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张文宏与饶毅之争,到底谁对谁错

前段时间沉浸在世界杯的精彩中,突然听说张文宏又被骂了。心中一想,张文宏被“骂”不是很正常么,从头到尾就不乏骂他之人。这两天终于抽出时间看了看这场论战的文章和评论,明显得再次分为两派。但是依然感到困惑的一点就是,张文宏这次说的“高峰期马上来临,走出疫情已成定局”,不管从科学趋势还是语言文字,实在没有太大的毛病,为什么会遭致科学家饶毅的怒喷?

饶毅之前就喷过张文宏,那时候还比较客气,称之为“贤弟”,现在竟也学某司马一样,直接给张扣了带有人身攻击的“伪科学家”的帽子。(当然顺带地也批评了莲花清瘟,这里涉及到中医更加复杂,本文暂且不谈。)其理论依据为没有人可以预测疫情,你永远不知道其规律(只能事后总结)。言外之意就是张文宏在瞎说瞎预测。从严谨的科学上来说,饶毅此话没错,但问题是,何为事后?什么算结束?如果要等到所有的尘埃落定再总结(再严谨一点,你怎么判断现在就完全结束了),即便总结满分,但对过程的帮助又有多大?而疫情已经发展了1年,2年,3年,现在第4个年头,在不同的阶段,总结不同阶段的数据并得出一些推断,有何不可?有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但如果坚持科学的基本逻辑,这种总结就是值得肯定的,并且能给公众一定阶段的认知参考。

与之前在谈及是否放开时,饶毅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保证新冠病毒不会突变,而且也不能预计它何时突变,不能预计突变的后果,也不能预计感染的后果,包括感染了奥密克戎不能预防以后所有变种的可能性。所谓利用奥密克戎契机的观点,可能不值得采纳。”“不存在每一种病原体都是‘越流行,致病力越下降、病人症状越减轻’的规律”。这些严谨的理论确实无懈可击,也正如经常有人担心——万一进化了既致命又传播猛的病毒怎么办。这种概率肯定有,但是概率很低。目前已有的病毒趋势也是支撑这种大概率论点。我们要对这种低概率的事件保持警惕之心,并建立预警机制,但绝不要因为有这种可能的低概率事件就草木皆兵,公共卫生决策也是基于主流的趋势去做判断。正如在上海封城时,张文宏就提出”经济停摆太久,负面影响大于病毒本身“。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张还能提出这样的论点,所以我一直觉得,张文宏除了是一个医生外,还有着宏观的格局和对民生的关心。

于是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饶毅也迫不及待破口大骂?饶其为人率直(骂过不少人)、科学水平也值得称赞,而张也是尽说实话之人,为何会如此争锋相对?到底是看不惯张爱说话还是乱说话?从爱说话而言,我认为当今真需要一些像张文宏这样的人来为我们做朴实的讲解,民众能听得懂的讲解,恰恰我觉得疫情期间,出来给民众讲解真实现状的太少了。又或者有的专家还出来昧着良心讲。以至于很多人到现在还在疑惑,这个病毒到底毒性如何。这种声音真得太少了。这次放开明显地准备不足,跟之前高压环境下不让人说话以至于完全没有准备第二条路有很大关系。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基于事实,各抒己见,敞开交流,我认为利大于弊。

那就是看不惯张文宏乱说话瞎预测?但你真正去看张的每次内部分享也好,对公众讲解也好,很多的结论都是来自临床一线的观察和数据统计,逻辑非常清晰,而且三年如一。批评家就只好阴阳怪气地去找这些“倒春寒”“走出疫情已成定局”的所谓俏皮话的漏洞了。

或者是饶觉得张是如按摩师在安慰误导民众?难道张说疫情即将迎来高峰并且终将结束,这种提醒危险来临但曙光就在面前的话有什么不对的吗?会误导人民做出某些错误的行为么?难道呼吁老人做好疫苗接种也是祸害人民?包括饶毅本人也呼吁要加强疫苗接种。而为什么张文宏老是“爱出风头”,其实也是民众在关心张文宏在干什么在说什么,不是因为把他奉为神,而是需要像张这样的人来给迷茫慌乱中的自己一剂稳定剂,正如我们去求医一样。现在很多人发烧都会问旁边的朋友怎么办,不是因为这些成年人不知道怎么办,也许只是想听到一句“没关系过两天就好了”。

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在涉及共存与清零问题时,饶就会用最“严谨”的科学去批判对方?张在讲人类与病毒必将长期共存的同时,其实也一直强调要做好医疗的准备。而饶早前在探讨梁建章的抗疫策略时,还能温和地建议,但说实话并没有从科学的逻辑去讲明梁的不妥。至于有人去深挖惊讶发现饶毅原来背后跟核酸检测公司有关,这种反击说实话就很拙劣了,跟喷丁香医生背后是境外资本一样,就是为攻击而攻击,属于脱离理性的阴谋诡辩。

还有种批判张文宏的论调是:张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说的不过就是些常识问题。这里恰恰说明张说的都是基本的科学和逻辑,并且通俗易懂的话说出来。民众喜欢他一方面也就是因为他说人话。就譬如他说“目前病毒已经趋于稳定”,这话在科学上肯定是不严谨的,但是是民众听得懂的。民众不一定能听懂病毒会朝着各种方向去变异(就不可能稳定),但至少有个认知是这种病毒大概率会趋向不会乱来了。


所以还是有必要再回顾下张文宏的各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仅表明我的看法:

1、2020年年初到处都在传播米国大兵投毒论,甚至媒体对国外自曝很早就感染新冠而欣喜若狂时,张文宏说:”武汉是中国第一个出现这种新传染病的城市,如果从国外传播到中国,应该是几个城市同时发病,而不是陆续出现发病情况。“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张文宏,当时就被他这种客观敢说圈粉。当然这也遭致了”爱国主义者“的第一波攻击。

2、张文宏说:中国人不用为美国担心,美国的医疗系统足够应对疫情;德国是抗疫模范生。

这些话使得张文宏被批为“西方代言人”,尤其是美国疫情大爆发时,更是遭受了冷嘲热讽,而这又正好符合了民众想看美国笑话的心理预期。这里张是有判断失误,没想到病毒这么猛,没想到世界医学最先进的国度都陷入了慌乱。但确实美国也率先走出了疫情,并且从生活在美国的人反馈来看,美国应对得并没有媒体说的那么糟糕。而其实张文宏夸中国的地方也有很多,一查一大把。

3、张文宏说:不要给孩子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这段话现在更是被攻击者反复戏谑。其实我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为啥不能喝粥,但是结合当时的背景,说的是预防病毒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牛奶鸡蛋富含蛋白。传播开来就又变成了亲西派。看一段话还是要结合上下文的。

4、关于张文宏“代言”美国新冠药

说是代言,我觉得这种说法极不靠谱。引进国外药有严格的流程,也不在张的负责范围。我认为张只是分享了国际上新的研究成果,而这种新的成果也能给当时看不到头的抗疫带来坚定的希望。记得几年前我在寻医专家时,有的所谓特约主任只是让你去挂个号拍个片然后开个药,而我很感激的一个医生是她会给我讲解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案和国内外新的方案(包括国内还没完全审批上线的),并给出建议。我认为这些立足当下而又关注前沿的医生和专家,是难能可贵的。而现在国家也引入了这种新冠药,说明还是有效果的。辉瑞作为一家170多年的制药公司,其严谨的研究态度和领先的成果,是能造福世界的。我们不要因为所谓西方和资本家的就一概仇视,这不利于民族的进步。

当然这里是否和张有利益关联,比如像微博大v一样,发一条微博就给多少钱,我认为张这里没有。认为有的可以去查。

5、张文宏说:这将是最后一个寒冬;这波疫情是一波倒春寒。

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也让张遭受了口诛笔伐,尤其在上海疫情时达到顶峰。张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国外已经经历了一波病毒攻势慢慢恢复过来,同时病毒毒性已经明显变弱的情况下,得出的判断。这种说法对于当时来说,不能完全说是错。虽然严格来说,是不科学的。但就像地质学家一样,不能精确地预测地震甚至预判错,但是科学研究和总结预判工作也是要持续做的。尤其对于当时不知道黎明何时到来的情况下,急需要一种这样的声音。于是张说了,也可以其他人来说,但没人说,或者有人说了,但没人听见没人听懂。于是张变成了对上逞能,对下逞强。

6、在外界问新冠如何治疗时,张文宏说:新冠治疗没有神药,集中优势资源多学科救治是关键。

所以批判张文宏只会将讲安慰话的,可以听听这个大实话。

7、张文宏说:目前病毒主要侵犯上呼吸道,症状已经很轻;急需复工复学,新冠后遗症基本没有。

在全国严防严控的那段时间,后遗症是当时的“主流学说”,但这种学说除了讲病毒怎么传播快和所谓的后遗症外,其实并没有专家出来告诉民众这种病毒目前到底是怎样的。而张文宏基于临床的观察和统计提出了这种说法,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什么有人说三年来,只有张文宏坚持自己的内心在说实话,也许就是源于至此。

不过这里其实媒体在传播的时候,漏掉了一些信息。比如张文宏说病毒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但免疫力弱的群体也会出现肺部感染,要加强免疫力弱的群体的保护。

所以,有时候的误解和攻击可能来自于媒体的断章取义。


我从来不认为张文宏是神,他也不是什么最高殿堂的学术大牛,但正是这种坚持和真实让人追崇。希望这种真实坦荡能一直坚持下去,不要学某方舟和某司马,借着“打假”和“正义”积累的人气,实则做着欺骗和伪善的事情。

而那些故意捧张文宏为神的人,却不乏居心叵测之人。

饶毅我觉得算正人君子,只是这次挥舞错了棒子。以上为我的结论。我的认知仅能到此,错误之处,还请高人指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美国   疫情   突变   概率   严谨   民众   说法   说话   病毒   科学   张文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