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家乡的小龙河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村后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龙河。它的上游据说发源于离我们这里有三十多里的界河。小河东高西低,潺潺流水顺着弯弯曲曲的河道向西流去,最终流入微山湖。

村后小河的北边不远处,有一座三进三出的古老寺庙,建筑奇异,古色古香。曾记得那时庙里住着一位姓杨的老和尚,在读诗诵经。我们小孩子一个人是不敢进庙的,因为殿内雕塑着各式各样的神像,神态各异。有的呲牙咧嘴,凶相毕露。

更使我难忘的是,在古庙的东边有一棵千年树龄的白果树(学名银杏树)。树高十五六米,主干直径约三米,胸围约有十米,六七个成年人合围才能抱得过来。树皮皲裂,像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脸。树干前边有鼻子有眼,下面左右各有一个像人腿的膝盖,底下似人脚,都用大铁钉狠狠地钉着,唯恐怕它跑了似的。树干后面有一个深洞,里头住着一窝马蜂,整天嗡嗡地飞来飞去,进进出出,非常忙碌。由于树干粗枝干多,在枝干分岔的地方,经年累月积满尘土,加之鸟儿来此栖身,故而在分岔处长有好几种小树木,更可喜的是还有一棵结果的葡萄树。一到葡萄成熟,孩子们就扛来木梯子上去采摘。树冠高大茂密,形如伞盖。那时候树荫下是我们玩耍的好场地。一到秋天,树上果实累累,挂满枝头。人们便开始采摘白果,有用杆子打的,有用石头砸的,有的年轻人干脆爬到树上用杆子打,自己的亲人在下边拾。拿家后剥皮洗净,放到油罐里泡上,咳嗽时煎上几个,吃了就好。可惜啊,在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动荡之时,公社领导派我们五个村的”四类分子”杀倒了这棵千年树王,为公社建起一个有模有样的大礼堂。现在想一想,如果庙不扒、树不杀,我们村就有可能成为旅游胜地。

春天的小龙河两岸绿柳成荫,草木青青,一年四季,水多水少从未干涸过。河边杂草丛生,河内黄沙明净,水中鱼儿成群结队地嬉戏,河水中的大鱼没有了,可小鱼儿还是随时可见,在岸边,在小桥上透过清沏的水,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如要抓住它,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要你一下到水中,它便像箭一样的逃窜了。

那时我们十二三岁,放学后,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来到小河里,用去掉箩底的箩圈罩鱼,尽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捉到几条。有时我们跑累了,就脱掉衣服,光着小屁股洗澡。我们坐在水里,抓些干净的沙子放在腿上、放在小鸡鸡上垒沙塔。有时候我们逮不住鱼便跑到没水的沙滩上,看到有很多小孔眼,便提着盒子挖蛤蚌。挖出来的蛤蚌都不大,像大人们的大拇手指头似的。弄多了拿回家,成了鸭子的最美佳肴。

还曾记得有一年,连着下了几天暴雨,洪水泛滥,真的是到处沟满河平,村后的小龙河也满荡荡的。过了两天,尽管水势西去,水位下降,到河中去簖鱼还站不住脚。村民们只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扛着小网,有的两手空空,沿河岸搓鱼或摸鱼去了。俗话说有水就有鱼。说来也怪,那个时候,河里鱼儿真得不少。那时我才十来岁,不敢下水摸鱼,只好跟着哥哥站在河的岸边拾鱼串鱼,哥哥顺着河边,一会摸一个,我在岸上用一根比我还长的粗麻线一头拴上个小硬棒,一头系上根大铁针串鱼。鱼儿很多,大都是三四两重的大扁鱼,我串都串不过来,哥哥常常训斥我笨。快吃下午饭的时候,我们白手拿鱼,摸到的两串鱼有十多斤,凯旋而归,真是太高兴了。

又过了两天,河中的洪水已耗了很多,在河中簖鱼完全可以了。吃过早饭,哥哥又吆喝了五六个青年邻居扛着叉网到小龙河中簖鱼。那时我也扛着一个小叉网跟在其后。来到河边,我们在河里一字排开,把整个河道严严实实地堵了起来。因为我的年龄小网也小,他们几个人怕发生意外,叫我靠在河南岸的浅窝。他们用的叉网张开大约两米宽,洪水淹没到腰间以上。用叉网簖鱼既是一种艰辛的活儿,也是一种无比快乐的享受。说艰辛,在水中两腿叉开,左腿在前,右腿在后,挡着网眼一动不能动。说是享受,就是当鱼儿进来碰触网眼后,左腿早就感觉到动静,这时两手往上端网,慢慢离开水面,鱼儿便在网中,此时左手扶网,右手便可抓鱼了。这就是人们簖鱼时感到的一种用语言难以表白的说不出来的惬意。有时几斤重的大鲤鱼进网后,劲儿大,刚想往上端网时,它便一跃跳到你的身后逃窜了,大鲤鱼逃窜打断网杆的事儿也常见不鲜。又到吃晚饭的时候了,站在水中五六个小时的簖鱼的人们也感到了疲惫和饥饿,于是大家便决定收网回家炖鱼去。当他们把鱼串提上岸时,我看到吴二楞簖得鱼最多,鲫鱼、扁鱼、鲶鱼、葛耶、鲤鱼一大串儿,足有八九斤重,其中的一条鲤鱼就有二斤多。簖鱼最少的不用说就是我了,大鱼没有,净是些小参子鱼。尽管如此,但我很享受簖鱼的那种快乐,真是欣喜若狂。

过了一段时间,邻居刘三龙在小龙河边割草时,突然发现了小龙河上游,离我们家三里多路的龙家湾深水处有很多鱼,常露出头来吸水觅食。一天中午,刘三龙就在我们那片喊这个叫那个,决定汇水逮鱼。不大一会功夫,人们有的扛来小叉网,有的背着叉头,有的拿来竹筐,还有的小孩拿来铁笊篱跟着凑热闹。很快聚集了大人小孩三十多人。要想逮坑里的鱼,必须首先下坑把坑里的水搅混(我们那里叫汇水) 。于是,凡是想逮鱼的人们都跳到大水坑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图:有用叉头使劲上下来回踹的;有用脚来回趟的;还有的小青年扎进水中用双脚上下踩的。有个叫张二狗的调皮捣蛋,在水上伸开双脚打碰碰。他的举动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都喊着开除他,不叫他参加这次汇坑逮鱼活动。张二狗在众人的”声讨”下只好老老实实的拿起叉头汇起坑来。约摸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大坑里的水终于由清沏汇成了混浊了。水中的大小鱼儿受不了这混浊水的喷呛,终于都浮上水面,露出头儿,张嘴呼吸。这时候,人们看得一清二楚,并能分辨出鱼的大小,各自发挥自己手中的工具逮起鱼来。当然拿来小叉网的最吃香,因为小网面积大,逮鱼就多。用叉头逮得也不落后,面积虽小,但好往外抓拿。用竹筐的和用笊篱的,逮得也不少,因为那时候不知为什么,坑里鱼儿太多了。虽然大鱼不多,可小参子鱼、鲫鱼、乌鱼却不少。又是一个上午过去了,人们看到坑里没有鱼了,才甘罢休。人人收获不少,多则五六斤,少则四五斤,连拿笊篱的秦二孩还搓了二斤多哩!

1975年春季,公社领导为了疏通河道,把弯弯曲曲的小龙河进行了取直整治。这样一来,村后的小龙河是取直了,可往北滚动了二十多米的良田里。再把良田的土壤车拉人抬,盖在了小龙河的河床上。再加之多年来干旱无雨,至此童年时我们洗澡玩耍的小龙河不见了,新开挖的河道也从没流淌过一次水!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环境在变迁,我童年时心爱的小龙河却一去不复返了。哎,思念村后的小龙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小龙   汇水   笊篱   河道   树干   大鱼   鱼儿   河边   河中   水中   家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