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原副部长: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从香港拿走上千亿元!

图文|书山里的墨客

编辑|书山里的墨客

香港位于中国的南部,从先秦时期就被记入了中国的一部分。我们能从《吕氏春秋》中的“百越”找到香港的位置。

然而自从晚清政府衰落后,这片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遭到了英国殖民者的占用。

资本主义的殖民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给自己创造财富。

在二战后,香港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异军突起,迅速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甚至一度跻身为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当年不少大陆人都认为香港如此富有,处处是黄金,于是不少人甚至不惜偷渡也要去到香港闯荡。

这些人去往香港后都傻眼了,这拥挤的筒子楼,脏乱差的穷民窑,哪里有半点富有的样子?

香港那些年发展赚的钱都去哪了呢?这个问题似乎显而易见,原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先生也公开表示,在英国殖民香港的岁月里,财团每年要拿走上千亿。

资本主义的黑手

英国是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借助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英国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反观彼时的清政府却依然固步自封,实行着闭关锁国的政策,让华夏这片自古领跑世界的土地第一次被后来者超越。

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但是如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力再高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世界晃悠一圈后,英国把目光投向了当时人口最多的中国。

最开始的造访英国就吃了大亏,且不说清政府极力限制进口,当时的小农经济每家每户都是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从英国购买工业品,反倒是英国人在贸易中不知不觉赖上了中国的茶叶和丝织品,每年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被运到了中国

正常的商品经济显然是行不通了,于是英国开始想起了歪招,偷偷把鸦片卖到了中国。这种成瘾毒品很是畅销,一时间,中国开起了不少的大烟馆,聚集了一群双目无神,骨瘦如柴的抽食者。

1839年,时任钦差大臣的林则徐亲赴广州查封鸦片,并于当年6月3日,将收缴而来的237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公开销毁。

林则徐虎门销烟

偷偷往中国贩卖鸦片本应是件不光彩的事,谁曾想被发现的英国竟然倒打一耙,率先发难,发起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谁也没有想到,强盛了几千年的华夏会在这场战争中败的一塌涂地,此时的清政府统治者们彻底慌了,派出代表来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节选

就是这一份小小的文件,让几千年跟随大陆的香港岛首次脱离了母亲的怀抱,在之后的几次战争中,英国又相继逼迫清政府割让了九龙和新界。

尝到甜头的英国并没有止步于香港,反而愈加贪婪。1898年,英国又以确保香港安全为理由,强行与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节选

这次的条约不仅是要走了九龙。甚至将附近的200多个岛屿全部给夺走了,不过根据当时的国际法,英国并不像落得一个侵略的名声,于是美其名曰在合约中用了的措辞,租期为99年。

当年的英国佬是这样想的99年,即使不足以将香港完全英国化,也能影响香港几代人的思想了,彼时哪怕失去了租用权,香港一样离不开英国,照样可以赚香港的钱。

1895年,中国在对外战争上一败再败,甚至败给了东瀛小国日本,这一消息传到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耳朵里,一时就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次的英国不再拘泥于沿海,而是将手伸向了中国内陆,租用了汉口、镇江等地,彻底将殖民地打入了中国的腹部

汉口租界

随着一战的结束,世界范围内势力重新洗牌,再不是一家独大的英国意识到,不能一味的在中国战场僵持,于是在后来多次协商中,英国政府陆续将汉口、镇江等地交还给了中国。但对于香港,英国却迟迟不愿意表态。

二战结束后,中国做为战胜国之一,并没有提出任何赔偿的问题,当时我们的唯一诉求就是要求列强归还曾经侵占中国的土地。其中就包括英国在近一个世纪前租借走的香港。

英国在香港的阴谋阳谋

当时美国驻华大使也出面做了次和事佬,建议丘吉尔将香港归还中国,丘吉尔严词拒绝。

对于英国来说,从日不落帝国衰落之后,香港的地位就尤为突出了。

从二战结束后,不少英属殖民地纷纷独立,这让英国一下子失去了对世界的掌控,而做为英国,英国是万万不会放手的。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出现了比侵略更有成效的方法——殖民。以往的侵略虽然是统治了一个地区的人,但是于此同时对管理的需求也急剧增大,还会出现统治危机。

殖民不同,殖民不用在意被殖民地人的生活,只需要通过经济手段源源不断的拉走钱就行,对比来看,殖民像是一种不见血的刀子。

英国的敛财方式也十分高明,在经济上,英国殖民者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带入香港,正所谓“杀鸡前总要把鸡养肥”

利用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让香港迅速富强起来,之后再建立严格的税务制度加上高明的经济手段,神不知鬼不觉的让香港人忙碌一生却分文不剩。

政治上英国并不沿用传统的压迫式统治,反而是将本土的民主政治制度照搬到香港,不过显而易见的,在政府里具有民主权力的只能是英国人。

让香港人享受到“民主”的同时消除了抵抗心理。

不仅如此,英国还从文化上对香港本土人进行洗脑,将西方那一套文化刻板的印在香港人心中,殖民者们相信,完全西化了的香港,大陆很难收回。

随后的几十年里,香港经济突飞猛进,伴随着多方资本和劳动力的疯狂涌入,香港一度成为了亚太地区的经济中心。

英国殖民者也是凭着各种阴谋阳谋疯狂敛财,几乎每一任驻港主官回国后都成了富豪。

当时的香港整个社会重心都在捞钱上,以至于到了上世纪末期,香港地区社会治安成为了重大问题,警察贪污,街头械斗比比皆是。


时代变了 中国人的东西该还回来了

虽然香港岛的出借是在1842年南京条约中规定的,租期为99年

英国显然不会按照这个日期来算。

根据英国的说法,他们按照最后一个跟中国签订的关于香港的不平等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来看,香港租期要从1898年6月9日开始算起,共计99年。也就是1997年,香港才能回归。

危险的一点是,根据国际法,如果一个地区被出借了100年以上,那么这个地区就将被视为借入国的领土,英国这一做法摆明了就是要将时间拖到100年以上。

当时中英两国的局势可谓是空前紧张,可以说香港的成功回归,背后是中英两国无数次明争暗斗,唇枪舌战的结果。

而不管是基于正义,还是基于利益的综合考量,英国最终还是让步了

我更认为这是一种利益估量后的选择,彼时的大英帝国早已不是曾经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国。

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崛起,与中国开战,不仅会惹怒这只沉睡了百年的猛虎,还将耗费大量钱财,实则是无利而百害。

而如果此时将香港交还中国,不仅避开了兵戈之嫌,还能趁机交好中国,此时的中国可是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正在突飞猛进的中国。

不管是出于哪种考量,英国最终归还了香港岛,甚至还提前两个小时撤离,为仪式的顺利进行留足时间。

从我国角度来看,香港回归却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先是为了适应香港多年以来已成定数的经济模式,我们开创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方针。

将不少香港企业家的顾虑彻底解决。

早在90世纪70年代,我们就多次派出大量知识分子前往英国深造,以此来适应英国的经济政治模式,从而为之后接手香港事宜做足准备。

中英两国的谈判,图穷匕见

早在1982年,我国就主动同英国代表开始交涉,商量香港回归相关事宜。

在促成这件事的过程中,原外交部副部长周南正是见证人和参与者。

对于那几轮艰难的谈判,周老至今仍记忆犹新。

根据周老的回忆,在最初的几轮谈判里,英国人的态度是无比坚决的,他们甚至声称绝对不会放弃香港主权,甚至还美其名曰,为了香港的繁荣,英国绝对不能放弃香港。

后来中央拿足了诚意,甚至推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周南也听取了对方的意见,最终许诺在香港问题解决后,英国未来在香港的一些利益,我们会予以保护的承诺。

谁知英方代表团竟倒打一耙,大声说道:“英国在香港哪有什么利益?英国这些年一直在建设香港,从来就没享受过来自香港的利益。”

这话说出来怕是英国人自己都不信,不远万里跑到地球的另一面,却一点利益不要,难不成英国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英属殖民地分布

最终周南硬是将英国这几十年的经济数据看了个遍,并义正言辞的拿着材料找到英国代表团:“仅仅从投资来看,英国每年就能从香港拿走1000多亿人民币。”

周南先生

铁娘子访华受挫 香港回归终于敲定

1982年,英国发动了冷战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就殖民地马岛问题同阿根廷打了一仗。

最终英军大胜,并且在此战中俘虏了上万名阿根廷士兵,此战的失利让当届阿根廷政府直接垮台,英国认为自己重振了日不落的雄风,想要借此时机彻底解决香港问题。

马岛战争

1982年9月24日,撒切尔夫人亲自访华,当时面对的是邓小平同志。

最初,撒切尔夫人想要借助国际法的规定,以超过100年为由彻底将香港变为永久租界。于是开门见山就说:“中英之间签订的签订的条约是有效的。”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谁料邓小平同志直接说,香港的主权问题不是可以讨论的,中国在这一方面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中国如何和英国交接管理权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想到这位看似并不魁梧的中国老人竟然如此决然,并没有按部就班的与自己讨论以往的条约问题,而是直接肯定香港的主权属于中国。

撒切尔夫人当即表示,如果中国收回香港,英国无法保证不会在必要时采取非和平手段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邓小平同志直截了当的回答:“至于战争,中国人向来是不怕死的。”

经历了两个小时的谈判,不管是出于英国未来的利益还是两国的外交关系,撒切尔夫人知道:香港是留不住了。甚至在走出人民大会堂楼梯时,撒切尔夫人还摔了一跤。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归祖国

最终在中英双方历经22轮谈判后,终于敲定了香港回归的决定,这背后离不开几代中国人的努力离不开当时谈判代表的呕心沥血,但更离不开的时祖国的强大

当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冉冉升起时,欢呼声响彻全国,这位阔别母亲155年游子,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而当我们今日回望香港问题,发现当初英国提出的各种问题其实都并不是问题,中国人一样可以治理好香港,甚至在自己人的帮助下,香港会越来越好。

英国人从没有为香港长远的发展去做过什么规划,在英国人的眼里,香港无非就是一个敛财工具,当初口口声声的放不下香港人民,无非就是放不下自己在香港的;利益而已

纵观香港回归的这25年,不仅没有被限制,反而迎来了新的腾飞,如今的香港虽然没有了英国的背书,但却依靠着一个更加强大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英国   撒切尔   香港   汉口   外交部   界址   阿根廷   殖民者   殖民地   鸦片   条约   英国人   中国   夫人   部长   利益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