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领域龙头,福达股份:受益于比亚迪混动崛起,打开新成长空间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亚前海证券 郑倩怡 赵启政)

1.国内曲轴、离合器主要生产企业,技术装备+客户资源优势明显

1.1.长期深耕曲轴、离合器业务,管理层技术背景强

二十余载长期深耕主营业务,已成为国内发动机锻钢曲轴、汽车离合器主要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自桂林汽车零部件总厂改制而来,长期专注于汽车、船舶、核电、工程机械、农机等动力机械发动机曲轴、汽车离合器、螺旋锥齿轮、精密锻件和高强度螺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14年11月27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现已成为国内发动机锻钢曲轴、汽车离合器主要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股权稳定,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

截至2022年三季报,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67.58%,实际控制人黎福超持股61.39%。公司管理层均拥有丰富的从业经历,曾就职于业内知名企业,技术背景强,其中黎福超、王 长顺、秦联、黄斌等均为高级工程师。

1.2.曲轴业务为公司核心产业,拓宽经营边界助力营收增长

公司营收长期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冲击、车市下行影响承压。

近年来公司积极在客户国际化、产品高端化、扩大非道路机械配套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同时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

2022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冲击、汽车行业下行影响,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承压,随着疫情缓解、供应链修复,公司营收有望回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8.19亿元,同比下降 41.29%;归母净利润达 0.49 亿元,同比下降 69.35%。

公司盈利能力稳定,2022年前三季度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略有下滑。

近五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水平稳中有增,2021年毛利率达25.72%、净利率达 11.48%。公司费控能力良好,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近五年均呈下降趋势。2022 年前三季度,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小幅下滑,达 21.28%,较 2021 年下降 4.44pct。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曲轴业务贡献 55.75%营收。

近年来公司在稳定原有曲轴、离合器、齿轮业务基础上,推进多元化经营策略,不断开拓新产品、新市场,积极布局精密锻件、高强度螺栓等领域。

2021 年,公司五大主要业务曲轴、离合器、齿轮、精密锻件、高强度螺栓营收分别占比 55.75%、18.28%、8.11%、6.07%、3.61%。

1.3.公司工艺技术、装备水平领先,优质客户资源巩固行业地位

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领先国内同行。

公司搭载国内先进装备,积极引进海外先进设备及生产线,掌握轴颈及圆角淬火、圆角滚压等多项核心技术,可实现各产品研发、生产、试验及检测过程全覆盖。

公司技术专业化水平深受行业认可,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 中国机械 500 强、广西工业龙头企业、广西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 军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1)曲轴:搭载曲轴法兰孔、轴承孔专机、油孔柔性加工专机等国内领先装备,积极引进德国 ALFING KESSLER 淬火机床、英国 LANDIS 双 主轴 CBN 数控随动磨床等海外装备,并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现已建成 4 条曲轴全自动生产线,掌握圆角滚压、圆角淬火强化处理技术;

(2)离合器:引进奥地利 AICHELIN 热处理生产线,拥有离合器耐高速性能试验机、盖总成高精度综合性能检测机、整车噪音振动测试机、从动盘高精度扭转特性检测机等先进设备,离合器组装、检测装备水平领先;

(3)螺旋锥齿轮:拥有德国 KLINGELNBERG C27 数控铣齿机等国内、外领先的全数控螺旋锥齿轮干切机、研齿等齿轮加工设备,引进奥地利 AICHELIN 全自动可控气氛环形热处理生产线,可自主完成齿轮的渗碳、直淬、压淬、清洗、回火等工序的处理;

(4)精密锻件:组建 6 条锻造生产线并搭载 14000 吨、8000 吨、6300 吨、2 台 4000 吨热模锻压力机(俄罗斯 TMP)及 12500 吨热模锻压力机(中国二重),产能规模及装备水平行业领先。

公司客户资源优质,赋能长远发展。

公司为 50 多家国内外知名整车、发动机、工程机械及车桥生产企业提供配套,凭借长期积累的专业技术经验及规模优势,现已取得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获得多家配套厂商颁发的核心供应商、年度优秀供应商等称号,部分产品取得配套厂商特定系列产品的独家配套资格。

公司与优质客户资源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助力巩固行业地位并为拓宽产品线奠基,主要客户包括宝马、奔驰、比亚迪、东风康明斯、三一重工等。

2.曲轴是内燃机核心零部件,进入壁垒较高,且集中度正在不断上升

曲轴是内燃机五大核心零部件之一。

内燃机的五大核心零部件:缸体、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其中曲轴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曲轴与连杆配合,将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再通过飞轮实现动力输出。

曲轴的精度、刚度、耐磨性等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燃机整机的工作性能和工作寿命,对汽车性能、燃油经济性、环保排放有重要影响。

曲轴与内燃机的配套比例约为 1:1,规模与内燃机直接相关。

曲轴和内燃机为 1:1 的对应关系,因此曲轴的产销规模与内燃机产销规模直接相关。当前由于存量更换和混动车型销量的增长,内燃机行业产销量正在逐步增加。

根据《内燃机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估计,“十四五”期间每年有 8000 万台新品内燃机的需求,尤其是在乘用车领域内燃机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2021 年乘用车内燃机销量达到 1874.48 万台,同比增长 0.64%。

曲轴行业重资产、高技术特征显著,产能以及客户资源为主要壁垒。

根据公司公告,曲轴加工难度大,设备投资高,其对于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设备投资有较高的要求。此外,曲轴作为内燃机的核心零部件,其质量对内燃机的工作性能和工作寿命有重要影响,因此内燃机生产企业对曲轴供应商要求严格,客户资源壁垒也较为明显。当前随着混动汽车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具备足够实力的曲轴厂商更易承接整车厂的需求。

行业较为集中,未来头部企业份额有望进一步上升。

由于较高的行业壁垒,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国内商用车发动机曲轴市场中,主要生产 企业包括福达股份、天润工业、辽宁五一八等;在乘用车发动机曲轴市场中,福达股份具备较高的市场地位。由于曲轴是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很多主机厂会选择自己生产。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目前随着独立曲轴厂商不断提升核心技术,主机厂为控制风险将把曲轴生产更多地向独立曲轴厂转移,头部厂商有望承接主机厂向外转移的需求。同时由于曲轴行业高投资壁垒的特性,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3.“混动崛起+商用车复苏”带动曲轴放量,新能源电驱动齿轮打开新成长空间

3.1.混动崛起,公司成为比亚迪 DM-i 系统核心供应商

充电桩数量短缺、结构失衡,混动为现阶段重要方向。

从数量上看,我国车桩比仅达 2.6:1;从结构上看,充电桩集中分布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 沿海省市,且 90%以上的充电桩均建设在城市市区范围。

充电桩数量短缺、结构失衡的现状无法完全支撑纯电车主充电需求,而混动汽车可通过燃油 补充能量,且亏电油耗远低于同级别燃油车,更具燃油经济性的同时能有效缓解里程焦虑,近年来销量增速迅猛。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指出,到 2035 年,销量占比约 50%的燃油车将全部改为混合动力汽车,混动汽车发展前景可观。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 年 1-10 月,PHEV 混动车型零售量同比增速远超乘用车总体以及 BEV 车型同比增速水平。

插混车型有较大潜力,消费者重点关注性价比。

目前纯电动汽车需求主要集中在 15 万以下及 20-30 万价格带,低端车型以满足消费者代步需求为主,高端车型电池容量大但售价较高。

新出行发布的《2021 中国用户新能源车消费决策和态度调研报告》显示,购车预算在 10-20 万的消费者数量最多。而目前插混车型需求多集中于 10-20 万元区间,插混在此区间有较大的潜力。《2022 年上半年中国购车用户趋势洞察》显示,消费者选择混动产品时对性价比、经济性更为关注。

比亚迪依靠高性价比以及综合素质,成为混动市场最大玩家。

比亚迪自主研发的 DM 混动系统主打“以电为主”的理念,从电机端发力,搭建以“大容量电池+大功率电机+先进电控系统”为特色的 DM 平台,兼顾动力性、节油性。

凭借“高马力、低油耗”搭配,比亚迪混动产品销量增速迅猛,且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2022 年 1-10 月比亚迪插混产品累计销量约 70.8 万辆,同比增幅 283.6%,远超其纯电车销量增速。盖世汽车数据显示,比亚迪插混销量大幅领先竞争对手。

积极把握乘用车市场,公司成为比亚迪 DM-i 混动系统曲轴核心供应商。

公司把握乘用车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扩大与奔驰、沃尔沃、吉利、比亚迪等公司曲轴及锻件产品业务合作,同时瞄准新能源混动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深度绑定比亚迪,成为 DM-i 系列车型核心曲轴供应商,为其研发出 472、476 两款曲轴产品。

受益于比亚迪混动车放量,公司现已成为新能源混动车曲轴行业龙头。目前公司为比亚迪、吉利、上汽通用、东风乘用车、理想汽车及柳州赛克等知名车企混合动力车型提供曲轴及毛坯产品,并不断开拓新客户,随新能源混动车高速发展,公司曲轴业务有望维持高增长。

3.2.商用车有望触底回升,公司商用车配套有望放量

受疫情以及国标切换影响,商用车景气度较为低迷。从 2020 年起我国商用车销量持续下降,2022 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 168.3 万辆和 170.2 万辆,同比下降 38.5%和 41.2%。

商用车市场整体状态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受“国五”标准到“国六”标准切换影响,2021 年上半年出现了较长时间的购车高峰,同时“蓝牌轻卡”新政策出台,两者造成商用车需求提前兑现,目前用车换购动力不足;

第二,受房地产等行业开发速度减缓,物流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商用车市场下行压力加剧;

第三,今年国内多地疫情反弹,对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这也导致了商用车市场供给和需求同时下降。

防疫政策优化,经济快速重启,商用车景气度有望回升。

2020 年 11 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包括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防控措施等。

防疫二十条发布后,由于对新冠防控的放松,预期消费者支出增加,《经济蓝皮书:2023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 2023 年中国经济增长 5.1% 左右,中国经济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预计未来随着经济复苏,商用车市场会逐渐恢复,中汽协预计 2023 年中国商用车销量为 380 万辆,同比增长 15%。

公司积极扩大国内商用车市场份额,商用车配套产品有望回升。

公司商用车客户包括玉柴、福田康明斯、东风康明斯、安徽康明斯和江铃重卡等,当前公司紧抓商用车市场,不断扩大现有国内优质商用车客户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的客户也正以境内整车厂、主机厂为主逐步发展为境内外客户并重的新格局。

3.3.推进新能源汽车电驱齿轮项目,加大押注新能源

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发展确定性较高。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 1-11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606.4 万辆,同比增长 81.9%。11 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 36.3%,批发渗透率为 35.9%,呈稳步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正逐步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其发展的确定性依然较高。

根据艾媒咨询,预计到 202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可达到 2.31 万亿元,2020-2025 年 CAGR 可达 46.7%。

三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电驱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5 年达到 1195 亿元。

“三电”指电动机、动力电池与电控系统,共同组成新能源车的动力系统,直接决定整车的动力性能。其中电驱系统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源系统直接决定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控系统则直接决定新能源汽车的爬坡、加速、最高车速等性能。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 年我国电驱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 1088 亿元。

推进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高精密齿轮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公司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布局。

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而由高精度齿轮、齿轮轴组成的减速箱是电驱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根据公司公告,随着汽车全产业链协同研发和制造能力的提升,主机厂研发重心主要集中在控制系统和总成开发,对高精度齿轮则偏向于向供应商采购。

公司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高精密齿轮生产线项目,项目一期预计将于 2023 年 6 月竣工验收完成,建成后可年产新能源电驱动系统高精密齿轮 60 万套,预期可实现年销售收入 39300 万元,利润 6428 万元。公司有望借此把握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新机会。

4.盈利预测与估值

4.1.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1. 公司加快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曲轴业务新客户的开发,积极把握新能源混动车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曲轴业务收入增速为-40%、80%、40%,对应毛利率分别为 25%、27%、28%。

2. 公司离合器业务拥有技术质量优势及性价比优势,产品不断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离合器业务收入增速为-40%、25%、25%,对应毛利率分别为 20%、23%、23%。

3. 公司积极发力新能源电驱齿轮产品,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齿轮业务收入增速为-30%、80%、40%,对应毛利率分别为 26%、28%、28%。

4.2.估值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97/18.48/24.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9/1.93/3.11 亿元,EPS 分别为 0.11/0.30/0.48 元/股。基于2022年 12 月 23 日收盘价 6.16 元计算,对应的 PE 分别为 57.47/20.58/12.79 倍。

5.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公司下游汽车产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若宏观经济出现超预期波动,有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需求不及预期。

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公司发动机曲轴、汽车离合器、螺旋锥齿轮、高强度螺栓等业务与汽车行业的景气程度相关度较大。若汽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公司业绩或将受到影响。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钢材等为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材料,若未来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进一步加大,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确定性的影响。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报告下载|战略报告|管理报告|行业报告|精选报告|论文参考资料|远瞻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曲轴   内燃机   销量   离合器   新能源   齿轮   龙头   核心   领域   股份   汽车   系统   公司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