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快乐》唯有世界和平,方能安然过佳节!

圣诞节对于西方人来说犹如我们春节般浓重,一家人团聚,分享圣诞大餐,相互诉说着平日里的大小事儿。灯满厅堂的每一个家里传出愉悦的欢笑声,这笑声穿透屋顶,与浓重的节日气氛相互交织。与其说是大家沉浸在圣诞节的氛围之中,不如说是来自家的温暖,这份浩浩荡荡的温情将一切不快驱散成过眼云烟。


家,是儿女们心中的港湾,是内心深处最温柔的期盼。几许不见,又见父母的白发鬓霜,也见着他们眼角纵横纹路的清晰可见。几许牵挂,一边连着父母们不以回报的爱,另一边紧紧地牵扯着儿女们的情。聊起家常,回顾过往,不禁感叹时间竟然流逝的如此之快,但,无论你多大,在父母眼里你永远都是没长大的孩子。


家,也是你的牵挂,是你为妻儿们构筑的避风港湾。忙碌一天,看到妻子温柔的笑脸相迎,看着儿女从蹒跚学步、咿呀学语中长大,那一刻的辛苦劳累瞬间化为虚有,使一切变为值得。我们都以家为中心,有谁愿意让自己的家园被敌人炸成皑皑废墟,又有谁愿意破坏别人的家园而奔赴冷血战场?


今年圣诞节我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圣诞快乐》,是法国导演克里斯蒂安·卡里翁于2005年执导的一部反战电影,根据1914年伊珀尔战役圣诞前夕的真实故事改编。故事背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普鲁士与奥匈等结盟国向英、法、苏等国发起进攻,战线主要集中在欧洲板块。战争从1914年7月持续到1918年11月,历经4年三个月零两周,参战人数达7000多万,造成1800万人员伤亡,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痛的战争之一。


无情的战场硝烟弥漫,炮火四起,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倒在冰冷的世界,纯洁的雪花为血淋淋的战场铺上圣洁的外衣,却怎么也掩盖不住战士们心中的痛楚。更为愤怒的是夺走他们生命的不只是敌军的枪林炮雨,更是人类自私与贪婪的丑恶行径。那些无限膨胀的欲望张开了一个又一个的血盆大口,残暴的吞噬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把一户户美满家庭撕成碎屑,留给百姓无以言明的伤痛,而无耻的独裁者还美其名曰的鼓动人民为之摇旗呐喊,甚至连儿童都不放过。

法国战壕内,奥德中尉率领士兵们做最后的冲锋,只要他们与英国盟军攻下100米以外的德军战壕,就能如愿回家过圣诞节。奥德中尉一声令下,战士们纷纷拔枪冲锋陷阵,但不遂人愿,他们的英勇没能抵过敌军的炮火,这次进攻导致他们损失了1/3的战友。

英国在与法国冲锋过程中也损失惨重。士兵威廉和乔纳森兄弟被德军的炮火袭击,弟弟乔纳森很自责,他无法背着哥哥穿越战场,只得任由哥哥倒在血泊之中。他记得哥哥在上战场前的兴奋劲儿,还宣称参加战争是他平凡生命中最伟大的事情。不曾想到,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在炽焰冬雪里化为英魂。

德国战壕内,士兵们正在装扮圣诞树,教皇要求前线每隔五米的距离就要放一颗圣诞树,侯斯梅耶中尉觉得此举无比荒唐,运送圣诞树比运送大炮耗时的多,更加不能鼓舞士气。随圣诞树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封信,信上写道让德国士兵斯普林晚上为高级指挥官献歌,斯普林在入伍前是德国著名的男高音,而侯斯梅耶中尉却认为这类艺术家在战场上毫无用处,还不如泥瓦工和铁匠工实用。

斯普林到达高级指挥官的府邸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他的妻子安娜向德国王储求情后的安排。这里的景象与残酷的战壕形成强烈对比,一幕幕远离喧嚣、歌舞升平的样子使斯普林感到极为讽刺,他的内心牵挂着前线战友,暗自决定要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为战友们唱歌,用他的歌声给战友送去慰藉。而安娜很不理解,分离几个月的丈夫竟然判若两人,深爱丈夫的她决定陪同丈夫去前线。

英国战壕里传来一阵苏格兰风笛的音乐,是牧师在为大家演奏,士兵们呆呆的坐着,眼里没了神采。无情的战争使他们身处异乡,原本是一家其乐融融的团聚之日,却要坚守在战场经历惨痛的生离死别,他们不知道能否活过明天,能否在下一个圣诞节日与家人团聚,那一刻的苍凉感与浓烈的思乡之情笼罩在士兵之中。


此时,德国战壕里传出斯普林咏唱圣诞歌的声音,嗓音浑厚高亢,使德国士兵们忘却战争的阴霾。英国与法国士兵们也好奇的听着入了神,随后,英国士兵以苏格兰风笛为其伴奏,为整个战场谱写了一曲和平的旋律。斯普林拿着一颗圣诞树边唱歌边走出战壕,对面的英国士兵们也纷纷走出战壕驻足观望,那一刻,音乐超越界限,拉近敌友双方的距离。

之后,德国的侯斯梅耶中尉、英国的戈登中尉和法国的奥德中尉聚在一起达成圣诞前夕停战的协议。三国士兵放下仇恨,以朋友的身份相聚过节,他们分享着食物和美酒,并分享各自妻子的照片。犹太籍侯斯梅耶中尉还将捡到的钱包交还给奥德中尉,并告诉奥德中尉自己与妻子的蜜月旅行就在他的家乡,现已被德军占领,奥德中尉也告诉侯斯梅耶中尉自己的妻子是德国人。在以往战场上,如同他们俩的神奇的缘分并不能遏制住战争,反而愈演愈烈。战争的残酷在于将原本的邻居、朋友以背负各自国家命运为由变成战场上的敌人,除此之外,双方再没有仇恨去扼杀另一方的生命。而战争本就是没有人性的死亡机器,一旦按下启动键,随时都在疯狂收割生命。


这天夜晚,斯普林与安娜为所有士兵们高歌,英国牧师为所有人祷告,士兵们摘下帽子没有敌我之分,全都沉浸在安详的和平之中,谁也不相信昔日的战场在那一刻变成友谊之地。

第二天,士兵们仍不愿向对方开战,三方中尉们再度达成协议这一天要安葬逝去的战友继续停战。安葬完毕后,三国士兵们聚在一起踢球,打扑克,聊家常。短暂的相聚,从敌人变成朋友或知己,谁也不愿意中止刚刚建立起来的特殊情谊。

虽有千般无奈,身处战场,对立的那一刻总会来临。德国侯斯梅耶中尉跑向法国战壕,透露10分钟后将要轰炸法国战壕的消息,并邀请法国和英国士兵们到德国战壕里躲避轰炸。就这样,三个国家的士兵轮换躲进敌方的战壕,没有一个人受伤,如不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凭借再牛的导演,也拍不出如此令人信服的故事。英国士兵在结束后奏响友谊地久天长的曲子,告别这段温情友谊。

三方将重新回归战场,开启惨烈的厮杀,被仇恨蒙蔽双眼的乔纳森率先向战场上落单的德国士兵开枪,但他射中的并不是敌方士兵,而是法国的副官旁修,他身着德国军服,被德国士兵们悄悄送回家与母亲团聚喝了咖啡,那是他每日朝思暮想的事情,如今被敌军圆梦。乔纳森的盲目仇恨断送了另一个无辜者的生命,而生命在仇恨与欲望面前脆弱到不值一提。


最终,这段“荒诞”经历传递到各自的高级指挥官处。英国更换了戈登中尉带领的队伍,并将牧师撤职。德国侯斯梅耶中尉和士兵们将要发配到更远的苏联战场。法国奥德中尉将被定为叛国罪,他义无反顾的接受了结局,并正义凛然的告诉他的将军父亲:“比起给他定罪的那些人,跟躲在战壕里一起哭泣的德国士兵更亲切些,因为活在战壕下的士兵会害怕,会厌倦,会思念,会渴望和平。即便说着不同语言,流着不同的血,但我们的不同,远不及我们的相同。”这段肺腑之言表明他的坚定不移的立场。

故事在此画上句号,在开往苏联战场的车厢里传来侯斯梅耶中尉和士兵们哼唱的歌曲《I'm dreaming of home》,那是圣诞前夕他们与英国、法国士兵们合唱过的歌曲。火车缓缓前行,开往未知的将来,他们的歌声绕梁,荡气回肠。

我很认同一段话:“没有战争是正义的,没有战争是属于人民的,它们永远都是独裁者欲望的膨胀,它们永远都是为了龌龊利益的斗争,可是这些利益,永远不属于人民。”


我们总是把战争与爱国主义划上等号,但勃特兰·罗素说过:“爱国主义就是积极地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杀人并被杀。”已然明白一个道理,其实我们人类,自始自终都无法逃避成为龌龊的杀人机器,只愿那一天,我们不要成为利欲熏心者的一枚棋子。


愿世界和平,每一天都能安然过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圣诞   战壕   中尉   法国   德国   英国   佳节   安然   士兵   战场   战争   生命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