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研究报告:新能源材料的技术供应商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海证券,李永磊,盛昌盛,董伯骏)

核心观点:

受益于化工行业产能扩张,营收及新签合同均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营收为1379.19亿元,同比增长25.39%,2017-2021年CAGR为23.88%; 新签合同额为2697.7亿元,同比增长7.41%,2017-2021年CAGR为29.79%。2022年公司延续了高速增长趋势,前三季度营收为1205.79亿元, 同比增长33.24%;新签合同额为2355.11亿元,同比增长36.66%。在手订单充足为公司业绩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

聚焦新业态新市场,打造新能源材料技术供应商。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材料将成为石化行业新的增长点,光伏组件、风电叶片、 锂离子电池材料等对传统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需求空间广阔。公司硅基新材料、可降解材料、新能源领域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全年新签此类 合同额超过700亿元。华陆公司凭借“冷氢化”核心技术承揽国内90%以上的多晶硅工程设计和大部分工程总承包项目;成达公司进行BDO全产 业链布局,在BDO行业市场上筑牢发展高地;东华科技先后承接了藏格锂业、玻利维亚、西藏矿业扎布耶等碳酸锂项目,已获得连续生产电池级 碳酸锂的系统、碳酸锂反应器2项实用新型专利;五环公司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水法磷酸专利工艺技术,并升级开发半水—二水法工艺。

新能源产业步入快车道,为化工行业带来新机遇。传统火力发电成本中,仅燃煤费所占比重约在75%左右。而光伏发电主要成本为投资成本,初 始投资成本中光伏组件占比达到约37%。与火力发电相比,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制造属性突出。以光伏、风电、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 增长,传统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的需求增量上升。光伏发电对多晶硅、纯碱等需求拉动显著;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风电涂料固化剂等产品 需求大增;磷酸铁锂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需求激增,也直接提升了工业级的磷酸一铵和磷酸需求量,打开了磷化工行业的新疆界。碳中和背景下, 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及锂电行业迎来快速扩张期,对化工行业投资带动明显。

化学工程领域国家队

公司是化学工程领域国家队。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主发起人)联合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 同发起设立。2010年1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是一家集勘察、设计、施工为一体,知识技术相对密集的工业工程公司。公司 现有业务范围涵盖建筑工程业务、实业及新材料业务、现代服务业等。公司是我国化学工业工程建筑领域内资质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业务 链较为完整、行业内具有明显优势的领军企业。

经营业绩稳定增长

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逐渐增强。在经历2016年-2017年的低谷期后,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585.7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379.1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88%。归母净利润由2017年的15.5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6.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1.34%。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 营业收入1205.79亿元,同比增长33.24%,实现归母净利润37.20亿元,同比增长28.35%。

新签订单快速增长

公司年度新签订单额屡创新高,成为保障公司稳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2017年以来,公司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并屡创新高,由 2017年951亿元增长至2021年2698亿元。2022年截止9月底,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2355.11亿元,同比增长36.66%;从业务类型看,建筑工 程新签合同额2220.64亿元,其中化学工程新签合同额1678.26亿元,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额491.35亿元,环境治理新签合同额51.03亿元;新签 勘察设计监理咨询37.67亿元;新签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额49.82亿元;新签现代服务业合同额31.45亿元。

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

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呈下降趋势。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9.49%,同比下降1.53%;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7.75%,同比 下降1.76%。公司实业项目处于扩张阶段,新材料高毛利率将为公司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费用支出管控力度。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30%,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占为1.79%,同比 下降0.2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34%,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ROE稳定增长,现金流同比下降

业绩稳定增长,ROE逐年增加。2021年公司ROE为11.21%,同比 增加0.69个百分点。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性净现金流为-63.85亿元,主要原 因系下属金融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同比减少。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 率为70.17%,与2021年年末相比下降了0.32%。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公司大股东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工业工程建设企业集团,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旗下包括天辰、赛鼎、东华、五环、华陆、成达、桂林院等七家国内一流工程公司,及中化二建、三建、四建、六建等建 筑安装公司。此外公司还成立了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以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实施。

新能源材料技术供应商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积累雄厚

新能源产业步入快车道,为化工行业带来新机遇。新能源材料将成为石化行业新的增长点,光伏组件、风电叶片、锂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等 对传统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需求空间广阔。氢能作为清洁、灵活、应用领域丰富的二次能源,对于石化行业在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 用。公司始终以市场为导向,2021年成立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院、环保研究院,坚持“创新技术+特色实业”一体化发展,聚力优势产业强链、 补链、延链,加快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力争打造化工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科技资源耦合器,切实发挥化工新 材料、高端化学品、低碳及环保技术研发在助推实业兴企、带动工程发展和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化学:新能源新材料订单占比提升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公司硅基新材料、可降解材料、新能源领 域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21年全年新签该些类合同额超过700亿元。 公司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占比快速增长。2021年5亿以上重大合同中新能 源新材料新签合同485.13亿元,同比增长311.06%,占5亿以上重大新 签合同总额的38.61%。2022年1-9月5亿以上重大合同中新能源新材 料新签合同504.16亿元,占5亿以上重大新签合同总额的46.59%。

我国锂资源以盐湖为主,碳酸锂需求高速增长

碳酸锂位于锂盐产业链中游,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料,决定其电 化学性能,主导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据usgs数据,2021年锂消 费结构中电池应用占比达到74%。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电池的高速发展将带动碳酸锂需求高速增长。我们预 计2021-2025年动力电池CAGR为47.11%,储能电池CAGR为77.49%, 碳酸锂将需求从2021年的53.96万吨LCE增长至2025年的168.27万吨 LCE,CAGR为32.89%。 我国锂资源以盐湖为主。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年国内硬岩锂潜在资 源量为878万吨(锂辉石),卤水锂潜在资源量为 9250 万吨(LiCl)。 公司有望受益于盐湖提锂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湿法净化磷酸及磷石膏处理空间广阔

2022年10月8日,五环公司总承包的贵州磷化集团开磷股份公司年产4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项目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此前,公司陆续建设了 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10万吨/年PPA项目、福建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年PPA项目、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瓮福达州磷 硫化工基地项目(15万吨PPA)。 随着热法磷酸产能逐年下降,磷酸铁锂对净化磷酸的需求日益增加,磷化工企业纷纷布局了湿法净化磷酸项目,目前我国在建/拟建湿法净化磷 酸产能达166.2万吨。同时湿法净化磷酸扩产带来的磷石膏处理问题也为公司磷化工板块业务带来潜在机会。

化工工程有望受益于新能源崛起

新能源新增装机快速提升

发电结构仍以火电为主,新能源新增装机量快速提升。从发电结构来看,2021年全国火力发电量为57702.7亿千瓦时,占比为71.13%;水力发电 量为11840.2亿千瓦时,占比为14.60%;风力发电量为5667亿千瓦时,占比为6.99%;核能发电量为4075.2亿千瓦时,占比为5.02%;太阳能发电 量为1836.6亿千瓦时,占比为2.26%。从各类电源新增装机规模看,2021年新增火电装机4628万千瓦,同比下降17.90%;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 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4757万千瓦和5493万千瓦,分别同比增长-33.63%和13.96%。

光伏组件在投资成本中占比较高

光伏组件在光伏系统投资成本中占比达37%。光伏系统成本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施工及建设等成本构成,其中光伏组件成本占比达37%, 建安工程成本占比达19%。 电池片在光伏组件成本中占比达61%。光伏组件成本的构成是由硅成本即电池片成本和非硅成本组成,非硅成本是指除了电池以外的其他成本, 包括玻璃、EVA、背板、焊带、边框、接线盒等,非硅成本占组件成本的比例约39%,电池成本占组件成本的比例约61%。

光伏将电力由资源属性转化为制造属性

燃煤火电厂的主要发电成本是煤炭。以某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为例,经我们测算,当煤价处于1200元/吨的水平时,度电 成本中燃煤成本的占比将达到89%,电力资源属性突出。 光伏发电的主要成本是设备及工程建设。以某800MW 光储一体化项目为例,经我们测算,度电成本中设备投资成本占到53%,工程建设及土地 费用等成本占到35%。与火力发电相比,光伏发电对制造业投资的拉动更为显著。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化工行业带来新机遇

碳中和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及锂电行业迎来快 速扩张期。据wind数据,SW光伏设备行业2021年资本开支总额达到617 亿元,同比增长98%,2022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总额达到694亿元,同比 增长65%; SW电池行业2021年资本开支总额达到1068亿元,同比增长 287%,2022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总额达到1252亿元,同比增长83%。 新能源+储能制造属性突出,对化工行业投资带动明显。SW化学原料行 业2021年资本开支总额达到390.82亿元,同比增长83.37%,2022年前三 季度资本开支总额达到379.32亿元,同比增长47.50%。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新能源   碳酸锂   材料   磷酸   新材料   中国   组件   电池   成本   供应商   需求   化学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