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搬起水井正喝,忽见王莽追兵赶到,匆忙一放,就歪了两千年

在我的家乡河北省新河县,过去,一提起白穴口的那口老井,妇孺皆知。但如今,就是本村30岁以下的年轻人,知道的也不多了。


出新河县城沿公路一直往东走六里地,就是我们村。在村子的南口立着一块写有“白穴口村”村名的石碑,石碑是县政府立的。


石碑后面记载着村名的由来——据传,村庙内香炉底下有一穴眼,每逢阴雨前穴中往外冒白气,故名白穴口。


看来,就连村名都带点神气呢!不过,我们村更具神气的,还是距村东约一里地的那口老井。



老井究竟有多少年历史了?谁也说不清楚。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对反对他的派系和农民起义进行血腥的镇压,尤其是对汉室宗亲更是大肆屠杀。


当时刘秀对王莽政权构成的威胁最大,是王莽的心腹大患。王莽下决心一定要除掉他,并亲自带官兵追杀,刘秀就四处逃窜、躲藏,于是民间就留下了很多关于王莽赶刘秀的故事。



传说,有一天,刘秀为躲避王莽的追兵而单枪匹马,仓皇逃命。


由于正值盛夏,天近晌午,骄阳似火,天气燥热,加上有好长时间没有喝上一口水了,刘秀的喉咙里感觉直冒烟,口渴的厉害,再也跑不动了。


他四处找水喝,刚好发现了我村的这口井,回头望望王莽的追兵还没有赶到。他于是跳下马来,想要喝水。


可是身上没带喝水的东西,又没有汲水的工具,这可怎么办呢?因为刘秀毕竟不是普通人,他是“真龙天子”,力大无穷,如有神助——情急之下,他竟将这口井搬了起来、埋头便喝。


待他咕咚咕咚大喝一气后,痛快地叫道:“好甜的沙糖蜜水!”你猜咋地?这本是一口苦水井,可经过刘秀这位“真龙天子”皇封以后,就真得变成甜水井了。


刘秀喝完水之后,还说了这样一句:“只许人吃你,不许你吃人!”从此以后,这口井只供人用来吃水,从未淹死过一个人。


我母亲今年80多岁了,听她亲口讲过,我爷爷就曾不慎掉到过这口井中。爷爷不会凫水,可他浮在水里就是不沉底,好像站在一张八仙桌子上面。


后来,村民们在挖泥掏井时,果然,挖出过一块大方砖,这也许就是爷爷所说的“八仙桌”吧。当然,这块砖是否是刘秀留下来的,上面是否有“只许人吃你,不许你吃人”这十个字,这块砖是不是仍保存在老井里,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刘秀刚喝完水,正在心满意足之际,忽然看见远处尘土飞扬,人喊马嘶,知道是王莽的追兵赶过来了,心里一惊,慌忙把这口井往地上一放,由于慌乱,井没有放正,从此这口井就变成一口斜井了。


后来,村里人多次把井修正过,可一觉醒来,第二天发现井又倾斜如故了,所以后来大家也就不再修了。多少年来,这口井就一直保持着倾斜的姿势。也不知道从什么年代开始,村里人管这口井叫“老井”。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这口“老井”一直是我们村男女老少的吃水井,活命井。


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吃都是沙甜的,无论春夏秋冬、旱年涝年,从没有干枯过。


不但比其他村里的水好喝,比村里其他井水也要好喝。因此,虽然离村子远一点,但家家户户都到这口井里去挑水喝。


若逢天旱不雨,别的村子里的井都干了,周围村里也都来老井挑水吃。所以,这口井不仅养活了我村的人,而且还养活了邻村的人呢。


据村里七八十岁老人们讲,他们亲眼见过周围的沙塔、宋亮、仁里、六户、十户等村人都来老井挑过水呢。


同时,还有这样一个说法,谁家有人得了眼病,就在 “端午节”那天起个早,从老井挑一桶新水,回来泡上柳树叶,这样的水就可以做眼药用呢。


在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村里很多人就是用这个办法治好了眼病。


村子里还有这样一个习俗,如果遇到久旱不雨,就去淘老井,一淘老井老天就会下雨。按老辈人的说法,老井的底下是“海眼”,通着东海龙宫呢。


我这50多岁的人,从小就是听着这些传说长大的。过去对“淘井下雨”之说也是半信半疑的,可一次亲身经历改变了我的看法。



记得是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很多天都没下过雨,地里庄稼都快旱死了,那时又没有机井和河水浇地,于是在社员们的纷纷要求下,村干部终于下决心淘老井了。

中午放学后,我们一帮孩子跑到淘井现场去看热闹,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老井”的真面目,也是记忆最深刻的一次。


井口上放着三块大条石,围成三角形。井口很粗很粗,井壁全是用大青砖砌成的。由于年代久远,井壁已不是正圆形了,而是像被什么东西压瘪了,像鸭蛋形,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井壁果然是倾斜的!


井口上支了一个大木头架子,上面挂着“滑子”(滑轮),通过“滑子”把人和挖泥的工具送下去。


当时见到有两三个人光着膀子、穿着短裤,光着脚站在井底挖泥,把泥挖到一种叫“溜子”的木桶(一种口圆底尖便于脚蹬挖泥的器具)里面,再由上面的人用“滑子”拽上来。


我们几个孩子趴在井口往下看了好一会儿,后来等大人们收工了我们才回家。回家时天还很晴,可没想到,正吃着午饭的时候,天突然阴了下来,紧接着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就下起来了。


下午人们一看,老井里的水都满了。这下可好了,大雨下了,庄稼旱不死了,井不用再淘了,大家乐呵呵地收工了。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淘“老井”。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村里打了一眼机井,定期往村中央的水坑里抽水,大家都到水坑里挑水吃,逐渐就没人去“老井”挑水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刚分地那会儿,到了种红薯的时候,人们还会从“老井”里提水浇秧窝。


我们家在老井那儿还有一块地,村里人管那方土地也叫做“老井地”。


再后来,老井年久失修,在历次大雨的冲刷下,井石掉于井中,井口逐渐塌陷,变成碾盘大小的一个大土坑了。


只是井口周围的一圈枯草向人们述说着,这下面就是那口走过近两千年风雨,用自己的沙糖蜜水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白穴口人的“老井”!

解放前在老北平的天桥上就有“拉洋片”的老艺人说唱我们村 老井的故事:


“南宫有个新河县(宋代新河县曾划归过南宫),新河县有个白穴口,白穴口有个斜歪井,刘秀搬井把水喝……”。


老支书也说出了埋藏心底多年,但一直未能实现的一个夙愿,“老井是咱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不能在咱们这一代失传了呀!



多年了我就想把老井重修起来,在上面盖个亭子,再把咱村前街埋在地下多年的两个石狮子立起来,然后再立块碑,让子孙后代都永远记住这口老井,记住我们村的历史。”


可是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老支书的心愿至今未能实现。


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在我们新河这一带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掐茅草叶、蝲蛄救主、耕夫救驾、桑葚与椿树、挽庄的蛤蟆干鼓肚等等,除了以上民间传说,还有许多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故事。


如本县很多村名的来历就与此有关。“护驾”村就是源该村耿纯、耿彦兄弟救了刘秀一命,护驾有功而被封。“望腾”村的来历是刘秀经过本村逃跑时,跑丢了马鞭子(忘藤)。


“车张砖”村是由于刘秀曾躲到砖车之下才得以逃命。“白神首”村建有刘秀的点将台,后人在此建“光武庙”,后将庙改称“神首庙”。



附近八个村亦改为神首村。以上内容《新河县志》均有记载。


《新河县志》还记载,“淮阳王刘玄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由信都(今冀县)进击钜鹿,暮入堂阳界,骑卒各持火炬,弥漫遍野,堂阳城中大惧,遂开城迎降。”


这段文字充分说明刘秀征战中确实到过我县(汉时称堂阳县)。我村“老井”的故事也应该就是在那个时期发生的。据此推算,老井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啦。


作者:古井晓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王莽   水井   新河县   新河   南宫   真龙天子   井壁   井口   石碑   村里   匆忙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