张志远说到:“如果我不行了,希望你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帮你嫂子一把……”佘林海知道自己此时的要求非常过分,也没指望张志远会答应他。

可让佘林海震惊的是,张志远说:“哥,您放心,我答应你。”

即使大家都不愿这件事情发生,可佘林海还是救治无效去世了,从此,张志远就将胡庭秀一家当做自己的责任……

知青生活

为责任娶妻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胡庭秀也没能逃脱这句俗语的说法,佘林海去世后,凭借胡庭秀一个人照看4个孩子,那就是无形地逼死她们一家五口人,张志远虽然年纪不大,却也看得出来这个胡庭秀的艰难。

为了能够减轻一点胡庭秀的负担,张志远会经常跑到佘林海家中做一些体力活,然后将自己的粮食票等物件贴补给胡庭秀一家。

如果是一次两次这样做,大家可能会认为这个小伙子有情有义,在照顾他的大哥离世后还帮忙照看他的家属,可是,张志远经常出入胡庭秀家中帮她干活,时间长了,村子里就传出一些风言风语。

孤男寡女,一个大小伙子经常出入寡妇的家中,还将她家中最重的活计都给干了,要说没有点别的心思,谁也不相信,难道还会有帮别人养孩子的“活菩萨”不成?

知青生活

对于这些流言,张志远刚开始是不在意的,但有一次他竟然无意中听到有人说胡庭秀这个人不正派,暗暗讽刺她做事作风不好。

这话听得张志远心中窝火,他扔下手中的活就要朝对方动手,却被对方指着脑袋骂,说他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好人,邻居大哥去世后没事就朝嫂子家里头钻,行事作风也让人看不起。

眼看两个人要打起来,看热闹的人将他们拉开,同时还找来了管事的大队长,大队长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也委婉地劝张志远,如果他再继续这样下去影响不好,虽然他是好心帮忙,但是大家不这么认为。

知青生活

胡庭秀也并非是闭门不出的人,她自然也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胡庭秀非常委屈,她和张志远清清白白,根本就不存在其他关系,可张志远确实经常出入她的家门。

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胡庭秀找到了张志远,她对张志远说以后不要再来帮忙了,这样对他的名声不好,他还是个没有相亲的小伙子,名声坏了媳妇都不好找。

张志远听胡庭秀这样说,心下也是非常难受,如果他真的因为名声而对嫂子一家撒手不管,那才是真的忘恩负义,可流言蜚语也能“杀人”。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张志远对胡庭秀说了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他说:“我想娶你。”

结婚证

终留守大山

张志远的一句话把胡庭秀震得不轻,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张志远会说出这样的话,可接下来张志远的话,让胡庭秀逐渐冷静了下来,张志远说:“嫂子,我答应了大哥会好好招呼你们,可外人的说法实在太难听,我们要是结婚,以后我照顾你们就是名正言顺了。”

胡庭秀细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少年,经过了两年的锻炼,曾经的那个唇红齿白的少年,现在脸晒黑了,皮肤粗糙了,神情中也总是带着坚毅,已经毅然决然地成长为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结婚这是最好的办法,可对于张志远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所以胡庭秀拒绝了张志远,但张志远始终坚持,于是两个人在1974年的时候登记结婚了。

结婚之后,张志远知道自己要承担的是一个家庭的责任,所以他就拼了命地干活,谁也想不到当初那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青年竟然会爆发出如此庞大的能量。

砍竹子

为了能够赚更多的工分,张志远成为了那个最早上工、做完下工的人,他连一口气都不敢歇,只想要家里的孩子和对大哥的承诺,就硬着头皮朝死里干。

有一次,张志远的工作是到山里砍竹子,但因为张志远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工作,所以不小心被山间的刺扎破了脚,十指连心,这一下让张志远疼痛难忍,可张志远咬着牙,一声不吭地继续砍竹子,最后砍竹子的重量竟然是其他人两倍。

这件事情给胡庭秀带来的触动很大,张志远的付出她都一点一滴地看在眼里,晚上胡庭秀给张志远端来洗脚水,当他将脚放进水里,血液染红了一片的时候,胡庭秀被深深地打动了。

自从经历过这件事情后,张志远就和胡庭秀成为了真夫妻,并且在次年生下了一个属于他们两人的孩子,在这座没有家人的大山里,孩子的出生,第一次给了张志远温暖与归属感。

孩子们上学

后来,胡庭秀又给张志远生下了一个孩子,张志远从此一下子要养活6个孩子。

正是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张志远迎来了最让他纠结难以抉择的事情。

1978年,全国大规模的知青开始返乡,而张志远的也接到了来自家人的催促,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够回到重庆,可张志远看着眼前的一家7口,如果他走了,胡姐和孩子们又该怎么办呢?

知青返乡

胡庭秀本来就觉得张志远和自己结婚是拖累了他,所以在大规模知青都准备返乡时,胡庭秀也对张志远说:“你回到重庆去吧,我们不应该是你的拖累。”

再三考量之下,张志远写信告诉家里人他不回去了,他会好好在四川大山中履行自己曾经立下的承诺,他会好好照顾胡庭秀和6个孩子们。

张志远的决定让村子里的人都对这个少年多看一眼,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都他多了一层欣赏,所以以前那些不好的传言都张志远的实际行动中逐渐消逝了……

张志远一家

从张志远做出让人震惊的选择后,就真正成为了南江的一员,他不再思考离开这个地方,而是想尽办法让生活变得更好,作为一个读书人,张志远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就尽力将所有的孩子们都送去上学。

即使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张志远也宁愿自己受点苦受点累,将省下来的钱用作孩子们的教育基金,虽然最后孩子们没能上大学,但是他们都记着张志远的恩情,将他当做亲生父亲来孝敬。

现如今,张志远和胡庭秀还留守在大山中,但他们的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过上了父慈子孝的生活,而张志远和胡庭秀则是子孙满堂,享受着天伦之乐。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张志远用一生的经历阐述了这句诗,是当之无愧的“言语中的王者,行动中的巨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知青   南江县   孩子   重庆   寡妇   竹子   嫂子   大哥   家中   少年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