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的力量

早在2008年,第一财经即发起CSR论坛和榜单活动,应该是最早一批引入和关注CSR概念的中国媒体。转眼已经1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CSR理念已经在中国企业界深入人心,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中国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在大规模“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确实已经成为其无法忽略的、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和必选项。

第一财经作为一家始终提倡责任理念的财经媒体,在CSR理念滥觞于中国之际,躬逢其盛,并身体力行,既是主动施力者也是被动受益者,这也充分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攸关各方利益的共同理念和实践,惟有各方积极投入,方能形成最大的整体效应和正外部性。

CSR理念自上世纪50年代发轫于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在80年代前后蓬勃兴起,是因为最终形成了以下共识:企业社会责任举措与公司业绩存在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使公司能够从企业社会责任激励中获益;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旨在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尽快达成。

2000年,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通过和全球契约组织(UNGC)的成立把社会责任推上了一个新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企业被赋予了在人权和劳工权利、环境、反腐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更广泛的责任。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其战略性被发掘。企业社会责任被整合到公司治理结构中,以回应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期望,从战略决策层面来实现这一目标。2010年初,人们相信公司可以通过全面实施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SCSR),提高公司竞争力的同时创造共享价值。到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确立,企业有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社会责任也就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发挥起降低成本和风险、加强合法性和声誉、建立竞争优势,以及通过创造共享价值来实现双赢局面的作用。

2022年,在全力推进中国企业CSR理念和实践第15年之际,第一财经以“可持续创新力”为年度主题,聚焦“可持续”和“创新力”,旨在回归社会责任的本质,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融入社会、重构利益相关方的重要契机,提升风险管理和社会创新能力,发掘符合商业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卓越典范。

十五年来,第一财经陪伴着中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道路上开拓进取,倡导在经营好自身商业活动的同时,承担起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股东、消费者、社区、员工、环境、贸易伙伴等的责任,通过跨界协作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在我们调研和评选的过程中,这些不断闪现的担当和勇气,引发我们由衷的赞许和敬意。

十五年来,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不断挖掘和彰显其中的佼佼者,看到这些企业正在改变以往的单一追求财务表现的思维模式,进而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于企业战略和运营的目标转变,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社会进步、环境和谐作出积极的贡献。这些脱颖而出的优秀案例,不仅留在第一财经的记录中,而且成为商业发展潮流中的重要脉络。

十五年来,我们看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正在从外部的要求逐渐转为企业内生的力量。围绕环境、社会和治理的三个维度进行非财务数据的披露需求,正在不断催生报告发布、指数提升、投资实践的活动,同时这种特殊的数字化转型,正在重构商业发展模式,并由此引发新一轮的管理变革。

第一财经研究院近期发布了《202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内生的力量》,在大量实例验证了CSR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内生力量的同时,也提出了亟待改善的一系列短板,包括企业信息披露的自主意识仍不足、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责任履行尚有欠缺等等。

我们有坚定的信心,也有清醒的认知,理想正在照进现实,挑战也意味着进步的可能,第一财经将持续全力推动CSR中国实践,使之不仅成为企业主体,还包括各个利益相关方可持续发展的“内生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力量   可持续   中国   可持续发展   理念   利益   社会   责任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