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监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太监又名宦官,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汉书》、《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群体,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而太监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与阉宦无关。宋、元官署以"大监"为主官者境桨不少,明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由阉人担任,主官以下宦官,无太监之名。清始以太监加诸所有宦官,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古代宫廷里受过宫刑的寺整连热人便是宦官。

提到太监就不得不提及太监阉割蛋蛋的故事,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

清朝改革了明代臃肿的太监机构,并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宫规宫法,将明崇祯末年的8万多太监,削减为8000人。清朝太监的等级极其严格,清朝宫廷内设有管理太监的机构称"敬事房",又谓"宫殿监办事处"。

清末太监口述亲身经历“被阁割人上身穿短衣,下身赤体,仰卧于手术床上,四肢紧缚,房枪上垂下一条线绳,将被割物紧紧缚住”。“刀儿匠”乘被阁人分神之际,“用右手掌握住刀(半圆形三寸长的月牙刀),左手向被割处一握,一制间便将割物割下,乘被阁人昏厥,立即进行“拴筋” 将被割处筋住,使之缩不回去,倘若缩去,人即死亡。

说到太监,想必各位觉得男同志才能获此殊荣,可历史上却有着女太监的存在。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后宫的事。所以绝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为了防止颇有精力的太监在后宫中乱来,就有了女太监,也称之为“女官”。汉代著名才女、宋代女进士妙玉、唐代女校书薛涛和明代女能人万贵,都曾是宫中的女太监。女性官员的存在由来已久。在记载3000年前周朝礼仪制度的《周礼》中,有一节叫做“女史”,作为女官又怕皇帝与其乱来,就为女官们也想出了一套净身的办法。

女官的净身过程可谓十分残忍,把人绑在柱子上先喝下一碗迷药,等迷药生效,便用棍子击打小腹,用麻绳拧紧子宫后,它会因缺血和坏死而自然脱落,将伤口用草木灰止血包扎后,伤势好转便上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周礼   太监   刀儿   阉人   宦官   先秦   宫中   明代   清朝   宫廷   不为人知   秘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