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祝屋巷:以街区更新拓展社会治理,老旧小区变身“网红”景点

广东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基层样本㉒

满庭芬芳的民宿院落、韵味十足的文创作坊、潮流时尚的餐厅酒吧……如今的惠州祝屋巷,整个街区既富有现代气息又保有地方风貌,成为当地新晋“网红”景点。曾几何时,这里还只是网线交错、环境脏乱的老旧社区。

祝屋巷的美丽蝶变,得益于惠州积极统筹政府和社会资源力量,合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2020年以来,惠州以打造“城市会客厅”为契机,对祝屋巷实行文旅街区改造。过程中,祝屋巷所在惠城区江南街道坚持将街区更新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通过党建引领、自治共管、科技支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相关治理经验入选2021年惠州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创新十大项目。

党建引领:党群连心汇聚治理合力

祝屋巷坐落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惠州西湖边上,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房屋约300栋,整体呈“一街十巷”格局。据史料记载,与唐伯虎齐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及其后人曾在此筑屋而居,祝屋巷因此得名。

坐拥丰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祝屋巷此前却由于街面窄小、屋巷破旧、设施落后等因素,经济发展和基层治理工作一度陷入困局。“不改造,难有出路!”惠城区江南街道决定对祝屋巷实行文旅街区改造。

改造工作启动伊始,就遇到“拦路虎”:投资方、游客、居民诉求不同,大家意见经常难统一。怎么办?江南街道迎难而上,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强化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凝聚整改合力。

党建领航,方能乘风破浪。江南街道由街道党工委牵头,以基层党组织名义,将祝屋巷片区的党员召集起来,定期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和党建联席会议,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由党组织牵头协商。如在改造动工前夕,街道办事处及时起草《告全体居民一封信》,说明改造的目的意义、完成时限等,并特别注明了居民若遇到任何问题,可随时反映的渠道、联系人及电话,以充分的信息公开作为群众的“定心丸”。

同时,街道还充分发挥“党员责任岗”作用,让党员带头维护街区改造秩序,带头支持配合推动整改。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群众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其中一位业主主动腾出200多平方米临街商铺,免费为改造工作专班提供办公用房。

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江南街道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526条,解决回复率达98%。在祝屋巷改造过程中,未遇到一起群众投诉。

“欢迎您到西湖老街祝屋巷,本店免费提供卫生间、茶水、休息场所”。在改造一新的祝屋巷观湖书院,门墙挂着“党群连心店”牌子,对有需求的游人敞开大门。“来我们这里找卫生间、休憩的游人不少,能够方便他们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书店老板说。

凝聚党心,服务群众,是坚持以党建引领打造文旅街区过程中的生动一景。如今的祝屋巷,党员、商家亮明身份,诚信经营,挂牌“党群连心店”开展“连心”服务,参与店铺已从6家扩展至23家。

自治共管:多元共治提升治理积极性

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在祝屋巷改造及后续管理过程中,江南街道广泛开展“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活动,充分调动各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一方面,积极创建“和美网格”,开展“网格共商”。祝屋巷社区居委会党组织有关负责人说,所谓“网格共商”,就是以网格作为据点,把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群众等各个治理主体连接起来,通过“基础网格”“部门网格”“线上网格”同向发力,分级分类强化网格单元责任意识,通过民主商议,共同解决网格内各项事宜。

另一方面,创新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2020年,惠城区政府带头投入3000万元资金改造街区环境和基础设施,由此撬动社会资本2亿元。此外,引进文旅公司,通过“以租代拆”方式盘活经济活力,进一步恢复挖掘传统文化,并引入整合新业态。

据介绍,目前祝屋巷已吸引80多家文旅企业和团队进驻,活化利用改造旧房屋100多栋(套)。改造后,祝屋巷街区内的商铺租金翻了两番,带动街区内村(居)民的房租收入上涨。

然而,随着入驻商户和前来游玩的游客不断增多,商户、居民、游客之间的纠纷矛盾也日益加剧。对此,街道办牵头成立祝屋巷文旅协会,并赋予协会环境卫生管理、矛盾纠纷协调、街区智慧管理等10项职责,通过赋能赋权促进祝屋巷文旅业自治共管。

祝屋巷文旅协会主动邀请商会代表、村民代表、行业协会代表、村社代表等自愿加入,共同为街区发展出谋划策。目前,协会由151家商户组成,定期组织开展议事协商会议,专攻社区治理“痛点”“难点”问题。同时,祝屋巷还根据“一街十巷”实际,每条巷子选出一名“巷长”,负责本巷的联络、走访、服务工作。

此前,街区发生一起因转租产生的租赁纠纷,通过协会出面协调,房东、租客和商户之间达成和解;针对交通堵塞问题,街区每天安排一名“巷长”在路口疏导车流;为维护街区整洁,协会召集商户共同协商达成一致,聘请专业公司对各商家产生的垃圾上门计费回收……

如今,居民商户遇到“急难愁盼”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协会。截至目前,该协会共接到纠纷调解诉求25起,解决率100%。

科技支撑:有效提升街区“智治”水平

“7楼天台长期被一住户上锁,存在安全隐患。”此前,祝屋巷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接到居民举报后,迅速将情况反馈至江南街道社会治理智慧指挥中心。中心立即将上述情况报送至辖区相关部门。很快,有关部门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协调,圆满化解了这一矛盾纠纷。

祝屋巷基层治理效率提升的背后,得益于科技赋能的有力支撑。

江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该街道把基层社会治理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之中——

与电信企业合作在街区主干道安装“平安摄像头”;整合共享原有公安、物业小区、商户等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在街区安装智慧语音播报系统,实现“一点广播,全街区收听”;安装一批智能感知报警监控、智慧燃气报警器、智慧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实现了全天候实时监控调度,能够有效监测预防各类安全风险。

祝屋巷“社会治理智慧管理中心”打造网格化服务平台。

一系列科技设备的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街区“智治”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祝屋巷还通过积极完善网格管理中心和(村)社区网格管理工作站二级体系建设,把(村)社区细化成174个“小网格”,街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可通过手机实时、准确掌握街区的安全状况和隐患,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理。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在惠州,像祝屋巷这样迎来精彩蝶变的老旧社区还有很多。社区环境更美了,治安环境更好了,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更广泛地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

【往期回顾】

广东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基层样本

【记者】杜玮淦 祁雷

【通讯员】粤政宣

【图片】受访者供图

【作者】 祁雷;杜玮淦

南方法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惠州   街区   社会   共管   党群   景点   江南   网格   党建   基层   街道   群众   居民   智慧   小区   协会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