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探索,世界航天星光璀璨丨进击的2022

2022年,世界航天航空星光璀璨,太空大片接连上演,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迎新春过大年、中国天宫课堂继续在空间站开讲,梦天实验舱演绎“太空转身”,中国空间站“最后一块积木”完美拼接。

“嫦娥石”叩开了月球探秘的新篇章,逐日的“夸父一号”则开启了探索太阳的新时期。人类首次行星防御实验成功避免了小行星“来访”,韦伯望远镜传来了宇宙婴儿时期的高清照片.....

随着“月球门户”空间站建设的开启,各国亦对火星探索纷纷布局。可以预见,今年取得的这些进展只是开端,人类探索星辰大海的脚步从未停歇。

一、中国“天宫”空间站闪耀太空

“天宫”空间站

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超级大年”,神舟十四号、神州十五号乘组6名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开启了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伴随着中国空间站的第二个实验舱——梦天实验舱抵达太空,完成“太空转身”,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组成“T”字基本构型,三舱在太空形成“长期组合”。

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天宫空间站将成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三舱部署的多个实验柜,可在四大领域展开上千项科学实验。

二、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

嫦娥石

2022年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宣布,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研究人员统计了14万个月球样品颗粒,最后在月球样品的玄武岩碎屑中发现了这种新的磷酸盐矿物——“嫦娥石”。

三、“夸父一号”开启太阳观测新时代

夸父一号

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对太阳的探测之旅。该卫星主要用于研究“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起源、相互作用和彼此关联,也为灾害性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支持。

作为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的出现将填补我国在太阳探测专用卫星方面的空白,实现我国太阳卫星探测跨越式突破。

四、中外天文学家公布首张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

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

北京时间2022年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正式发布了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Sgr A*)的首张照片。

这是EHT合作组织继2019年发布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捕获了位于更遥远星系M87中央黑洞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前,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银河系中心黑洞的发现”,如今EHT发布的照片提供了该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

五、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首批全彩深空照片公布

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全彩色照片

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全彩色照片。这幅图像是迄今为止最深、最详细的宇宙红外视图,包含了来自数十亿年前的星系反射光。

除此之外,韦伯太空望远镜此批拍摄的图像还包括船底座星云、WASP-96b、南环星云和斯蒂芬五重星系。韦伯望远镜花费总额已经高达百亿美元,人类有望通过它看到宇宙婴儿时期的样子。

六、祝融号火星车首次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

祝融号火星车

5月11日,《科学·进展》发表一项关于火星水活动的重要研究成果。基于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我国科研人员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一种形貌上类似沉积岩的板状亮色岩石,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板状亮色岩石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这标志着祝融号国际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

七、人类进行首次太空防御实验

行星防御计划

天文学界一般将距离地球2亿公里的小行星视为近地小行星,认为它们与地球存在碰撞的风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月11日宣布,在9月进行的测试中,“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成功碰撞目标小行星,并改变其原有运行轨道。据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意识地改变天体运动轨迹,也被认为是保卫地球免受行星撞击的分水岭时刻。

八、中国“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中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为人类探索远距离量子通信提供了新平台。2012年,中国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余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10年后,他们成功实现突破,创造了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的新世界纪录,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实现远距离量子态传输,是构建量子通信网的重要途径。但在实现过程中,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和品质会受到信道损耗、消相干等因素影响,如何突破传输距离限制,一直是国际量子通信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九、猎鹰九号火箭实现单枚火箭第15次复用

猎鹰9号

猎鹰9号是世界上第一款轨道级可重复使用火箭。可重用性使SpaceX能够重新使用火箭最昂贵的部件,从而降低了进入太空的成本。12月18日,SpaceX使用猎鹰9号B1058.15发射第66批54颗星链卫星,海上回收芯一级,达成创纪录的15次复用。猎鹰9号火箭B1058的第一级成为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火箭中复用次数最多的火箭。猎鹰九号B1058,于2020年5月30日首次亮相,发射SpaceX公司的首次载人任务。

封面新闻编辑 黎文强 王蕾整合 图片据视觉中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韦伯   火星   猎鹰   空间站   量子   矿物   月球   中国   璀璨   航天   太空   星光   太阳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