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神秘的湘西,除了赶尸的故事,还有关于崇山的传说


湘西风光

湖南省在古代被人称之为“四塞之国”,为何如此称呼,缘于该省的地理条件所决定。其三面均是大山,唯有北面地势平坦,却又有大湖和大河阻隔。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的确是十分闭塞的地方。

自从京广铁路修建通车以后,湖南省的建设和发展就开始腾飞,可以说,近代湖南能够迅速崛起,京广铁路功不可没。

湖南省内大量的矿产资源被运出省外,外面的企业和资本也不断布局到湖南。真是“要想富,先修路”啊!

湘西风光

在湖南省内,交通最闭塞的地方,过去非湘西莫属。千百年来,不与外界联系的湘西大地成了一个神秘的地方。

若要用两个成语来形容湘西,估计很多人会想到“崇山峻岭”和“行尸走肉”。的确,这两个成语来形容魅力湘西太贴切不过了。


湘西风光

一、“行尸走肉”之湘西赶尸的传说

关于湘西赶尸的故事,外面的人大部分都是从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中得知这件事的。据当地的说法,这种事情在湘西已经存在了很多年。

“赶尸”并非传说中的道士使用法术让客死他乡的人白天躲藏,晚上行走。而是由一些胆大的人从事搬运尸体的工作。

赶尸人用长长的竹子做成竹竿,常常是一个人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两个人用竹竿抬着去世的人,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山路上行走。

偶遇这样场景的人一定会吓得魂飞魄散,于是,在各种添油加醋的描述中,成了人们想象中的样子。

湘西风光

最近,读了当代著名诗人胡丘陵先生写的一首诗,名字就叫做“赶尸”。诗是这样写的:

秋风是一把小提琴,锯得树叶

纷纷躲进树根

客死异乡的尸体,让巫师

赶在回家的路上

一只脚爱,一只脚恨

跟沿路的任何风景,不打招呼

自从那年,离开母亲

我就成了一具僵尸

被人赶来赶去。赶了40多年

至今,还没回到故乡

读了此诗,真是感触颇深,现代的人啊,有多少人如同行尸走肉,又有多少人,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劳碌,如同被赶尸一样到处流浪,最终青春已经逝去,还是不能回归故乡。

湘西风光

二、崇山峻岭中的崇山

在湘西,除了大山还是大山,一座连着一座,没有尽头 。在这众多的山峰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做崇山。

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就有了“放驩兜于崇山”的记载。此后,《左传》、《山海经》、《孟子》、《史记》等典籍均有类似的记载。

驩兜何许人也,他是尧帝时的“四凶”之一,共工的帮凶,共工失败以后,驩兜被舜帝流放于崇山。


湘西风光

而人们口耳相传中的崇山到底又在哪里呢?历史学家杜钢建教授发表了“夏朝最早的国都在大庸崇山一带”的史学观点,也就是说,他认为传说中的崇山就是今天湘西的崇山。

据《五帝本纪》中记载:“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南蛮”者,南方各少数民族的统称也。

《国语·周语》中又记载:“禹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又有《千字文》:“沅绕祝融”。祝融又名祝庸。祝,大也;融、庸同音,祝融即大庸。大庸之名,实际上来自于祝融。


湘西风光

下面再来聊一聊崇山,“崇”字由“宗”加部首“山”上下结构而成。宗者,指家族上辈,民族祖先。“宗”加山为“崇”,主要意思有二:一是高,二是尊敬。由此可见:古人命名此山为崇山,意思就是祖先居住之山。

崇山地处张家界市中心城区西南角,山势险峻,平均海拔1000余米,主峰1164米。山顶平旷,风光旖旎。

如今,在崇山山顶,当地人传说还保留有驩兜的陵墓。据《辞源》中的解释:崇山,“在湖南大庸县西南,与天门山相连。相传舜流放驩兜于崇山,即此”。大庸,即现张家界市。


湘西风光

《直隶澧州志》中又记载:“崇山,山势嵯峨。顶有村落,其地平旷,可容千人,最上巨垄,人传驩兜冢”。

今天的崇山,依然保存有“驩兜石室”、“系马柱”、“驩兜屋场”等遗址或者遗迹,屋场后山巅空旷平地有土垄,状似坟冢,即驩兜冢。

由此可见,古人笔下的崇山到底在何方,估计许多人心中已经有了具体的答案。原来在古代,大美湖湘一直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啊,为家乡点赞!

湘西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湘西   京广铁路   张家界市   南蛮   崇山峻岭   湖南省   山势   竹竿   闭塞   湖南   传说中   行尸走肉   省内   风光   神秘   地方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