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做客女婿家,提起埋家乡一位烈士名字,女婿吃惊:那是我爷爷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4年,岳父程如松从湖北赶到河南新县看望自己的女儿。一看到岳父进门,女婿高定新笑着搓搓手说:“岳父,你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

晚上吃完饭,高定新陪着程如松老人喝点酒,聊聊天。突然,程如松提到了家乡烈士陵园的事,说:“那里好像埋着一个叫高德福,也是你们河南的。”

高定新一听十分吃惊,说:“那是我的爷爷,我们家找了他很多年了。”

那么,为什么高定新的爷爷会被埋在湖北,当年发生了什么?这个陵园背后感人的故事是什么?

守墓老人,多年如一

程如松是来自湖北红安县,红安县被誉为“中国将军第一县”。虽然这里是一个小县城,但从这里走出了红四军等红军主力。

程如松所讲的是当年姜家岗附近的一处红军墓地,这处墓地能够保留下来,离不开姜老汉的努力。

姜能山老人作为守墓人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黄麻地区的革命,但是他很敬佩革命先烈们。

此外,姜能山的父亲也是一位光荣的红军战士,为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姜能山没有见过父亲一面,因为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在战斗中牺牲了。

姜能山是一个遗腹子,他的母亲听到丈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瞬间泪流满面,后面决定一定要保住丈夫的血脉。

他母亲强压着悲痛振作起来,几个月后姜能山呱呱落地,她觉得日子有了盼头,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拉扯长大成人。

小时候,姜能山靠着母亲的肩膀,认真地听母亲讲父亲的故事,将红军革命的故事。

随着长大,姜能山也终于理解母亲提到红军时爱戴的目光,他对红军也很敬佩。

在姜家岗后山有一处红军墓地,受红军故事熏陶的姜能山常常跑过来,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

这处墓地埋葬着七十三位烈士的遗体,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来照料,像驱赶一些乱跑进来的小动物等。

雨打风吹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很多墓碑已经破旧不堪,原本上面还能看到烈士的名字,到后面也只能知道两位烈士的名字。

两位烈士其中一位便是高定新的爷爷高德福,另一位烈士的故事没有流传下来,也就无从知晓了。

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守护烈士的墓地,可能会消逝在历史的洪流当中,因为红军墓地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时候,姜能山勇敢地站了出来,坚定地说:“我要守护好这些烈士的墓碑,不能让他们成为孤魂,让他们可以安息。”

早在50年代时,姜能山便开始在烈士墓碑附近种上松柏,可惜的是二十多棵树最后被人偷伐,到现在只剩下了六棵。

姜能山只要有空便会来到这里,除去新长上来的杂草,清理坟上的枯枝落叶。

每年黄麻起义纪念日和清明节到来,姜能山必定带着白酒和饭菜,到这里祭拜为革命牺牲的烈士。

姜能山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这个愿望在1962年终于实现了,后来他成为了村支书。

70年代,姜能山发现村民来到红军墓地附近,要开垦土地种植茶叶,几个人已经挖了一小片了。

姜能山紧跑慢跑地赶到,叫停几个村民手里的动作,气愤地给他们讲道理说:“这是英雄的墓地,你们怎么能乱挖,不要让烈士们心寒,大家要做的是守护好他们。”

说服了这一波人,可难免还会有其他人打这块墓地的主意。姜能山便带着口粮和帐篷住在了这附近,一听到动静就赶紧阻止他们。

多次的劝阻之后,姜能山终于护住了这里,但是墓地前面的土也被挖得不成样子。

姜能山看不过去,自己拿着推车到别的山里挖土,把墓地恢复地比原来还要好,在七十三墓后面认真地修缮了坟包。

担任村支书时,姜能山处理好村里的大小事情,去得最多的就是红军墓地。

后来,姜能山不再担任村支书后,便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墓地,有的村民还笑嘻嘻地调侃他说:“这墓地都快成你的家,你真是比待自个家亲。”

村里人一开始都不太能理解姜能山的做法,开口劝他:“都守了那么多年够了,别守了。”

姜能山没有丝毫的犹豫,严肃地回答他们:“这些人都是英雄,我们应该记住他们,为他们守墓是我的责任与义务。”

英雄忠骨,埋葬红安

在1994年,程如松老人来到河南新县,和女婿闲聊的时候,没想到帮助高德福烈士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高定新的妻子知道父亲要来,早早地就为父亲准备饭菜,想着父亲大老远的来一定要照顾他。

过了没多久,程如松手里面提着不少的礼物,想着闺女远嫁自己来看一趟也不容易,下一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便挑些好的带来。

一进家门,女儿开心地笑着说:“爸,您终于来了,快坐下来歇歇,马上吃点热腾腾的饭。”

女婿高定新走过来接着岳父手里的东西,掂起来沉甸甸想着老人很辛苦,有些心疼地说:“您来就来还带这么多礼物干啥,快坐那歇歇。”

晚上一家人坐那吃着饭,高定新拿着好酒出来和老人喝上几杯,老人高兴地讲起了自己湖北老家的一些事情。

程如松咽下一口酒,感慨地说:“姜家岗附近有一块红军墓地,里面埋着七十三位烈士,可惜找不到烈士们的家属。”

“时间过得久了,上面只有两块墓碑还能知道烈士叫什么,其他的都是无名的。”

高定新认真地听着,问:“两位烈士叫什么啊?”程如松想了想说:“一个叫做黄民进,可惜没有人知道他的故事。”

“还有一个和你一个姓,叫做高德福说起来还是你们河南人,当时老红军陈志明亲手埋葬的,他们都是英雄。”

高定新听完此话,惊讶地说:“他真的叫高德福吗?他是我的爷爷,我这就去叫父亲和奶奶。”

程如松还没有反应过来,女婿已经起身离开了。不一会儿,程家人赶来,他们脸上都很激动。

原来,高定新的二爷爷就是高德福,他的爷爷是高德福的哥哥,程如松终于明白了。

高定新说:“爷爷年纪轻轻就去当了红军,后来家里人听说他在红安县受了伤,还专门去找他但是没找到,再也没有听到任何消息了。”

高定新没有想到会在一次和岳父的闲聊中,知道了爷爷的下落,真的是令人心里面有了着落。

第二天一早,高定新一家便跟着程如松一起回红安县姜家岗,他们要去祭拜这位多年未见的亲人。

红安县本来是叫黄安县,黄麻起义就在这里爆发。高定新一家来到了红军墓地,却看到附近有一位老人守着,应该就是姜能山。

姜能山听到他们说是高德福烈士的家人,激动地留下了眼泪,说:“来吧,我带你们去找高德福烈士的墓碑。”

当看到“高德福烈士墓”时,高定新小跑着过去跪在了那里,他奶奶也是泪流满满。

祭拜完之后,高定新拉着老人的手,塞给了2000块钱,说:“老人家,收下吧,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你,守护着我爷爷。”

姜能山说:“收回去吧,这是我应该做的,守了几十年的墓,就是盼着烈士的家属能过来瞧瞧他们。”

高定新一家本来是要接高德福回家的,让他在故乡的土地上长眠,但是看到这里被守护得这么好,再想到他生前的志向,决定不迁了。

的确,姜能山守了几十年的墓,他是真正的守墓人,也慢慢见证了烈士墓地的修缮。

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家越来越重视红色旅游文化,当地政府知道姜能山老人的事迹,称他为黄冈楷模等。

政府也开始修缮原先的红军墓地,从只有几棵松柏树变成了有围墙有前门的烈士陵园。

经过相关的报道后,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了解到守墓人姜能山背后的故事,纷纷捐款帮助老人日子过得更好。

姜能山收到这些钱后,不舍得花在自己的身上,全部又捐出用于修缮烈士陵园。

从始至终,姜能山甘愿守护烈士们的墓地,没有任何放弃或者动摇的心思。

很多人都不明白老人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久,但是老人总是耐心地解释:“我们不能忘记牺牲的烈士们,我守护在这里,等着他们的家人见他们或者接他们回家。”

投身革命,壮烈牺牲

要知道,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处在内忧外患当中,老百姓的日子十分不好过。

在河南新县,高德福一家日子虽穷,但是好在安稳。他娶了邻村的姑娘,婚后妻子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此外,高德福的哥哥高德焱也已经娶妻生子,两家人生活在一起并没有那么的矛盾,反而很是和睦。

国家有难,作为中国人都会挺身而出。高德福打算参加红军,为革命而战,这样才是真正的热血男儿。

可是,高德福看着妻子为家里操劳,年幼的儿子稚嫩的脸庞,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决定先救国才能有家。

高德福把心中的想法先是告诉了哥哥,哥哥沉默了一会儿说:“你拿定主意,如果决定要去,我支持你也会帮忙照顾好你妻儿。”

高德福点点头,接着告诉妻子,妻子眼眶含泪说:“你干的是大事,是为了国家,我不会拦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他的两个儿子也知道父亲要出远门,一边一个拉住父亲的腿,不想让他走。高德福不忍心轻轻揉了揉儿子的脑袋,保证自己会回来。

一大早,高德福背起妻子昨晚为自己收拾好的行囊,毅然决然地走出了家门。

这时候,嫂子在后面追着喊:“德福,停一停。”高德福转过身去,嫂子拿出一双新鞋说:“我知道你要去打仗,没有鞋子可不行。”

当时,红军还主要在南方,高德福要走上很远的路程,但是走到湖北黄安时,他停住了脚步,因为这里也需要革命人士。

在黄安,麻城等地区,农民掀起了反抗黑暗统治的起义,革命的情绪十分高涨。

黄麻起义中,人民是勇敢的,当时一个村民手里就拿着一把菜刀,丝毫不畏惧地上战场杀敌。

1931年,国民党大肆围剿红军,高德福作为营长带着战士们英勇拼杀,自己受了很严重的伤。

高德福被到一个村庄进行治疗,但是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他的伤势又过重便牺牲了。

过了一年,高德福的哥哥听说弟弟在红安县,便找了过来,可惜当时信息不流通,没有找到无奈之下只好回去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高德焱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弟弟的下落,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没想到,岳父偶然到女婿家做客,竟意外得知了高德福的下落,一家人时隔多年终于再相见。

而守墓人姜能山的故事也令我们备受感动,无怨无悔守护着烈士们的家,只愿告慰在天的英灵。

2022年,姜能山已经84岁了,依然坚守在烈士墓园,勤勤恳恳地工作,精神状态也很好,不过腿脚有些不太方便,需要拄着拐杖。

当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姜能山表示:“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便不会停下我的脚步。”

时代需要英雄,我们不会忘记英雄,向先烈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红安县   新县   岳父   烈士   爷爷   湖北   女婿   墓地   红军   吃惊   家乡   父亲   老人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