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看时尚 - 你为什么穿衣服?

9月开始,我所在的城市受疫情的影响全面静默,凌晨的核酸队伍,夜晚回荡的喇叭声,都让我一度觉得不真实。

核酸的队伍里大家的穿衣也各有不同,有穿戴整洁就好像做完核酸直接去上班一样,也有穿着睡裙披个外套睡眼朦胧就排队的。

静默的日子,大家的生活状态都发生了变化,早在上海封城的时候,就有过核酸队伍里的穿搭新闻,诸如精致的西装老爷爷还有穿旗袍核酸的女士,现在正在静默的四川成都也有小区在核酸的时候组织了主题穿搭等,给日复一日的封闭生活增添了一点色彩。

不管是静默的特殊时期,还是日常的工作生活里,衣服是我们从我出生起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穿衣服呢?

是为了遮挡身体还是为了社交形象,又或者其他的目的?搞清楚穿衣态度这个底层问题,是我们能够好好穿衣服,穿好衣服的起始。

回溯历史,人类穿衣服的动机有很多的说法,法国思想家,作家蒙田说:动物有一身与生俱来的衣服,而人类却没有得到大自然的这种恩惠。

通过一系列的推断和研究,我们人类最初穿衣服是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失去了那一身防护用的体毛,进而有了“保护说”,为了保温和体毛退化后避免身体受伤害。

第二种说法,衣服是隐蔽裸露的身体,也就是羞耻说。但是这一说法遭到了绝大多数学者的反对。因为所谓的“羞耻”是文明人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对于几百万年裸态生活经验的史前原始人来说,是不存在什么“裸体”或者“羞耻”的概念。

“羞耻”“不道德”这种观念正是因为人类穿衣后才产生的结果,所以它不是动机,而是结果,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对于衣着不恰当的暴露会有强烈的反对声音,衣服本身没有错,是时代或者是文明的发展导致的。

与上边两种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比较被动的穿衣动机学说相比,人类主动的穿衣动机认为穿衣是人类对于某种东西的显示,炫耀和张扬。

从这个角度说,在第一件缝制兽皮被围裹在身上之前,一些石器,骨头,贝壳等首先被打磨精细,穿在一起作为“武器”或者“饰品”悬挂在腰上,脖子上。

随着对于石器和骨头打磨的越来越精细,“骨针”就出现了。目前可考证的第一枚“骨针”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国先民使用骨针缝制衣物的历史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铁针的普遍使用后才取代。

以骨头磨成针,以动物韧带纤维或者植物韧皮纤维搓捻成线,将鹿,鸵鸟,野牛,羚羊,狐狸等皮毛缝制成衣。首先在狩猎时可以进行伪装,同时也有表达了对动物的崇拜信仰和征服欲望,直至今日,兽纹依旧是很多时装品牌发布会上常见的元素。

了解了穿衣的初始动机,再回来看现在我们日常穿衣的需求。近几年,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而初始印象在现在这个一切追求“快”的世界里更为重要。

在我上学的还没有形象价值百万这个说法,但是当时商务礼仪和心理学的老师同时提到,人们在初次见面的前7秒是非常重要的,会形成“第一印象”,先不说七秒这个数字是否有依据,但毋庸置疑,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的确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形成第一印象短暂的7秒的时间里,93%来自于非语言呈现 - 你的外表和你的身体语言。只有7%的印象来自与你说的话。

我在知乎看到过一个网友提到初始印象,他这样说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原始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对出现在他们视野里的陌生对象做出“是敌是友”、“是留是逃”的判断。

而今天,我们在见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也会同样的在几秒钟之内做出“我可否信任这个人?”“我喜不喜欢他?” “她会成为我的朋友吗?”的判断,相信这也成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日常。

好好穿衣服,穿好衣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增加个人自信,缩短社交距离。

穿衣服,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对于环境的适应和身体的保护,穿衣,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呈现,服装风格的选择也是我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所以,你有考虑过自己为什么穿衣服么?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周口店   核酸   羞耻   动机   骨头   队伍   说法   衣服   身体   人类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