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易耀彩回乡祭祖,见守家22年张凤娥,范景阳:你就是我亲姐姐

#2022生机大会#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0年10月,开国上将易耀彩在北京病逝。在悼念仪式上,社会各界人士与革命战友禁不住泪洒当场,啼哭声不断。突然,一名身材消瘦、皮肤黝黑的老妇人步履蹒跚地走进灵堂。

“弟弟,我来送你最后一程了!”

她的一声高呼,却令在场人疑惑不解。因为易耀彩是家中独子,从未听说过有哥姐。不过,这位老妇人也确实不是易耀彩的亲姐姐,而是他的童养媳——张凤娥

易耀彩

可是,两人只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们分别已经整整22年的时间,直至易耀彩在建国后携妻子回乡探亲,才得以与对方重逢,此后作为一家人生活。

易耀彩为何会与张凤娥分离?又为什么能在相认后,将作为童养媳的张凤娥接回家中?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坎坷过往呢?

这所有问题的来源,都要从易耀彩小时候说起!

同为苦命人,相互陪伴

图源网络

“耀彩,这是张凤娥,以后做‘姐姐’来照顾你,你们要好好相处,多增进下感情啊!”

这天,十岁的易耀彩被父母领进门的陌生姑娘有了第一次初见,但是,不谙世事的他并不知道所谓的“姐姐”就是“童养媳”,只是顺从父母的意思,兴奋地迎接家里的新成员。

其实,因为战乱不断,不少人流离失所,过上了流浪的日子。其中不乏有一些与家人走散的女孩,因为一些原因,最后沦落成“童养媳”,而张凤娥的身世更加凄惨。

图源网络

原本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体贴,一家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由于军阀横行霸道,死伤无数,她的家乡很快蔓延起瘟疫,当地人四处流亡,他们一家人也加入逃难的队伍中。

然而,张凤娥预料不到,这场天灾人祸,直接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当时,她跟随父母来到江西地界,却在一次讨饭后,不幸与家人走散。

图源网络

张凤娥无助地走上大街上,大声呼唤着父母,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天越来越黑,饥寒交迫的她重重地倒在地面上。再次醒来时,眼前却是一张妇人的脸。

“姑娘,你是不是找不到家人了?跟我走吧,我给你找个好去处,保证你有吃有喝,不用再受苦。”

老妇人说完,还递给张凤娥一张大饼。她颤颤巍巍地接过,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而后答应跟对方离开。

图源网络

虽然张凤娥想过继续寻找父母,但到处都是兵荒马乱,她孤身一人,只能暂时找个庇护之所。不过,原以为老妇人是给自己提供做工的好心人,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是专干售卖“童养媳”的“媒婆”。

当看到一群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女孩们挤在房间角落中瑟瑟发抖,张凤娥顿生不好的直觉,转身就跑,却被老妇人抓住,扔在墙根。

图源网络

随后,对方撕下伪善的嘴脸,恶狠狠地说:“小妮子,吃了我的饼,你就得报答我。再说了,等把你卖了,我拿到钱,你也有个吃住的地方,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凤娥听说过“童养媳”的悲惨经历,心有余悸,但是,几次逃跑都被抓了回来,她不得不认命。不过,或许是上天眷顾,让她遇到易耀彩一家。

1916年,易耀彩在江西泰和的一处农庄中出生,因为是家中独子,自然被父母寄予厚望。那时,易家父母起早贪黑,攒钱送他上学。

图源网络

只要对易耀彩有利的事情,父母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因此,在听说庄子上来了一些“童养媳”后,他们萌生出给儿子挑选一个的想法。

其实,易家父母并非不怀好意,而是家穷,担心易耀彩长大后无力娶妻,再加上希望能多一个人照顾儿子。另外,庄子上的穷苦人家也都是这样打算的,他们也只是“随大流”而已。

很快,在“媒婆”的带领下,易家父母挑选出张凤娥,并将其带回家中,这才有了上文中的一幕。为了不给易耀彩造成压力,他们谎称是领养的“姐姐”

图源网络

就这样四个人组成新的一家。易家父母的真心相待,让张凤娥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最后完全认命。她不但会照顾易耀彩,而且做起家务和农活儿来更是得心应手。

那段时间虽然艰苦,但对易家的每个人而言,却是最圆满、温馨的日子。然而,随着战争的蔓延,他们平静的生活也被彻底打破。

参加革命,生离死别

图源网络

1928年,随着井冈山会师的步伐,江西各地的红军部队呈“星星之火”的势态,向当地百姓宣传革命思想。而易耀彩的村子,也来了一支红军部队。

当时的他辍学在家,几乎每天都会聆听红军战士的演讲,逐渐被共产主义理念中宣传的“创建一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吸引。

“爸,妈,我要参军!”

易耀彩

易耀彩鼓起勇气向父母说出心中想法,但他没想到,向来敦厚老实的易家父母却毫不犹豫地答应,还说:“你作为男儿,应有这样的志气,说不定等战争胜利,咱们真的能翻身做主,改变命运呢!”

有了父母的支持,易耀彩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但是,红军干部们见他年龄尚小,只能把他暂时安排在儿童团中。

图源网络

不过,易耀彩凭借着胆大心细,在游击斗争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其革命理念也越发坚定。1934年,他已经发展成一名正式的红军战士,跟随队伍,在反“围剿”斗争中表现优异,深受上级的重视。

右一易耀彩

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疯狂的“围剿”作战计划,在武器装备的巨大悬殊下,我军为了保存革命火种,不得不开始长征。而易耀彩也决心要跟随队伍的步伐,一同北上。出发前,他回家与父母告别。

虽然易家父母担心儿子的生命安危,但也清楚国家存亡之际,没有大家的和平,哪里来小家的安稳。不过,他们在最后,向易耀彩提出一个要求。

图源网络

“我们支持你参加革命,但是你也要为我们考虑,抓紧圆房。万一你有个闪失,易家还能留下一个血脉。”

听见父母的劝说,易耀彩的心中却充满抗拒。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早就意识到张凤娥并非是“姐姐”,而是自己的未来媳妇,但是,常年以“姐弟”相称,让他心中的亲情躲过其他感情。

易耀彩

“父亲,母亲,在我心里,张凤娥是我的姐姐。就算你们真想让我们成为夫妻,也要给一段时间转变情感,这件事等以后再说吧!”

易耀彩执意坚持,易家父母也只能作罢。与父母告别完,他又找到张凤娥,嘱咐道:“我这一走,不知归期。倘若你有好的去处,离开这里也无妨,到时候我会写信劝说父母同意……”

因为在红军队伍中接受到新思想的教育,易耀彩深知“童养媳”的弊端,有意放张凤娥离开。但是,他话没说完,就被张凤娥开口打断。

图源网络

“我既然来了这里,就已经认命。你放心地参加革命吧,我会将家里与父母都照顾妥当的!”

张凤娥的这句承诺,令易耀彩感动不已。他深深地向家人鞠躬后,追赶上革命的道路。这一别再团聚,却已经是物是人非。

在长征的道路上,易耀彩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在湘江战役中,他所在的红八军团誓死拼搏,伤亡惨重。泸定桥中,他用一块木板以身涉险,成功渡过汹涌澎湃的大渡河。

图源网络

那时,表现出众的易耀彩在红军中的职位不断晋升,但权力越大,意味着责任也越来越重。他面临着几次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

在过草地时,易耀彩为保护战士们的身体,经常将自己的口粮节省下来。但是,他的身体却逐渐体力不支,再加上蚊虫叮咬,终于失去意识,重重倒下。

在部队医生的检查下,确定易耀彩患上严重的疟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他恐怕命不久矣。但是,队伍中本就缺少物资,又身处一望无际的草原,医生与众人束手无策。

图源网络

突然,一位老干部站了出来,扯下腰间的牛皮带,说:“把这个切下煮一锅汤,让易耀彩同志喝下,应该能管用。”

医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同意了老干部的安排。易耀彩喝完汤后,身体上的不适症状全然消失,很快便苏醒过来。当他得知是老干部救了自己一命后,急匆匆地道谢。

“你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一旦你倒下,这支听你指挥的队伍也就垮了,到时候得不偿失。”

图源网络

听了老干部的话,易耀彩受益良多。在剩下的长征道路中,他在保证自己身体状况的前提下,不遗余力地帮助其他战士们,最终都有惊无险地坚持了下来。

就是因为红军队伍经历过千锤百炼,才能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出巨大潜力。而易耀彩在抗日与解放战争中,利用绝佳的军事能力,给予敌人重创,一度升任冀察军区参谋长。

可是,他在为大义冲锋陷阵的时间里,家中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弟弟归来,物是人非

图源网络

因为易耀彩在战场上的威名越来越大,国民党反动派瞅上了他的家人。在特务的阴谋诡计下,易家父母先后丧命,而张凤娥勉强逃过一劫后,躲在深山老林里不敢出来。

当时,张凤娥曾经给易耀彩写信,但随着我军部队的战地转移,根本送不到信。而易耀彩也尝试过与家人联系,可是都无果而终。

后来,抗战胜利,张凤娥才回到已经满目疮痍的老家,不少幸存下来的邻居劝说:“易家家破人亡,说不定易耀彩也战死沙场了。你还是早日改嫁,另谋他路吧!”

图源网络

因为她与易耀彩之间并未举行过结婚仪式,所以在严格意义上来讲都算不得夫妻。但是,令众人想不明白的是,她还是执意留在易家,甚至还修缮起房屋来。

张凤娥并非是想不开,而是太过在意易家的抚养之恩。在她看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还与易耀彩作出约定,她不能忘恩负义地离去。

在孤寂的等待中,张凤娥每年都会祭拜易家父母。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易耀彩是否存活的希望也愈加渺茫,她甚至都做好了一个人老死的打算。

左一易耀彩

然而,在1957年,待在家中的张凤娥听到家门外传来的呼唤。她走出门,看到一名穿着军装的中年人站在门口,仔细端详后欣喜地喊了出来:“易耀彩?弟弟,真的是你吗?”

“是我,凤娥姐。没想到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期盼几十载的愿望终于成真,但是张凤娥却不敢上前拥抱。因为易耀彩已经有了妻子范景阳,他们在抗战时期结识,是一对历经艰难、感情深厚的革命夫妻。

易耀彩与范景阳

在张凤娥的带领下,易耀彩见到了黄土埋骨的父母。虽然是天人永隔,但一家人终于团聚。

在之后的聊天中,易耀彩得知张凤娥为等候自己归来而多年未婚,心中充满了歉意,而善解人意的妻子范景阳见状,提出建议:“让凤娥姐跟我们住在一起吧,以后我们仍然是一家人,我当她是我的亲姐姐。”

范景阳

可是,张凤娥却极力拒绝,说:“我在乡下住惯了,去城里反而不习惯。既然弟弟安好,我的心愿已了,以后一个人也能生活得很好,你们不必为我担心。”

易耀彩见状,只得同意,但在临走前,他拜托村里干部照顾好张凤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往老家寄钱,让张凤娥能够衣食无忧。

虽然再无成为夫妻的可能性,但易耀彩与张凤娥的姐弟之情却令人动容。因此,在易耀彩去世后,范景阳才会邀请张凤娥送丈夫最后一程。

易耀彩与家人

值得一提的是,张凤娥去世后,与易耀彩的一半骨灰同穴而葬。范景阳解释道:“丈夫临终前留下遗嘱,说既然不能与姐姐张凤娥同衾,那就死后同穴,我也同意他的想法,算是全了两人心底的遗憾。”

后记

易耀彩的雕像

在抗争岁月中,像易耀彩拥有这样遗憾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为革命斗争做出巨大牺牲,连家人去世都不能看望最后一面。正因为这些人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迎来新中国的成立,享受当下繁荣的生活。

革命先辈们值得被永世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姐姐   童养媳   都会   家父   回乡   红军   家人   队伍   父母   夫妻   网络   范景阳   张凤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