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两城的现状截然相反,一个正快速恢复,一个迎来冲击

我国各地的口罩防控逐步放开,这也使我国各大城市迅速出现了一大批“沸阳阳、懒阳阳”。我们的朋友圈也被“我中招了”“谁家有药”等刷屏了,身边的亲戚朋友也几乎无一幸免。就这样在猝不及防的病毒速度攻击下,我们毫无准备的阳了一片。

而如此大数量、大范围的“阳了个阳”,也会使一个城市的经济方面、医疗方面、人民的生活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我国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城市,北京和上海,目前现状截然相反!

一、北京已经逐步恢复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常住人口基数庞大,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2188万人左右,所以开放后“阳”的人数也在蹿升。遭受新冠病毒倒下的人也是一批接一批,不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网上还有人开玩笑的说现在还有两种人没中招,一种是超级宅男宅女,几乎不出门;还有一种就是“天选打工人”,全公司都中招就剩那么一个人没事。

在12月份初期,国家决定放开,紧接着一个礼拜的时间,在12月份中旬北京感染的人数便达到了峰值。而之前专家说的,会有大部分人是无症状感染状态,事实证明并不如此,几乎所有人或重或轻都有一些症状,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所以在医疗方面,北京大大小小的医院也是面临着重重考验。在12月11日仅当天,北京全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就达2.2万人,是平常的16倍。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使一线医护的压力骤增。

不少医务人员因感染新冠只能被迫离岗,这导致医院人手紧缺,不止是发热门诊,常规诊疗也承受巨大压力。这些医生护士也在不断的高负荷运转。

短时间内大批人变阳,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街道上、商场里的人也是非常少,很多商家也都关门歇业,公司上班的也不剩几个,快递、外卖行业也一度瘫痪无人配送。不过艰难时期还是比较短暂的,毕竟经济主力大部分是年轻人、中年人,体质一般都不错,一个礼拜基本上都恢复的差不多了。

目前北京的状态已经逐步恢复如初,各行各业也开始逐步开张,街上的人流车辆又开始增多,大街小巷也开始有了活力。北京的地铁客流量也开始强势反弹,12月23日当天全天发送超过400万人人次,达到近半个月来的新高。医疗方面也在不断改善和各种措施中得到了缓解,对病人有了更加及时的救治。

二、上海迎来冲击

北京的状态开始回归正轨,而反观上海,却截然相反,正在面临冲击。上海在今年的上半年,已经经历一次封城,疫情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在国家开放之后,上海所受的疫情影响并不是很大,感染人数并不像北京等城市扩展的那么迅速。

另外上海放开的并不是那么彻底,还是有所控制,所以传播速度减慢,这样一来医疗等方面的压力也能有所减缓。不过尽管如此,上海还是会迎来高峰期,有专家预测,在元旦之后上海会迎来大爆发。

而现在从乘坐地铁的人流数据来说,上海的地铁乘坐人数已经在12月25日开始就已经大幅度减少,达到新低点。所以可能现在的上海就已经开始爆发了。

另外医院就医人数也开始增多,发热门诊门口排长队就医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仅仅是海仁济医院东院公布的数据,在12月24日当天,发热门诊就接诊867人。排队时间长达6、7个小时之久。而按照北京发展的趋势来看,上海也马上要经历疫情高峰期达到峰值,后再逐步放缓恢复。

三、依旧要加强防护

放开之后,身边的人也都阳的七七八八了,可能很多人以为可以放松了。而我们大家还是要时刻保持警惕,目前有很多人,好了之后因劳累、受寒、剧烈运动都有再次复阳的症状发生。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尽量的多休息,把身体养好。另外也有一些人,感染了第二次、第三次。所以我们依旧要小心,加强防护。

小结:

此次放开,就诊的多是老人,所以新冠对老人身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老人的抵抗力差一些,很多有基础病的老人都会因此病情加重。放开的结果并没有专家所说的,或者我们预想的那么乐观。对于年轻人来说感染毒株症状也要比感冒的症状严重很多。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懈怠,争取降低自己再次感染的几率。

对于此次放开,你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峰值   中招   疫情   北京   上海   门诊   症状   地铁   当天   现状   很大   人数   老人   快速   医疗   医院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