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须》|黑暗的成人童话,作者的自救之旅

谁能想到这是一本让我完完全全心碎的书。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头发颜色如胡萝卜须一般的小男孩,而“胡萝卜须”正是他的昵称;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不受宠的那个;他的父母双全,但是这样的父母还不如消失;他的家境殷实,但是父母却对他吝啬至极;他细腻聪慧,却备受愚蠢的父母重重打击;家人对他极尽讽刺与戏弄之事,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却对他展现温情。

我宁愿相信这是许多个不幸的家庭揉成的故事,而不愿相信,或许真的有一个小男孩儿面临这样的父母和家庭。然而事实告诉我,这些让人痛心的故事,来自作者真实的童年经历。作者儒勒·列那尔 (Jules Renard,1864-1910) 法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作家。他诞生在法国马延河畔的夏龙地方;两岁不到,即随家迁回故乡西特里一莱一米纳居住。他的整个童年时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他的父亲是个公共工程承包人,性情粗暴,爱挖苦人,崇拜伏尔泰,反对教会。母亲是个虔诚的宗教徒,严厉,苛刻,好体罚。他有个哥哥,叫莫里斯,还有个姐姐,叫阿茉莉。父母亲都偏爱哥哥姐姐,儒勒在家里动辄得咎,老是挨打。他起初被送到奈凡尔去上学,做寄宿生,后来到巴黎去读书;1883年中学毕业。毕业后曾做过铁路职员,家庭教师等职业。

任何细腻敏感的读者,或是有相同经历的人,都一定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压抑与难过。胡萝卜须的父亲经常在外工作,母亲在家照顾家庭,年幼时胡萝卜须有大量和母亲的共处时间。这些共处时光对胡萝卜须来说,几乎全部是灾难和折磨。


他的妈妈常常利用胡萝卜须渴望爱的心理,支使他承担家庭里一些无人愿意做的劳动,这些诸如夜晚关鸡棚、宰杀山鹑之类的吩咐让胡萝卜须恐惧,他的顺从和忍耐未曾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被家人冠上残忍、凶狠的帽子,更变本加厉的迫害他、挑剔他,言语伤害他;客人来访时,胡萝卜须要让出自己的床跟母亲同住,因为睡觉打鼾被母亲掐醒;当胡萝卜须因为母亲忘记放夜壶,夜间给门窗上锁导致尿床,母亲的教育方式是让他吃下掺有尿液的汤食……这样的恶劣行为还有很多,胡萝卜须夹缝中生存,甚至研究出了“生存之道”。即使如此,当看到母亲低声下气的向父亲要面包,父亲把面包屑大小的面包丢过去,胡萝卜须仍因为母亲被这样对待而感到愤怒。或许爱父母就是孩子的天性吧。

自以为是、造成母亲丧偶式育儿的父亲,被骄纵惯坏的哥哥姐姐,刻薄、惯用体罚的母亲,备受摧残的胡萝卜须,内心是充满愤怒的,他伤害鼹鼠、戏弄同学,学业上不肯坚持努力,面对邻居老奶奶的关怀无所适从。

我似乎懂他的愤怒,他生气自己为什么不能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如果自己冷酷、吝啬、刻薄、自私、愚蠢,是不是就不会被伤害,是不是就能和他们和谐共处?

可怜的胡萝卜须不懂,天性善良的人,即使生活磨难重重,也无法被改变。他只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这本书里的故事都很短,用语精炼,无法猜想作者写下这些内容时,内心深处是否千言万语汹涌而来,最终却因为多年压抑只留下短短数句。只希望他在写下这些故事的时候,痛苦得到释放,灵魂得到安抚。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胡萝卜   刻薄   成人   愤怒   父亲   黑暗   哥哥   童话   姐姐   父母   母亲   家庭   作者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