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柳书院“少爷”与写信女孩:我们应如何理解人生与世界之于自身的定义?

□姜翰宸(山西大学)

岁末将至,人们又度过了被疫情困扰的一年,而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可能已经成为这三年我们“向外看”的主基调。伴随着疫情封控迎来的转机,大家仿佛在迷雾将散之际,看到了久违的自由与光明。互联网放大了此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同感想,在我看来,这或许是“万柳书院“出圈”、”少爷“一夜爆火以及后续“手写信”事件引起舆论热潮的深层原因。

一位高中生在短视频平台发了一个在家打篮球的运镜变装视频,看似平平无奇,但“北京万柳书院”的坐标与点开主页后“101中学”的标签让该视频引爆全网,背后一幅网传“齐白石真迹”更是引发围观。超高点赞量与数万评论齐叫“少爷”并自称“老奴”,让很多人感叹的同时,也营造出一起自嘲、欢声笑语的气氛。

可事件的发展则不再是一笑了之那么简单。一些网友在视频下方的评论让人揪心又深感共鸣,仇富嫉富的言论也逐渐四起,还有人讨论“他到底算不算很有钱”之类先前仿佛绝不会谈起的问题。伴随视频的初衷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下愈加复杂,视频创作者本人,也就是那位“喻少”发文回应:自己并非炫富也并没想到成为了舆论焦点,还分享了自己小时“常盼望父母陪伴”的心声,最后希望大家理性玩梗。言语措辞间我们看到了他的高素养、与作为一名高中生突然被网友围观的真实反应,也算是真诚而有力地回击了此前一些不怀好意的言论。

然而此后,又一则“22岁女生手写告白信”将该事件推到舆论浪尖,只不过这次的回应不再是先前“老奴”式的自嘲,更多是网友们尴尬与不解,甚至“群起而攻之”的嘲讽。而正是这一次的风波,引发了人们事后激烈的探讨,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手写信”的仪式感、字里行间似乎“过火”的赞美、自称“了解”而对其个人品性的揣测……一切的一切仿佛都与“22岁”的年龄不相吻合。此时再回看最开始评论区那一声声“少爷”与“老奴”,以及带着人身攻击的仇富言论,我想,这又何尝不是那封手写信的延伸与异变?

延伸,是那看到优渥家境后想当然的甘居人下;异变,则是想到天生物质差距后的无力抱怨。不知从何时起,人们眼前的世界变丰富了,内心的世界却匮乏了。伴随信息传递的加快,的确有更多人意识到,人与人不可能永远平等,但是所以呢?家世差距就要从一而终贯穿人生吗?奋斗在投胎面前就注定要贬值吗?金钱就一定是尊严的前提吗?

出生是起点,死亡是终点,所有人生命的跑道都绝对公平;但那些你努力拼搏的日夜、你不求成功但求无悔的付出、你在进退中徘徊最后遵从内心的决定……跑过人生路时独一无二的姿态,才是你最该在意的东西。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看似命中注定,可表演时的态度,却全是自己的选择。“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愿大家未来历尽千帆,还记得这篇《送东阳马生序》,与后世几辈青年为中国人挺起的脊梁。

新的一年,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这个事件会被很快淡忘,而你也要继续前进。那些我们决定、并付诸行动去看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优渥   齐白石   少爷   书院   东阳   人生   世界   疫情   先前   舆论   差距   定义   言论   事件   女孩   网友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