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一药难求,药企集体扩产,供应链何时恢复


药企集体扩产,布洛芬一药难求将缓解。

出品 | 华商评论 作者 | 华哥


布洛芬一药难求


近日,“阳了”、“高烧不退”、“缺药”等情况频频冲上热搜,不少人感染了新冠并出现症状,而相应的退烧药布洛芬,却出现了一药难求的局面。



自12月新十条出台后,对新冠疫情的防控进入了新局面。由于转变较快,布洛芬等退烧药开始遭到哄抢。


12月6日,京东健康公布的数据显示,线上销量增长明显的药品主要包括感冒用药、退烧、止咳、抗菌消炎类药物,上述药物近7日成交额环比10月增长18倍,其中布洛芬在成交件数TOP5药品中排名第四。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其中强调,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广州市从12月1日起,市民到药店购药,包括购买《疫情期间需登记报告药品目录》内的37类药品,不再查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随后,北京、上海等地也快速跟进。12月3日,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称,自12月3日起市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本市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在此之前,广州居民购买布洛芬等抗感冒药品需要查验绿色健康码和48小时核酸,还要进行实名登记,十分繁杂。


政策出台后,居民购买药品的枷锁被冲破,消费者纷纷涌向了各大药店买药,就连京东商城、阿里药房等互联网平台上的感冒药、退烧药也被抢光。


某互联网医院采购员称,公司一直从大型医药商业公司进货,12月9日开始,各类产品缺货严重,现在已经采购不到退烧药。


在退烧药中,布洛芬是最为抢手的,更是消费者抢购的主要目标。


公开信息显示,布洛芬1968年在英国上市,在解热镇痛方面的疗效十分显著,且由于其毒性较低,成为当时风靡全球的药物。90年代,布洛芬在全球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0亿美元,成为第一款销售额突破10亿的解热镇痛类药物。


随着布洛芬的专利失效,中国也开始试产布洛芬,最早只有山东新华制药厂和西南合成制药厂两家企业生产,这两家企业也成为后来生产布洛芬的主力军。


2007年,西南合成制药因为业务方面的调整,开始停产布洛芬,新华制药成功抢到了大部分西南合成制药的市场份额,逐渐做大。



截至2022年,全球布洛芬原料药产能前三名分别是新华制药8000吨、亨迪药业3500吨、巴斯夫3000吨,其中新华制药和亨迪药业都是中国企业。


此前,国家药监局通过的涉及“布洛芬”的相关批文多达558条,除了新华制药以外,还有石药集团、华润双鹤、康恩贝和信邦制药等。


其中,石药集团也是生产布洛芬的一大药企,2021年的年产能达到了10亿片。


从数据来看的话,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布洛芬生产国,然而在市场一片抢购之下,依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药企集体扩产


布洛芬等退烧药的供不应求,对于各大药企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利好。


12月19日,东北制药开盘后一字涨停。



其他的上市药企,进入12月以后也是一片上涨之势。


对于药企来说这是赚钱的大好时机,但对于全国的消费者来说,此时更需要的是正常价格的退烧药。


这一轮布洛芬等退烧药供不应求的局面,何时才能解除呢?


根据众多药企的信息显示,进入12月初以来,石药集团、新华制药、亨迪制药等国内布洛芬大型生产企业就已经开始扩产,且产能扩张的速度极快。


石药集团负责人称,只需要15-20天,新扩张的产能就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大概在12月下旬,就能较轻松的买到布洛芬了。


可见,对于世界第一的布洛芬产能大国来说,短时间内的紧缺并不足以影响大局,只需要半个多月产能就能提上来,将供应链完全恢复。


但是,这一次布洛芬等退烧药的紧缺,给药企带来并不单纯的只有利好,还有另一面。


实际上,从12月初开始,就有部分药企并不愿意大量扩张产能生产布洛芬,其背后是对整个市场的预期。


药企预期,新冠感染之后,大部分人都能自愈、甚至还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即使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的,也是短时间内的。



也就是说,在12月至1月份这段时间,或许是国内的高发期,对布洛芬等退烧药的需求量十分庞大。


一旦高发期过去了,人们开始对感冒发烧等症状习惯了,或者已经形成了群体免疫,那么对于布洛芬的需求就会瞬间暴跌。


在消费者看来,需求量大的时候扩张产能、需求量降低了就缩减产能,这是十分平常的,但对于药企来说,这是一场十分危险的赌注。


药企担心的是,大量扩张产能后,布洛芬短时间内满足了需求,但很快就陷入了供过于求的局面,生产出来的药卖不出去。


这一张一弛,将会给药企的生产线带来巨大的冲击,部分药企并不想迅速扩张生产线。


为此,部分药企还特地选择了以订单生产的方式,采购商下订单后,药厂就负责生产,同时在合同上拒绝任何理由的退货,以保证药厂生产的布洛芬能够全部销售出去。至于供应商、销售商能不能将药卖出去,那就与药企无关了。



布洛芬生产药企,现在继续调研确认的,便是市场的增长空间了。12月份是第一轮冲击,经历了第一轮冲击后,未来布洛芬的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再以此来制定生产计划。


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到12月底,布洛芬的断供危机就会彻底解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新华   供不应求   疫情   产能   药店   局面   集体   消费者   需求   药品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