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放射科工作量超4倍,超声科量超5成,辅助科室晚班不停歇

随着新冠感染及重症人数的增长,湖南省人民医院一院三区所有病区全部开放收治新冠患者,不分内、外、妇、儿,全员投入战疫。与此同时,放射科、超声科等医技科室在工作量显著增加、工作人员因病减员的两难情况下,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助力临床确保了新冠感染患者救治工作的开展。

△放射二部技师王石胜感染后一直坚守岗位,嗓子不舒服仍耐心与患者沟通。

日检千余人次放射人展现担当与守护

2022年12月以来,随着社会面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病毒性肺炎”“白肺”等话题持续登上热搜,由于肺部CT对于新冠高危人群是重要的评估手段,放射科的工作是此轮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医务人员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工作量也大幅增加,仅CT检查,放射一、三部当日量高达1300多人次,晚夜班检查量多达200人次左右;放射二部的工作量也达到平时的3~4倍,晚夜班检查量突破160人次。

△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放射科护理人员要兼顾几个岗位的工作。

面对工作量和工作人员“一增一减”的情况,放射科24小时开放,机器设备连轴转,合理分流安排患者,各检查机房通力合作,根据情况弹性派班。全科上下齐心协力,恪守职责,全力配合医疗救治工作。

△技师长黄锋忍着新冠带来的身体不适和手指肌腱断裂带来的疼痛坚守岗位。

期间,刘鹏主任高烧稍退就立即返岗,但他却要求其他感染的同事尽可能多休息;贺亚琼、谢安副主任坚守岗位、参与轮值晚夜班;宾锋利与谭显政两位总住院忍着身体不适,协助科主任安排工作,随时优化工作时间及人员安排;技师长黄锋既要忍受新冠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要忍受左手小拇指肌腱断裂带来的疼痛,科里随时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其他各级医生也奋勇争先,即使身体并未完全康复,都主动申请上班。

△放射科主任刘鹏高热稍降就立即返岗。

技师刘博煜和杨健分别在放射一部及三部担任技术组总住院,两人相互协调配合,让两院区的工作井然有序;技术组全蕾芬是科室为数不多暂未被感染的技师,所以加班最多;放射三部技师邓立高烧39.6度,知道科室人员紧张,他没有声张,而是默默地坚持上完当天的夜班;放射二部医师李继荣因劳累诱发心肌炎,住院期间还在牵挂科室和同事;放射二部技师王石胜感染后一直坚守岗位,嗓子都快说不出话来,仍耐心与患者沟通。

住培医师、研究生们与老师们一道坚守阵地,在特殊时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护理人员也紧跟科室脚步,在人员锐减时,只能一人负责多个岗位,来回奔波。

床旁超声量增长近五成,累到旧疾复发差点虚脱仍坚守

“超声检查尤其是床旁超声检查的量比之前增加了不少,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基本都被感染了”,超声科主任龙湘党表示,由于新冠感染患者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增加,三院区床旁超声检查的人次和检查部位都大幅增加,工作量较之前增长了近50%。为此,科室积极调配机器,增加床旁超声工作人员,以满足临床及患者的需求。而科室工作人员都只在症状最严重的时候休息几天,一旦不适缓解就立即回到工作岗位。

△床旁超声检查人次和部位均大幅增长,超声科调配机器和人员积极应对。

超声二部工作人员感染相对集中,减员最严重的时候,仅有危安主任和2名年轻医生能够上班。于是,危安连续上了15天长白班,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就连中午都不能休息;2名年轻医生则负责夜班和床旁超声,辛苦程度可想而知。长时间的劳累导致危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复发,她每天绑着腰带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坚忍为年轻医生树立了榜样。

超声一部赵康主任医师感染后坚持上班,直到浑身大汗淋漓、差点虚脱,才回家休息了一天半的时间,便重返工作岗位。

超声一部彭泽芳医师感染后自觉能够承受,就每天坚持上班,一天都没休息……

△超声一部赵康主任医师阳了以后忍着不适坚守岗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院各个部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医、技、护等各岗位人员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为患者保驾护航!

文图/通讯员梁辉 谢安 石慧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放射科   超声   工作量   科室   肌腱   晚班   夜班   技师   不适   患者   岗位   工作人员   身体   医生   人员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