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智己“逆向”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芳、郑植文 北京、上海报道

近年来,30-50万元区间的中大型豪华SUV市场可谓热闹非凡,随着“蔚小理”纷纷亮出新牌、二线新势力向上进攻,自主品牌集体冲击智电高端,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企业也不甘示弱加快电动转型。

浓浓的火药味中,“内卷”气息扑面而来,不仅要在性能、外观等方面没有短板,更需要有可以领先一分一毫的优势长板。眼看不断加码的内卷潮向前奔去,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始终“死”磕架控与安全。

12月20日晚,智己汽车首款中大型豪华SUV——智己LS7正式亮相,官方宣称这是用“场景化定义产品”标准打造的中大型豪华智电SUV,聚焦于“全「视」界最好”、“全场景大五座”和“全路况驾控与安全”。

即日开启全国预售,预售价格区间为35万元-50万元,据智己官方透露开启预售一小时,LS7订单突破3000。按计划,智己LS7展车将于明年1月份抵达IM全国品牌体验中心,2月中旬正式上市,3月开启交付。

今年6月,上汽智己L7交付正式启动,并号称是国内35万元以上豪华纯电车型中累计交付最快突破1000台的车型,不过目前看来智己L7的销量呈下滑趋势,据上汽集团最新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11月智己L7销量仅为608辆,环比下降29.3%,6个月累计4545辆。在L7市场表现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作为智己汽车第二款上市车型,LS7被寄予厚望。

“如果需要在品牌和销量之间权衡,品牌建设比短期销量更重要。从短期来看,智己迈上了一个小台阶,已经被用户认可为智电豪华品牌,但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我们需要努力通过锐度传播、渠道拓展去进一步提升自己。”对于智己的现状,刘涛在LS7上市前不久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并不回避。

关于交付的问题,刘涛也很坦诚,“关于交付数量,智己已经交付了4,500多辆车。智己L7的交付受到了AKC四轮转向、高端芯片等零部件供应短缺的压力,让我们的月均交付始终徘徊在1,000台左右。其二,智己终端网络拓展的速度还是慢了。目前为止,我们有98个渠道触点;但‘蔚小理’都在500-700家。我们会迅速补足短板。”

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一个好的能够脱颖而出的新汽车企业,需要面对四个维度的挑战,品牌与市场维度、产品与技术维度、生产与供应维度、以及组织与财务维度。就智己而言,产品与技术,生产与供应是它的强项,但是品牌与市场不足,组织与财务没有跟上。“车是好车,但是品牌的认知度太低,标签也不够出挑。”上述投资人表示。

除了特斯拉和蔚小理,近两年来,北汽ARCFOX、东风岚图、广汽埃安、吉利极氪、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长城沙龙等全新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竞相浮出水面,中国各大自主车企全面开启了二次冲高之路。显然,赛道非常拥挤,智己的机会在哪里?

打造品牌资产

12月22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中国车市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助推之下,市场格局及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与用车习惯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演变。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之中,中国本土车企及其身后的智能电动汽车生态链无疑已拔得头筹;同时,在激烈厮杀的国内市场脱颖而出的领先本土车企也将给海外消费者带来更多“闻所未闻”的高性价比车型,进而有望重塑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模型,2021到2030年这10年内,全球乘用车总销量预计约8亿台左右,其中电动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约2.2亿台。中国市场可能贡献近50%的电动汽车销量,10年内的电动汽车销售规模约1亿台上下。

在燃油车向智能电动汽车转型的大背景下,有一个重要的趋势:外资光环渐趋黯淡,品牌格局加速重塑。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乐于为国际品牌支付更高溢价,而如今国际车企的高溢价优势正逐步消失,品牌格局加速重塑。

这正是中国品牌的机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及中国品牌的认可日益增强。相较于燃油车消费者,车辆品牌对于电动汽车消费者的重要性目前仍较弱。但长期来看,伴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趋成熟,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对电动汽车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车企必须进一步强化对自身品牌形象的打造,以助力企业的长期发展。此外,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仍只在一个较短的初始选单中做出,弱势品牌可能越来越难以进入该选单,进而面临更大的边缘化风险。”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表示。

实际上,众多的新品牌中,特别是创二代品牌,比如极氪、极狐、智己、阿维塔,似乎都缺少品牌内涵。

从智己L7到智己L7 SP性能版再到智己LS7,刘涛都在强调智己对于架控的极致追求,甚至到了“死”磕的程度。为什么死磕驾控,实际上是面对喧嚣而拥挤的智能驾驶赛道的一种回归。在特斯拉、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狂谈自动驾驶的时候,一辆车本身的东西,比如它的驾控性正在被忽略。

“‘蔚小理’也有很多创新。但我们觉得对于汽车机械素质的底层理解还是不可或缺的。现在有一些现象,我觉得是错误的,比如,智能汽车好像只有大屏是重点了,驾控似乎不重要了,很多汽车的底层设计不能出错。”在LS7上市前不久,刘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之所以聚焦驾控,刘涛和团队有过思考。“我们有一个思考,Every Moment Counts,意思是说让用户开车的每一秒体验都很爽,我很喜欢,但这句话是英文,用户理解上稍微有点儿深,有点儿形而上;我们还有一个思考,叫做‘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但这句话对于用户来说,可能又太宽泛了。智己品牌的确需要一个特别聚焦又易于传播的核心,我们正在打磨。总体方向是往‘极致驾控’上聚焦,比如L7就是‘电动驾控的天花板’。”

当然,驾控的标签的确很难打造。“宝马用了20年的时间,牢牢占住了操控标签。智己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但是,我们通过产品出圈挖掘提升的潜力。接下来,智己LS7也是我们‘破圈’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抓手。”对此,刘涛也坦言架控标签的确很难打造。

虽然针对打造“驾控”标签还有反对的声音,但是当下的智己迫切需要抓住自身的特点,快速形成消费者认知、打出品牌知名度、打造品牌资产。

关于打造品牌资产,彭波建议。“第一品牌定位清晰,第二所有的品牌内涵一定要有技术支撑、有差异化的卖点,第三保持品牌全价值链的一致性,不光是在品牌标识、口号(logo, slogan),还包括生产活动、渠道,员工行为等等。”

当然,除了“驾控”,智己还有第二象限。“智能时代的汽车,肯定不能只有一个‘长板’,事实上我们希望将驾控、安全、智能化、高级审美的设计等都要做到极致。智己汽车有三大初心,电动化、智能化和消费升级、审美升级;这也是我们对时代趋势的理解。”刘涛强调。

智己还有机会吗?

专注,不做大而全,是笔者对于智己LS7上市发布会最深的印象。

在智己LS7的发布上,刘涛指出,智电时代中大型豪华SUV产品呈现了极大的相似性,的确,同质化才会引起内卷。

刘涛强调,通过市场数据与调研发现在中高端SUV当中,超过7成的用户仍然会首选5座车型;单人城市通勤,小两口出行或者小家庭出行占比超过80%,这是绝对核心,绝对高频的用车场景。“所以如何在中大型SUV的空间当中更好地照顾每一个驾乘人员的驾乘体验,真正关注那些高频的用车场景,就成为了LS7产品开发的核心出发点。”

不同于其他品牌纷纷推出6座、7座的SUV车型,智己LS7回到了最原始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五座赛道。“智能电动化让智能产品超越想象,但实际上中大型SUV的核心用户需求依然是这三个方面:通透的视野、阔绰的空间以及高品质的驾控与安全。”刘涛表示。

因此,智己LS7提供3060毫米的同级超长轴距,其舱内右侧搭载了一条SUV中最长的电动滑轨,副驾驶座椅是智控全平折叠副驾座椅,百分之百可折叠,可收纳至仪表盘台下;而智己L7的后排有“小板凳”之称,这次智己LS7车上的后排右侧则采用零重力浮感座椅,为121°零重力角,通过电动滑轨,让用户拥有前后排智能联动的多维空间,以“大躺舒享模式”、“零重力浮感模式”等灵活乘坐和733L超大多变的后备箱容积,更好满足了单人、双人直至五人的用车场景需求。

此外,智己LS7自称是全视界最好的SUV,采用面积高达1613x1620mm的前挡风玻璃,将为用户提供106度开阔视野。同时,LS7宣称搭载了首个国内正式量产的YAT巡航型半幅方向盘。而在特斯拉Model S/X Plain版本和集度汽车ROBO-01探月限定版上已有类似的方向盘设计。

在智己最引以为傲的架控方面,刘涛则直接公布了底盘架控的明星供应商阵容,包括德国大陆的空气弹簧、德国倍适登的DampTronic电磁动态阻尼调节系统、德国博世的电子转向系统、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的高性能轮胎、意大利布雷博的制动系统。

而对于智己品牌来说,除了架控作为长板,刘涛认为智己汽车三大初心:电动化、智能化和消费升级、审美升级方面也都要做到极致。例如,在智能化方面,“我们现在有近千人的团队在做自动驾驶,相比友商,智己的投入一点都不少。智己智能驾驶横向控制、自动控制,或者基于高速高精地图的NOA,绝对不亚于行业的顶尖水平。”

据悉,上汽自2015年就成立了智能化项目组,开始做SOA架构。“今天,从行业看,SOA现在已经成为智能车的标配;而上汽的这个项目已经成为零束公司。目前零束公司有很大一部分资源都在服务智己项目,SOA已成为智己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底座之一。我们通过深度的智能化开发,来理解智能时代的用户需求。”刘涛强调。

外部合作方面,智己也很开放。“比如自动驾驶的合作,Momenta在感知方面优势很明显,我们在车辆控制等工程化能力一定是更强一些,这些能力能够让我们无差别无门槛地合并在一起。他们内部有300人常驻我们公司,相当于就是我们的团队,整体配合以及产品效率是非常高的,这种信任也是因为资本和技术双纽带,这也是一种全新模式。如果完全靠自研,效率是不会这么高的,这种模式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刘涛表示。

从去年3月开始,上汽完成了对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的多轮投资,双方携手布局Robotaxi产业生态,深化在智能驾驶核心技术领域及云管端多方面的战略合作。

尽管LS7的推出对智己来说意义重大,但在30万-50万元的中大型SUV赛道,竞争异常激烈。背靠上汽集团,作为“一号工程”的智己汽车拥有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先权,包括上汽的整个供应链,包括零束、斑马等软件头部力量,包括电轴公司,上汽华域等上汽最强的硬件供应商。那么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如何尽快转化成智己产品的实力和亮点,还需要时间。

智己汽车是由上汽集团、张江集团和阿里巴巴三方联合出资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作为传统车企+地方政府以及互联网巨头,并且成立伊始就收获百亿启动资金的智己汽车,在行业内俨然“含着金钥匙出生”。

众所周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并不是第一次合作,几年前双方联手打造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引爆中国互联网智能汽车市场。上汽并不缺少打造网红汽车的故事,当年上汽掌门人陈虹与阿里掌门人马云,为双方打造的第一台互联网汽车RX5首次合体,中国第一代互联网汽车一炮而红。

当然,智己也承载着上汽的高端梦,能否早日实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特斯拉   维度   销量   赛道   中国   极致   深度   场景   电动汽车   豪华   消费者   智能   品牌   用户   汽车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