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那些事 第五章

15军入编第3兵团,细致做好战前准备


聂济峰着志愿军军服照

1951年初,15军抵达华北以后很想立即出国作战,但军委还掌握着一定的时间,并不着急派我们出去,而是考虑着怎么把部队搞好。本来是打算把我们和华北的其他部队组成一个兵团。一开始时预备把15军和杨成武的部队编在一起,但最后还是另组了一个“第3兵团”[2]。

那时原预备由陈赓作为司令带领第3兵团到朝鲜去作战,但由于陈赓是志愿军的副司令,同时他还是哈工大的领导,比较忙碌,那时候全国一解放事儿很多嘛。所以实际上他并没有到职。

在部队抵达华北之后,经过各级会议,将上级的各项指示做了系统传达,具体来讲,在北京开了会,到天津开了会,最终,15军、12军和60军在天津组成了第3兵团。

第15军军长秦基伟在45师召开的抗美援朝誓师大会上讲话

第3兵团集结以后开赴朝鲜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政治教育。我们的部队从开始就一直在关注着国际、国内的舆论以及我军在朝鲜取得胜利的消息。虽然大家觉悟都较高,但还是要系统地讲讲美帝国主义的豺狼本性,他对朝鲜人民的侵略屠杀,他霸占台湾、侵犯东北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以此来激发部队对美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当时正是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最欢欣鼓舞的时候,此时美国却打了过来,所以,全国人民仇视美帝国主义是很自然的。

还有一方面就是练兵。虽然从战略上来讲他是一只“纸老虎”,但实际上却要当“真老虎”一样对待。所以,首先干部要研究老志愿军打仗的经验,学习吸收他们的经验,避免在初战里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干部、战士集中地研究敌人,根据敌人的情况练杀敌本领,准备打大仗、打硬仗。虽然我们在国内打的仗也不小,但那时我们总是想着没有打过美帝国主义,与他这一仗较量,是个大仗,起码比起国内的仗,要大得多,号称是16个国家嘛,所以做了充分的准备。要想获得“首战必胜”,就必须建立在这个认识基础上。

志愿军第15军将士纷纷请缨出征,本图为营以上千部的签名书

在加紧完成战前部署之际,军里召开了营以上干部的动员大会,努力做好了细致深入的思想工作。45师也在部队驻地召开了誓师大会,秦基伟军长亲临大会并讲话,带头誓言在朝鲜战场上“不上英雄榜,便涂烈士碑”。秦军长还检阅了部队,官兵极受鼓舞。这样,15军于河北邢台地区正式被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下辖第29师、第44师、第45师,归志愿军第3兵团指挥。

45师在河北邢台召开抗美援朝誓师大会

1951年2月聂济峰(时任43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与张显扬师长(右一)和雷展如副师长(左一)在西南时的合影

总之,部队集结以后做好了到朝鲜去的准备。作为领导来讲,准备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一直准备到4月份。你看,1月份从西南出来的,到4月份,经过了3个月的准备,然后作为志愿军,准备到朝鲜参加第五次战役。

1951年3月24日至31日,15军所属部队依次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45师是在3月29日到30日,按133团、师直、135团、134团顺序,先后跨过鸭绿江出征朝鲜,全师官兵向涟川[3]地区开进,随即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15军赴朝参战开进路线示意图

【注释】



[1]志愿军赴朝后的首战,是志愿军第40军118师于1950年10月25日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李承晚军步兵第6师2团前卫加强第3营进行的一次遭遇战。随即,我第118师、120师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从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2]全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由陈赓担任司令兼政治委员,副司令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参谋长王蕴瑞。所辖第15、第12、第60军。于1951年3月入朝,随即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以及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以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3]涟川郡位于京畿道的东北,朝鲜半岛的中部内陆,东边接江原道铁原郡和京畿道抱川市。

上一章 下一章

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鸭绿江   誓师大会   华北   朝鲜   志愿军   作战   帝国主义   兵团   战役   朝鲜战争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