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讨水喝,女人故意往碗里撒了一把谷壳,刘伯温:她大有智慧


“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这是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在阅读史书时,对于大明开国元勋之一的刘伯温做出的评价,称他颇有谋略,功绩赫赫。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刘伯温的评价之高。

刘伯温,原名刘基,曾经在元朝做官,但不久后就因政治理念不合而辞官离去,最终被朱元璋收入麾下,后来更是屡建功业。

而关于刘伯温的故事,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他在预言一途上的精通。但就是这样一个能够预测未来、甚至与诸葛亮齐名的“奇人”,却也有当时未曾想明白,事后才感慨对方大有智慧的事。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溯回历史,品读一番。

刘伯温印象最深的预言

在今天,关于刘伯温传唱最广的便是他那颇为精深的预言之术。他在世时不仅作出了多个关于后世的预言,而且还都被一一印证了。

比如有一次,朱元璋突然起了兴致,打算测试一下他的占卜到底准不准,便把才咬了一口的烧饼藏在碗里,叫刚刚进屋的刘伯温来猜。

刘伯温一开始愣了愣,不明白皇帝这是在搞什么,但随即还是给出了答案。

他说,陛下您碗底藏着的这样东西本来是和太阳一样的圆形,但是现在上面缺了一点,就变成了弯弯的月亮形状。依臣猜测,这是一条像您一样的金龙在它上面咬了一口才造成的现象,所以臣觉得这其实是一个烧饼。

后来,刘伯温还曾经隐晦地对朱元璋预言过,等他去世之后,皇位将会由燕王继位,以及大明将亡于万历皇帝的孙子祟祯等等,这些在历史中果然也如数成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精通占卜预言之术的人,在晚年辞官归隐之后,被其他人问起他一生中印象最深的预言时,他竟然想了一想,给出了一个惊呆众人的答案。

因为刘伯温的回答竟然并非他自己所做的预言,而是昔年他在山野之间,遇到的一名老妇人对他所说的话。

“她才是有大智慧啊。”刘伯温这样感叹着。

一碗谷壳水引出的故事

刘伯温的祖籍是浙江一带,因为父亲就颇有学识,所以也很重视对他的教育,早早地就将年龄尚小的刘伯温送进了学堂。

而刘伯温果然也没有辜负长辈们对他的期望,不仅很快就展露出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天赋,还在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望的小神童。

就这样,刘伯温又相继跟着几位老师学习了数年时光,终于得到认可,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当时的中原大地依旧受元朝的统治,而首都则远在北方。刘伯温想要去参加这一次考试,便要从南地的家乡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历经数月的车马劳顿,这才能抵达北京。

那年刘伯温年纪还小,只有二十岁出头而已,一心想要做一个像圣贤书里说的那样,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官,可是这一路上见到的景象却让他对自己的抱负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百姓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到处都有人揭竿而起,烽火弥漫……后来,就连刘伯温自己带的干粮和银子也都被施舍和使用完了,他又渴又累,满头大汗,不得不去山中的人家那里讨水喝。

来给他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人。对方穿着简朴,听了他的来意之后也没有多问,只是看了刘伯温一眼就回到屋中,在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又从旁边抓了把什么丢进去,这才将水瓢递给他,说道:“慢一点,急什么。”

刘伯温本来满心期待,正想抓紧多喝几口,结果却发现那水顶上漂浮着满满一层谷壳,根本就没法立刻大口饮用。

他有点不高兴,觉得这妇人是故意折腾自己。但好歹人家没有直接把他撵出去,还是给了他水的,他就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慢慢的把水上面的谷壳拨开,小口小口地喝着。

之后,妇人又向他打听这房子附近哪里风水比较好,他们家想要翻新一下房屋。刘伯温虽然心里有些不快,但还是一五一十地回答了她,这才继续赶路。

在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中,刘伯温果然高中,只是后来并没有什么机会施展他的抱负与才华,反而是越来越看到了元朝的腐朽。所以,没过几年,刘伯温就辞官了。

女人之善与无意的预言

数年之后,刘伯温成为了朱元璋麾下的一员重要谋士,一跃成为风头无两的天子近臣。只是后来年迈了,他就再次提出了辞官归隐,很快也得到了皇帝的许可。

而也是在这一次回故乡的路途中,他竟然又偶然路过了当年找水喝的那处山村。

刘伯温心念一动,便命人去打听一下当年的那个妇人。然后他便发现当年那处狭小的房屋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装潢相当不错的大院子。

当年的中年妇人已经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媪,却还是坚持走了出来。在认出刘伯温正是当年为她指出了房子修建位置的少年后,她立刻笑起来,主动给刘伯温倒了杯茶。

刘伯温看着手中温热的茶水,不由得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一瓢上面满是谷壳的凉水,便问出了困扰自己多年的疑问:“您当年为何要在水上洒满谷壳呢?难道真的是看我不顺眼?”

没想到他这话一说,却把老妇人吓了一跳。对方连忙摆摆手,解释说:“我当时是看到你满头大汗,怕你喝凉水喝得太着急,会染上风寒耽误赶路,才那样做的啊。你记不记得,我还提醒你,慢一点,急什么呢。”

刘伯温恍然大悟,明白是自己误解了老妇人当时的好意。同时他思绪一转,却也猛然发现,这不又是一个无意中说出的“预言”吗!

毕竟,要是自己真的慢一点,不那么着急,可能就也不会执意要在元朝做官,浪费那么多心力,却最终发现一切都只是徒劳了。

而面前的老妇人却还在拉着他的手连声感谢:“当时多亏你为我选的好地方啊,我们家搬家之后就一直很顺利,这不,宅子都建起来了。”

刘伯温却知道,这是善良的回报。当年的老妇人为自己考虑,不想让自己感冒而洒下了一把善意的谷壳,自己虽然没有理解对方,但也没有因此为难,而是诚实地为她指明了搬家合适的地点,这才达成了今天的双赢局面。

老妇人一家变得富裕起来了,而自己也早就回报了她的善意。唯一可惜的是,当年的自己没能从对方的话语中听出那句不为人知的预言,所以稍微绕了一段弯路。

想明白这一切后,他不由得感慨道:“您才是有大智慧的人啊!”甚至到了晚年,也依旧认为老妇人当年的话才是他这辈子印象最深的预言。

结语

刘伯温的故事流传到今天,其中固然是经过了不少的艺术加工,我们要科学地看待所谓的预言,但也应该领悟到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有时候,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善意,也能成为灿烂的大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谷壳   小口   数年   大明   老妇   元朝   妇人   善意   当年   智慧   发现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