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有种·非凡南繁 - 打造荔枝种业“芯”片 海南选育出11份特早熟优良株系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展示了打造农业强国的信心与决心,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先后有60多万人次南繁科研工作者从全国各地不约而同来到海南,利用海南优越条件和丰富热带种质资源,开展作物种子繁育、制种、加代等科研活动。他们,用青春、智慧、汗水繁育出一批批优良种子。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近3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70%以上经历了南繁加代和选育,覆盖物种达40多种。南繁不仅托起中国饭碗的坚实底座,还在精神高地上立起丰碑。

为展现一代代南繁人薪火相传,持续接力托举中国饭碗的非凡历程,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果然有种·非凡南繁”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5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如何改变海南荔枝品种结构单一、产期集中、销售压力大问题?记者从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获悉,海南正收集荔枝种质资源,并开展早熟、优质、丰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荔枝品种选育。目前,已选出11份特早熟株系,并在海口、陵水等5个市县试种。

海南是我国荔枝生产的最南端产区,也是我国荔枝最早上市的区域,荔枝产业是海南重点发展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之一。相同的品种,海南荔枝果实成熟时间比广东、广西等产区要早15天至30天。但海南荔枝品种结构比较单一,妃子笑占90%,白糖罂、紫娘喜、无核荔等只占10%。妃子笑、白糖罂大量集中在每年5月上市。

“海南的气候决定了早熟是其特点,如何更好地发挥海南荔枝的早熟优势,是海南荔枝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在1月5日下午举行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领袖峰会上,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正恩说。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雷州半岛等产区的荔枝成熟期提前,从而削弱海南荔枝的竞争力。再加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早熟荔枝的成熟期与海南省荔枝产期相似,这对海南早熟荔枝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因此,开展早熟、优质、丰产、稳定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荔枝品种选育,是调整海南省荔枝品种结构、充分发挥早熟区位优势的重要措施。

1月5日,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领袖峰会上,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正恩介绍海南荔枝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及创新利用情况。记者 利声富 摄

海南作为热带水果种业汇聚地,还承担着热带水果育种的担当和使命。为此,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部门正开展荔枝种质资源收集,并创新利用。在澄迈等地设立海南原生荔枝资源圃、荔枝种质资源保护海南创新基地等。目前,已在全岛范围内观察记录优异和特异荔枝资源600份,保存资源400余份。

黄正恩说,海南在30年的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中,主要收集早熟特早熟荔枝资源、海南原生荔枝资源。目前,海南荔枝种质资源圃保存荔枝核心种质364份,其中特早熟系列25份、大果型系列31份、青皮系列6份、焦核或无核系列10份。

据介绍,海南热带水果育种已从农民自选转变为分子育种阶段。开展特早熟荔枝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海南共保存特早熟荔枝种质资源25份,成熟期比妃子笑提前30天以上。目前,已筛选出“早桂1号”、“楠西早生”、“桂早荔”等11份特早熟优良株系。

“根据全国荔枝产业发展要求,海南需培育出特早熟、易成花、好管理、优质、丰产、稳产的荔枝新品种。”黄正恩说。目前,海南已在海口、澄迈、琼海、万宁、陵水等地建设5个新品种区域性试验基地,面积380亩,为海南荔枝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打下良好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这些通过实生选种的荔枝不仅在海南落地生根,也在广东、广西等国内其他荔枝产区有着良好适应度,体现了海南有着成熟的热带水果育种创新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海南   澄迈   荔枝   海南省   优良   种质   成熟期   产区   新品种   饭碗   热带   非凡   水果   品种   农业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