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了以后,谁的话也别听,调整好心态更重要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姑娘,这里有最理性的声音

…..

...

一晃就到“冬至”了,这是一年当中黑夜最长的一天。

犹如三年前突发的疫情一样,什么时候能完全过去,到现在也是个未知数。

专家们从2020年就开始说,疫情到下半年就会迎来新的转机。

马上就2023年了,专家们依旧在靠这些“陈词滥调”安抚人心。

前脚刚说完,“阳过”短期内不会再“复阳”,不到一周,再“阳”的人就逐渐增加。

同时,死亡率也在有所提升。

我们甚至在谈论是否该引进“美-国-疫苗”了……

实际上,放开是一件好事,也是势在必行的,因为比起“阳了”,怎么活下去似乎更重要。

现在,多地已经颁布“机关口不得借口阳了不履职”,很多饭店、服务窗口甚至把“阴性”人员排除在外,只招待“小阳人”。

总之一句话,比起“经济复苏”一切都是妄谈——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资本”的世界。

一盒布洛芬拆开来卖,利润要高于之前的18倍,即便这样,你也未必买得到……更有甚的,超市里连维C饮料都卖断货了。

健康专家们说,补维C有用,柠檬就涨到了几十块钱一斤;专家们说,桔子在“阳了”之后是有效的,于是桔子就卖疯了;专家们说,黄豆煮水有用,黄豆价格也悄然上涨,连玉米须都成了抢手货……

所以,专家们还是别说了,再说下去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就都被掏光了。

还有更讽刺的是,截止到目前,也没有一个专家言之凿凿地说:这药治新冠,吃了有效。

因为新冠没有特效药,至少现在没有。

补维C、增强免疫力就好比男朋友敷衍女朋友时说:多喝点水。

实际上,专家也确实这样建议了。

但是,即便专家们不说,我们也都知道该补这些吧!

很简单,这不就是传统治感冒的老方法吗?

也对,专家们不是说了嘛,新冠本身就是“自限性疾病”,不刻意去治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犹记得,疫情刚爆发时,有很多专家说“连花清瘟”对病毒无效,需要打疫苗;十分肯定新冠不是流感,这些话现在都打了脸。

所以,自助者天助,既然成为“小阳人”已经不可避免,那就早点做好准备。除了老人、孩子和特殊群体,每个人都需要工作,只要上班,早晚都会有这一遭。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几样常见药外,如布洛芬、连花清瘟等,其他非同类型的药吃了也效果不大,所以只要做好退烧、止咳、消炎、去疼痛的准备,倒也不必跟随“抢药大军”进行大量仓储。

相形之下,调整好心态会显得更加重要。

有一个好的心情,能够理性面对“阳了”这件事,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比大把吃药更加管用。

现在除了后遗症无法确定“有与否”外,“阳了”的确不难康复,正常按感冒服药,难受个一周左右,也就好转了。

至于以后的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杞人忧天是无济于事的。

好的心态、平和处世,是抵御一切慌乱的法宝,也是健康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心存善念,学会理解和包容,更能让自己变得达观。

心里没疙瘩,看万事都开阔,病也就自然好了。

有一个小故事说,从前在大山深处有一个小村庄,那里从来没有医生,人们病了,就采点草药自治,直到有一天,一个悬壶济世的游医来到了这里。他有仁心仁术,从孩子生龋齿,到大人割盲肠,全都能治,堪称医术高超。

但是没过多久,他就遇到了自己也治不了的病,人们的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于是他只能安然离开,留给这个山村无尽的痛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能总是被提醒,久而久之,人就会下意识认为事情的本质就是这样。

同理,“阳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恐惧自己“阳了”。

有些病,可以不药而愈,只要你可以正确地去面对;有些病,即便是最好的医术也难以治愈,反而越治越严重,比如心病。

2023年,估计我们还要面临一波更加糟糕的时期,“阳了”或成为一种常态,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最应该做好的不是囤积多少药,而是打心里做好“打赢这场仗”的准备。

你不怕病毒,病毒就怕你,人的精神力是不可估量的。

当你可以乐观地面对生活时,便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你。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仁心仁术   玉米须   盲肠   医术   黄豆   桔子   疫情   疫苗   心态   病毒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