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现一神秘山洞,洞内藏有大量黄金,专家研究之后:是他藏的

明朝末年,因为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一时间涌现出不少反抗明朝政府的地方起义武装,实际上绝大多数起义武装都和土匪一般,这导致盗贼横行民不聊生,很多人一夜之间被抢劫一空变成了贫民,迫于生计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加入其它的地方起义武装来求生,一时间各地农民起义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就如天启年间,因为崇祯帝朱由检为了节约国库,采取了毫不现实的精简行动,削减了全国上下大半驿站的驿卒,陕西的李自成就是因此丢掉工作的流民之一,因为没了工作,再加上大荒之年,李自成只好找乡间富户借高利贷,因为还不起,李自成只好东躲西藏,被逼无奈之下直接杀了债主带着侄儿李过投奔边军讨一口饭吃。

所谓边军便是镇守边疆的军队,但此时的大明朝,就连王公大臣的官俸都发不出,更何况是李自成所在的边军,很快李自成就因为朝廷不发军饷而哗变成了起义军,不过在朝廷的围剿下李自成第一次起义很快溃败,被逼无奈之下李自成带着李过投奔了舅父闯王高迎祥,因为李自成在此前哗变中的表现,高迎祥非常欣赏李自成,并封其为闯将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没过多久高迎祥就因为明军的围剿而战死,凭借着在军中的声望和高迎祥外甥的身份,李自成接管了高迎祥的起义军成为新的闯王,恰逢此时明朝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全国上下再无可用之军,再无可征之兵,反观李自成因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百姓的欢迎,一时间各地都开始传唱:‘迎闯王,不纳粮。’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并在同年3月19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曾经害的李自成丢官的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景山,明朝因此灭亡,李自成一时间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但实际上李自成一共也只有两万士兵而已,能占领北京城纯粹是明朝已经到了灭亡的时候了。

因此在吴三桂放清军入关之后,李自成被迫只能带着从明宫中劫掠来的财宝南下避难,但是在清军绝对的军力压制下,李自成只能且战且退,最终在湖南地区被当地农民武装姜大眼杀死,大顺国被李自成的侄子李过继承,李过决心与南明政权联合一同抗击清朝。

但此时无论是偏安一隅的南明还是失去了李自成的顺国都已是强弩之末,没有抗清几年,李过就带着李自成临终前的遗憾,在屡战屡败中病逝,大顺国正式灭国,然而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李自成从北京城中带出来的财宝去哪了?

还记得前文说的‘就连王公大臣的官俸都发不出’吗?这是因为明末东林党人掌控朝政,肆意掠夺、贪污朝廷银两用于自用,但他们又不往外花,反而是把这些银两藏于家中,导致明末市面上无金银流通。

闯王李自成打入北京后,这些东林党人有一个算一个的被李自成抄家,仅仅是有记载的收入就有:“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这其中还不包括李自成手下从各个达官显贵中抢的,这让李自成在短时间里攫取了大量财富,然而还没等他享受,就被迫退出了北京城来到南方,这笔巨额的财富按理来说也跟着李自成一同来到了南方,可日后的史册中,无论是李自成还是继任者李过都没有提及这份财宝的去向,这份财宝也逐渐成为一个江湖传说。

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藏宝的传说,如秦始皇墓中墙壁棺木皆为黄金打造,曹操手下摸金校尉盗墓多年,曹操死后将这些财宝都放在自己的坟墓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世人杜撰的,但关于李过和李自成从北京城抢夺的财宝却是极少数有理有据,脉络清晰的财宝,因此数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一些寻宝队搜寻。

寻宝队从北京,按照李自成和李过的足迹一路向南搜寻,但都空手而归了,直到进入现代后,地质学家前往湖北天门山考察时,以外的发现了一处有明显人为改造过的山洞,进入查看后发现了许多金银财宝和珍贵文物,地质学家上报后当地政府便派遣了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来勘察。

经过检查,从山东上刻录的文字来看,历史学家断定这些肯定是那他藏得财宝宝,这些财宝的主人就是李自成,李自成在1645年3月时,因为清军的围追堵截占领过武昌,但没多久武昌城破,李自成逃往了湖南地区并被农民武装杀害,期间一直都带着这些财宝。

根据天门山藏宝洞里的记载,李自成死后,继承者李过却觉得这些财宝影响了部队行军速度,并且在此乱世,这些财宝没有任何作用,于是就地掩埋,如果还有机会来取,这便是李过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果没机会回来了,也起码不会便宜了清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闯王   崇祯   大顺   北京城   武昌   明朝   地质学家   财宝   湖南   山洞   朝廷   神秘   黄金   发现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