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畊宏也没带起来的健身行业,勒紧裤腰过日子|年度总结

2022堪称魔幻一年,前有上海疫情,后有全面开放,大部分行业都在封控、隔离、焦虑中艰难前行。健身行业也不例外,行业挑战一轮接一轮,爆火的刘畊宏并未给行业带来实质的改变。

好在,一切困难都将过去,在迎来亮光的2023时,我们先来回顾今年出现的5个大趋势。

逝去的时间

对于线下健身房而言,2022年失去了太多时间,相比过去三年,门店全年的平均闭店时间最长,少开店、开好店,成了不少健身房的共识。

有连锁健身品牌从业者告诉懒熊体育,2022年行业普遍陷入停滞,现金流的压力空前,尤其是往后的几个月里,绝大多数健身房和工作室会将“活下去”作为公司的首要目标,对于精益管理、成本管控的要求大于发展。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有所恢复,从业者的预测各有不同,但即便是保守者,也预计2023年下半年可以恢复增长。有些人早已开始蓄力,而没做功课的,现在必须行动起来,流失的教练和学员、新的产品和服务、线上线下的结合等,是一个个需要从业者重新理解并实践的课题。

昙花一现的刘畊宏现象

2022年健身行业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刘畊宏的爆火。

从今年3月开始,上海疫情逐步失控,隔离也越来越常见,而此时,线下健身受阻叠加大众健康意识提升,一边喊着“腰间的肥肉咔咔掉”、一边跳着毽子操的刘畊宏,通过直播健身开启了事业的第二春。背靠抖音的流量,刘畊宏10天内涨粉3000万,目前抖音粉丝接近7200万,成为抖音平台上有史以来涨粉最快的博主。

在积攒粉丝的同时,刘畊宏的团队也在探索商业变现的方式,最后还是逃不过“直播的尽头是带货”的命运。起初,刘畊宏的直播间无广告植入,如今已经为运动品牌、美妆等品类带货,而刘畊宏团队运营的另一个千万粉丝账号“刘畊宏肥油咔咔掉”,在5月底开启首场带货直播。

但过去的几个月里,刘畊宏的直播无论是观看量还是交易额都在下降。懒熊体育观察,刘畊宏抖音账号最高峰时在线观看人数在四月份时能达到三四百万,如今已经只剩下几十万。新抖数据显示,10月28日,账号“刘畊宏肥油咔咔掉”预估销售额为100万元-250万元,相比之下,刘畊宏在7月23日的直播预估销售额889.51万元。为了开源,刘畊宏团队低调入驻淘宝直播,并且创建食品品牌爱吃鲜摩人、服装品牌VIVICYCLE等自有品牌,不过收效似乎不如人意。

刘畊宏难度不高的毽子操确实让许多健身小白加入了运动大军,娱乐化的内容也在枯燥的隔离时光里带给人们快乐,但从这一现象背后,在线健身的瓶颈也显露无疑。

首先是内容同质化问题,在刘畊宏收获大批粉丝的同时,其他健身博主也在复制这种模式,类似的内容虽然受众广泛,但缺少深度和进阶性。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和日常生活的回归,没有完全建立起健身习惯的小白离开了直播间,资深健身者在生活恢复正常后则回归线下健身房。

其次是商业变现困难,根据精练GYMSQUARE《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中国线上健身的受众为健身内容消费的意愿低,往往是“看的人不买,买的人不看”,商业变现除了带货还是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

不过,虽然刘畊宏带来的热潮已经告一段落,但在大风过后,刘畊宏还是留下了部分稳定用户。在中国健身普及的路上,健身垂类博主能够掀起一股风潮难能可贵,依然是值得研究的范本。

抖快B加码健身

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指出“十三五”时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加上刘畊宏的刺激,各平台纷纷抓住机会加码健身。

苏炳添在抖音上课。

刘畊宏驻扎的抖音从4月开始推出“抖音全民健身计划”,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还没远去的情况下,抖音联合世界冠军、演艺明星在平台上直播健身,并且让“健身一姐”帕梅入驻抖音。

另一边,快手的“快手暴汗健身房”活动形式也大致一样;B站从去年开设“运动”一级分区之后,流向运动健身的流量也在增加。

从平台健身内容的数量来看,确实有不小的进步。2022年前四个月,抖音运动健身视频创作者数同比增长78%,运动健身视频累计条数同比增长159%。11月发布的《2022快手体育内容生态报告》显示,2022年居家健身视频在平台的发布量同比增长262%。

这些社交媒体平台掌握着巨大流量,在刘畊宏引发全民健身现象后,抖快B承接住了用户需求,健身内容工作者不断加入,平台在健身方面的价值也随之增长。未来,对于那些不好意思去健身房但又有尝试意愿的初级用户,很有可能会选择在这些平台开启自己的第一节课。

当然,Keep等垂直健身平台也受益于全民健身所带来的用户基数增加,但因为和抖音等平台的用户群体有所不同,并未见到爆炸性的增长。比较尴尬的是,Keep在今年2月提交的IPO申请失效,9月更新赴港IPO招股书。直到如今,已经完成9轮融资的Keep已经累计亏损超过60亿元,始终没能实现盈利。

居家智能健身退烧

2021年,仅仅发展两年多的FITURE成为了健身行业的独角兽,以3亿美元创造了全球运动健身领域最大规模的B轮融资纪录。而在国外,lululemon收购Mirror、Tonal吸引超豪华明星投资人团队,一时之间,行业中冒出了诸多入局居家智能健身的品牌。

到了今年,虽然还有零星的融资信息,这个赛道已经明显冷却下来。无论是国内的FITURE,还是国外的Tonal、Tempo,年内都没有完成新的融资,相反负面新闻不断,FITURE被爆出大规模裁员、Peloton的CEO下课,2021年底时,lululemon对于Mirror的销售量预期就已经腰斩。

Peloton创始人约翰·弗利(John Foley)被迫卸任。

这一后果并非意料之外,在居家健身被众人追捧的时候,健身镜是真需求还是智商税、能否真正教育市场、为什么要花几千块钱买一个大屏幕等问题,已经经历了多轮争论。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在这一年内并没有解决,销量一言难尽,像咕咚、乐刻等品牌的健身镜已经不再上新。

目前看来,市面上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健身镜上品牌几乎就剩百度和FITURE,速境等力量训练工具则在走不同的道路。新推出的健身镜普遍往更轻便、价格更低、娱乐性更强等方向变化,原本几千上万元的健身镜最低已经降到两千元以内,看直播、玩游戏等衍生功能都在一块健身镜上实现。

另外,居家健身的销售渠道也在改变,B端的销售合作变得更加重要,Peloton、FITURE等品牌都在加强与健身房、酒店等商业地产的合作,而这也间接说明其C端销售的不尽人意。

健身消费降级

在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2022年,人们的收入难以保证,支出自然也在削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即便有双11狂欢节,11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依然同比下降了5.9%。

健身作为非刚性需求,自然受灾严重,无论是刘畊宏的爆火,还是居家健身工具的降价,都体现了健身消费降级这一趋势。

线下健身房也在摸索更具性价比的模式,例如中田等工作室带领私教工作室开始私教包月转型,同样主打私教包月的乐刻FEELINGME私教馆在公司未来五年的战略计划中是个重要角色,今年已经拥有超过百家门店。而在国外,廉价健身品牌Planet Fitness的会员数已超过1660万人,创造历史新高,成为后疫情时代、所有的大型连锁健身房中率先恢复的一匹黑马。

在健身俱乐部中,以PURE FITNESS、一兆韦德为代表,都开始推出月卡或短期会籍卡,一兆韦德在上海疫情解封后推出的66元双周团购,这种大单变小单的模式正在迎合用户的消费需求。

即将到来的2023年依然困难重重,健身行业需要做好打硬仗的心理准备。

延展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快手   行业   裤腰   业者   疫情   健身房   过日子   融资   年度   品牌   内容   用户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