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送布洛芬的人,正在被逼下跪

最近的快递,成了十足的“慢”递。

在快递爆仓、大面积堆积的新闻底下,能看到一些网友对收不到快递的吐槽。

图源:钢城融媒

一起“倒下”的,还有外卖。

等几小时无人接单,有些急性子的人直接上手注册成骑手,拿回了自己的外卖。

图源:微博@齐鲁晚报

有的地方因为缺人,号召居民当快递小哥和骑手。

比如,北京(丰台、顺义、海淀)、重庆、西安、河南开封、江苏等地都发了通知。

图源:微博@封面新闻

而运力较紧张的北京,还获得了全国各地快递小哥的驰援。

到底咋回事,那些快递小哥和骑手去哪儿了?

图源:网络

“蓝领”职业高度缺人

却少有人愿意当蓝领

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规模和增幅都创了新纪录。

但算上考研和考公的人,截至4月中旬,他们中只有23.61%去向已经落实。

今年,外卖员、快递员这样的“蓝领”职业依然高度缺人。

难道是因为蓝领赚得不够多,大学生才不愿意干?

我们记忆里最早的“蓝领”印象,是那句广告语——“挖掘机学校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

广告中,唐国强手指一挥,一行小字蹦了出来:“高级技工学生每年享受政府补贴1500元。”

意思就是,你只要来上学,就会有钱拿。

图源:网络

不仅从上学开始就有补贴,蓝翔毕业生们在找工作时也能拿到高薪。

十几年前,在全国人均年收入还只有2.4万元时,蓝翔毕业生们开挖掘机就已经能月薪过万。

图源:微博@一人谈视频

该技校电焊专业的就业情况同样惊人,有些毕业生的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

学习不好、高中没毕业,去那里学3年技工,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和薪资却并不比曾经的同学差。

图源:《中国经济周刊》

不仅当技术工收入不错,哪怕是卖烧饼的蓝领也能赚到钱。

综艺节目《我们的新时代》中,主持人沈涛、罗希和秦霄贤一起去浙江缙云县,探究产值27亿、从业人数2.3万的缙云烧饼。

一个做缙云烧饼的大姐,说自己卖烧饼年收入可达300万。

图源:综艺《我们的新时代》

要知道,2020年《界面新闻》统计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单里,72%的高管年薪也不过100~200万。

300万,相当于两个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

图源:《界面新闻》

国外的“蓝领”职业,也是类似的情况。

网易《看客》采访过一位985毕业、辞职去国外当背包客打工的29岁中国女生嘎嘎。

当按摩师、去加油站……她基本都是打零工,三四年下来,已经攒了80万元。

她不是个例,社交平台上可以搜到很多类似的帖子:

2年赚了70万、留学没花家里一分钱还赚回100万……

其中不只有留学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曾在大厂当中层的70后,甚至在国内读到博士学位的80后。

薪资,也许并不是毕业生选工作时蓝领缺位的主要原因。

缺蓝领

不仅仅是因为钱

既然当蓝领也能赚到钱,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当蓝领呢?

因为与高薪成正比的,是蓝领的艰难与辛苦。

一是收入的稳定性。

蓝领工作一般是干多少活拿多少钱,不像很多白领那样每月有固定薪资。

二是容易受伤。

工作环境的不同,也使得他们受伤、出意外的情况要高于白领。

短期内可能看不出什么,但长年累月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纪录片《人间世》有一集,专门拍摄了那些在医院等待肺源移植的病人。

他们都是来自各个矿场的蓝领工人,却患上了同一个疾病——尘肺。

图源:网络

患上尘肺的肺,会坚硬到仿佛一块发黑的石头,用锋利的手术刀都切不开。

图源:纪录片《人间世》

换肺,60万元起步。

但比起钱,每次呼吸时的煎熬更让他们难以忍受。

每天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为2万多次,他们就等于要在刀尖上滚2万多次。

所以,他们不惜为此卖车卖房、倾家荡产,哪怕合适的肺源难寻,还有术后的感染、排异风险,以及每年高达8万元的巨额治疗费,他们都甘愿承受。

图源:纪录片《人间世》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是职业病就算工伤,必须找他们所在的工地、工厂。

实际上,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很多蓝领工人都是临时工,哪里有活就去哪里,干一天赚一天的钱,生病后也可能找不到原来的领导和负责人。

三是很多人吃不了这份苦。

年初的时候,北京一位蓝领大哥的流调记录曾让无数人心疼——

寻子两年半,凌晨别人都在酣睡,他辗转20几个地方拼命工作,扛沙袋、水泥、搬运建筑垃圾……

扛1袋100斤的水泥只能赚1元,他却每月要花700元付房租,也不过是住在一个10平方米农村环境的小屋里。

图源:微博@新京报

而那些快递员和外卖小哥,平时要和时间赛跑。

怕超时、怕迟到,不惜骑车逆行横冲直撞,经常有出现意外的情况。

哪怕风吹雨淋,他们都要奋勇向前,免不了被晒伤、被淋透。

图源:网络

但在这份工作里的成就感、提升自己的成长度,却远远达不到能称得上是“幸福”的标准。

一位阳性外卖小哥的流调暴露了这份辛苦,他早晨6点20分出门,直到晚上22点53分才结束最后一单。

不仅要连续工作16小时,还辛苦到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来维持身体运转,跑了整整60单。

图源:微博@凤凰网

余华在《活着》里说,苦难就是苦难,它不会带来成功,不值得被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的确,苦难不值得歌颂,但它同样不该被无视。

什么时候

我们才能放下歧视?

说到这里,或许有些大学生宁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当蓝领的真正原因更加明晰。

有学者说,这个问题的根源,来自我们的“唯学历论”。

因为这些工作太辛苦,所以有人习惯将蓝领与“学习差、收入低、没出息”画等号,同时还影响了下一代年轻人。

这使得有些孩子从小就被种下这样的印象:蓝领就是不好的,是要被鄙视的。

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那些隐含的对蓝领的歧视——

有快递小哥,因为没有提前电话联系而下跪道歉。

图源:网络

有快递员因为少了一个芒果,被恶意投诉,赔付后因对方不依不饶,无奈下跪。

图源:网络

这一跪,跪的是蓝领从业者的尊严。

在一些人眼中,似乎他们的地位本就低人一等,本就该“跪着”。

有男子遛狗不拴绳,还强制要求碰到狗的外卖小哥给狗道歉。

小哥道歉后,男子还是不放小哥走,威胁他必须等到超时了再走:“我就看你有多着急”。

图源:网络

指责、侮辱、歧视,更是说来就来。

“你们送外卖的不配坐电梯。”

外卖员爬完楼梯,对方更是看都不看就把外卖扔到地上,要求重新送。

图源:微博@沸点新闻

蓝领同样是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本质上和其他所有职业并没有不同。

正如一位网友谈到自己对“蓝领”的看法时所说:

“别人穿着满身是灰的工作服,你不必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父辈自己是工人,把自己的技能传给下一代也没什么不好。”

蓝领工人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小孩主动和开垃圾车的司机打招呼并说自己未来想成为这样的人......都没什么不好。

其实,很多人还是抛不开面子。

高薪无法弥补旁人的斜视与不屑,辛劳换不回该有的尊重与体面。

在保障生活第一线的他们,哪怕自己累倒也要把货物送到。

图源:微博@梧桐Video

路遇不平、碰到意外,他们更是冲在第一线的人——

逆行入火场,救出两位70多岁的老人。

图源:网络

救下想要轻生的女子后,默默离开。

图源:网络

看到交通事故,竭力救人。

图源:网络

看到有人晕倒,迅速帮忙紧急救助。

图源:网络

哪怕看到同行有难,更是甘愿冒着风险,鼎力相助……

图源:网络

别等到收不到外卖、拿不到快递时,才想起他们。

真正扛起我们日常生活“重担”的,恰恰就是曾经被我们嫌弃的他们。

图源:央视新闻

他们不断挑战自己的车载“极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可能是“全村的希望”。

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时刻与我们的生活挂钩。

图源:生活

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人是无法栖居在桥梁之上的。

他们是我们每天翘首以盼等的人。

劳动不分贵贱,工作不分高低。

作者:Haruka。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本文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小哥   缙云   尘肺   骑手   蓝领   纪录片   薪资   外卖   苦难   毕业生   快递   工人   工作   网络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