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大庆·为往事干杯丨李理:永州一中是我新世界的那扇门

编者按:作者李理,曾就读高138班-高142班,2001年考入西北政法大学,现就职于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任住户调查处处长。

永州一中是我新世界的那扇门

高138班 李理

我是1999年2月转学进入永州一中高138班就读的,从小镇高中到省重点,就像推开一扇大门,瞬间进入五彩斑澜的崭新世界。

记得当年第一次走进一中大门,穿过操场,一束夕阳斜照到图书馆的红墙上,人工湖波光滟滟,高树掩映下延向远方的路,树丛后的教学楼,当时觉得美到梦幻。后来很多年看《最好的我们》,耿耿余淮他们班穿民国校服,当时就觉得我们一中的风景才是跟民国校服更配呀!

红楼图书馆2017年1月笔者回母校拍摄。

关于永州一中,那些时光,那些人,那个校园各个角落及河畔后山的故事。那些灿烂的、懵懂的、朝气的、忧郁的、刻苦的、懒散的心情,一切因高考而熠熠生辉!

那些师长

138班是高二最优秀的班级,年级前50名能有20多个那种,神奇的蒋授荣老师以一己之力将一个普通班带成了尖子班,但也形成了前25名和后25名冰火两重天的断层局面。老师们更多是按照前25名的水平在讲课,两个月后我才能听懂贺老师的课堂英语,三个月后才能跟上数学老师的思路,物理课刚开始听明白就暑假了;但我真的太喜欢思路明确、逻辑清晰、板书规范的蒋授荣老师了,他的化学复习讲义条分缕析、化繁为简,再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学习起来如沐春风,听他的课就像是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功效是醍醐灌顶式的,忽然就懂得学习是怎么回事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永州一中是那扇门,蒋授荣老师就是帮我推开门的领路人。

蒋授荣老师2017年1月笔者回母校摄于校内宣传栏。

我一直觉得,人在学生时代最幸运的事是遇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就像长大后遇到对的人,会让自己慢慢变好,走在正确的路上,越来越顺心如意。

记得喜欢美女笑容狡黠英语功力过人的贺满生老师;记得因为一篇煽情作文选择刚到138班的我去参加全校演讲比赛的蒋飞云老师;记得面色红润经常满头冒汗戴着翡翠戒指的阙华清老师;记得开始对我十分信任后来又惹他失望的蒋庆荣老师;记得板书工整笑容帅气温柔迷人长相位列理二班四大帅哥之首的胡乾贵老师;记得经常笑嘻嘻偶尔个性张扬的余楚亮老师;记得那些老师对我的关怀照顾,记得他们的谆谆教导,感恩他们出现在我的少年求学道路上!

高138班合影 摄于1999年7月高二结束时。

我高二结束时的期末考了138班第26名,但进入高三142班时我是第4名。我一直坚信,如果138班不分班,我一定可以考得更好。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在138班仅仅一个学期,但那是我学生时代最重要的转机。

那些花儿

蓓是我进入138班后的同桌,好像是靠门位置的倒数第三排,很奇怪我去之前她是没有同桌的,突兀地空着一个位置。记得她标准的普通话,好听的声音,唱张信哲的歌,骄傲地跟班里其他小女生不一样,她送我的两只小熊坐在秋千上的风铃不知何踪,我还记得那风铃清脆的声响。此后多年,每次听到《且行且珍惜》都会想起那个漂亮热情善良得体温柔体贴的瘦高个短发女生,她温暖了我初来乍到的紧张羞怯。她带我去参加她的生日会,把蛋糕抹在我的脸上,用她的方式温柔地帮我融入集体;带我去逛商业城,自由切换标准的普通话和零陵话;给我带各种小零食,抚慰我听不懂课的茫然失措。后来慢慢跟同寝室的其他女生混熟,听她们传她跟班里几个优秀男生的流言,和她跟我分享的唯美故事版本都不一样。再后来好像不跟她同桌了,跟不住宿舍的她也慢慢生疏,但在我心里,不管过去多少年,仍感恩她的善意!相信她值得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我和蓓的前一排是我辉哥和小弟,后一排是小宝和坤哥。痞子辉哥和小弟,我依然记得你们的生日!小宝是在深圳上班只隔100米距离的同行,已是妥妥的青年才俊。我和蓓的前两排是雷猫和小勇,后两排是浩子和停生,我们和小宝坤哥是学霸重重环绕中的四个学渣,也是138班学霸浓度特别高的缩影。

缜是我爱的另一个姑娘,性格特别开朗随和,属于交往起来让人完全没有压力的类型,连暗恋都坦坦荡荡,全班皆知。各种机缘巧合,我们成为了同居一年半的亲密室友。记得跟她深夜密谋下晚自习后去后院老师家菜地偷青菜,因为食堂菜太难吃,号称要自己做泡菜;还曾带来一个煤炉说要自己做吃的,然而结果是什么都未实施,煤炉里后来还曾有老鼠藏身;当年微胖,身材远不如现在凹凸有致曲线完美,高三时还买过一本名为《绝对瘦子》的减肥指导教材,和冰一起致力于瘦身大计;我在睡不着的夜里跟她说我的暗恋,导致此后白天再不敢跟她说起关于那男生的一切,原来所谓暗恋见不得光的意思是见不得太阳光;毕业之后多年保持联系,是惺惺相惜的昂贵美容护肤品分享对象,也是彼此QQ空间、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评论达人。今年国庆期间,在冷水滩一家网红烧烤店,我们时隔21年后偶遇重逢,拥抱欢呼,神仙颜值和曼妙身材依旧,活该她生活幸福工作顺利!

跟柳熟起来最开始是因为好喜欢她的皮肤,细腻白皙我见犹怜;第一次搞清楚她的名字时也惊到了我,现实中怎么会有这么梦幻般好听的名字,跟她的长相真是相得益彰;英语巨好,是高中时过了CET-4的女神级人物,满生老师上课最喜欢叫她回答问题,纯正牛津音听起来赏心悦耳;我们有共同的朋友浩子,填高考志愿的时候带外地的我去她家住,她的钢笔字写得娟秀雅致;后来又经常因为那对奇葩夫妻有吐不完的槽,感谢她不嫌弃我的垃圾眼光!感谢她帮我排忧解难还不厌其烦听我絮叨倾诉!亲爱的柳,我承诺下次见面一定跟你聊点新鲜事儿!

我和柳2016年10月深圳相见欢。

记得在演讲比赛前五分钟还在帮我一个字一个字矫正发音的晓雯;记得平时文静秀气但跳起舞来立马身姿窈窕光芒万丈的何婧;记得普通话标准笑容甜美的成穗还有她家刚装修后漂亮的窗帘;记得皮肤细腻发质柔顺性格特别倔强数学特别好有着可爱小虎牙的流氓蒋;记得管鸡蛋叫“嘎嘎”头发茂盛个性鲜明的高玉兰;记得一群男生在走廊拿个空矿泉水瓶欢呼雀跃当足球踢,然后蒋老师从远处走来他们一哄而散……

138班的小伙伴们,2016年12月欢聚深圳。

记得后来高三时跟晓群的形影相随,因为打扫卫生帮她跟那个多年后成为过她男友的男生吵架理论,她的刻苦和高考失败后写给我的信,那场扰乱她心智的暗恋,那位帅气的男生现在去了哪里?她的敏感内敛,她的孤独倔强,她后来遇到的困境我心疼不已但无力相助,希望她一切安好。

记得一中门外的潇水河畔,四人行的散步,记得小布、小弟、停生、老熊给我过生日,送我的公仔,记得小布的美丽笑容,她那数不胜数的追求者大军,她家温暖的米黄地砖,我们一起捣腾的饭菜,她淘气弟弟的豪言壮语,她热情妈妈给我夹的菜。嘿,好久不见,你们还好吗?

记得一中校园里的红楼,朱墙黛瓦的漂亮民国建筑。记得红楼前桂花盛开时的芬芳,与兄弟在红楼走廊檐下的看花闲谈,听他的风花雪月已有二十余年;记得停生的军绿色外套,抿嘴笑起来的样子;记得浩子裤兜里掏不完的南瓜籽,我们写的两盒小纸条还在老家的阁楼上;记得教室里拥挤的课桌和层层叠叠的厚重书本,还有那压抑但顽强向上的拼搏氛围。百岁流转,熙攘之间红楼跨越风雨、静立于斯,她承载着身边匆匆而过的学子们点滴的青春记忆,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似水流年。

红楼&桂花树2017年1月笔者回母校拍摄。

记得一中后面的茶林、小路,一点一点平敞的工地;记得跟秀秀去摘野果,吸茶花蜜;记得那清新的空气,那青春年少的萌动情怀;记得压抑高考复习中的一朵朵浪花,遗落于时光沧海中的一粒粒珍珠。有些事情封存是对历史的珍惜,也有些事情回想起来暖意满怀。

润物无声

一所好学校之育人,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于优秀师长同学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感恩德才兼备的老师们、感恩并肩努力的同学们、感恩尊崇学习的校友们,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中的历史,也一起见证着一中的未来。

感恩永州一中开启了我新世界的大门,得遇恩师、得交益友、得行天下,以一个理科生的思维,做着文科生的工作,勤勉笃行,无愧于心。

从1903年的永州府官立中学堂,到中共一大元老李达上过的萍洲中学,再到湖南省立七中、零陵一中、永州市第一中学,氤潇湘河之灵气,沐迴龙塔之圣光,一代代莘莘学子在一中锤炼本领,扬帆启航,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二甲子时光荏苒,新时代希望我们永远的母校——永州一中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永州   新世界   煤炉   板书   英语   深圳   同桌   民国   小弟   普通话   暗恋   红楼   笑容   往事   男生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