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完善配置到顶却不到五千元,简单说说山灵H7便携解码耳放

近年各大发烧厂家发布的随身产品并不少,性能不断升级且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竞争之下让烧友对同类型产品的选择趋向饱和,因此在建立新赛道上厂家都花了不少心思,除了部分厂家不断堆料追求更顶级的音频配置外,功能整合和实用性体验也是不错的升级方向,其中山灵H7则明显属于这类产品,定位是便携解码耳放但音频配置和功能却几乎没有短板。

山灵H7这款产品刚发布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加强版的“大尾巴”“大炸弹”,和一些曾经发布过的同类产品相似,甚至感觉不一定能替代M7。但H7显然并非简单的功能整合,至少你并不能认为他是一台简单的解码耳放一体机或者“小尾巴加强版”,除了输入输出方式众多及玩法更多样化外,该有的高配置和移动性也做到了,拿在手上重量和体积并不过分,同时XU316+AK4191EQ+AK4499EX的芯片模组说明了H7的旗舰定位,在友商产品面前足以显摆一番。你可以说H7是M7级别以上机器的替代品,也可以替代UA5作为更强大的手机HIFI音频外拓,也可以完全对标自家或者友商的综合一体机甚至替代台式产品问题不大。

单看接口就可以判断H7的功能配置,首先它支持TF卡本地播放,也可以PC或者手机直连USB接口让H7变为解码耳放一体机,同时也支持光纤、同轴和蓝牙输入,囊括了所有主流的播放输入方式。同时,H7前端的小屏幕也是设计亮点所在,能让你知道当前的播放参数和详情,尤其是本地播放和USB模式都会有相应的显示,功能的选择也能通过按压式的旋钮解决,操作上相对傻瓜化华,用个山灵机器的玩家估计都能直接上手。

H7的输出方式也是主流了,除了3.5mm和6.35mm单端耳机口外,还有4.4mm平衡口,适配绝大部分发烧耳机问题不大。估计山灵还考虑到H7需要满足随身、台式两栖属性,满足全场景的使用需求,H7搭载的RCA Line Out输出口则属神来之笔了。也就是说,H7完全可以替代台式解码或者台式一体机,用最新的XU316 XMOS USB模块配搭PC,之后用真线性输出去直连耳放、前级、解码、有源音箱等,让这些玩法成为可能,同时也可以作为随身听使用问题不大。

要我说的话,随身hifi厂家发布新产品的节奏往往更快,一些产品的迭代往往给人一种数码化倾向的观感。H系列并非山灵新开拓的产品线,此前山灵实际上也有H1、H3A等老产品,但这些确实仅限于“一体机”的定位,和同样定位便携解码耳放但功能全面的H7无法比。估计今后还会有“H6”“H8”之类的产品,不断完善型号类别实现竞争力的升级。因此在定位上,山灵对H7拿捏非常巧妙,采用的AK4191EQ+AK4499EX的芯片模组是替代AK4499EQ的旗舰数模芯片组合,在便携解码耳放产品中使用是首次出现,其他的配置如USB使用的最新XU316 XMOS模块、搭载日本JRC MUSES8920+TPA6120A2运放元件、瑞士Neutrik的高级接插口以及MQA和双Hi-Res标志等等,代表了H7是山灵的旗舰作品。同时就如上面说的,“两栖”+多功能的玩法,结合4499元的价格有着对友商非常强的杀伤力,甚至和自家M7相比,H7只不过是一台没了安卓系统和大屏幕的机器,功能性甚至指标上完全不输,是传统烧友在“移动端”“一体端”的新选择,价格却更便宜了。

我近段时间开箱了UA5、EM7、M3Ultra,都是分别一定程度解决各自发烧领域的痛点问题的产品,UA5代表山灵小尾巴的顶级款,EM7则是万元级台式领域的综合一体机,有全功能的输入输出和搭载安卓系统,M3Ultra则是最传统的随身发烧播放器的性价比迭代款。H7的产品定位则显是上面3款产品的随身三合一。对于一些芯片党,4499元买不了隔壁飞X同样使用AK4499芯片的一体机,也买不了山灵自家M7,相对来说H7是非常折中且没短板的选择。而且对于山灵安卓播放玩家来说,H7使用上并非不便利,烧友可以考虑用上他它搭载的Synclink功能,在手机安装山灵家的Eddict player APP,可以实现方便的本地音乐和流媒体播放功能,填补了最后一个短板。

当然了,作为耳机发烧友,我最关注的显然还是H7连接耳机的表现。如果没记错的话,山灵自家M7、M8、M9在平衡口下标称的最大不失真驱动功率在32欧驱动负载下都没有超过1000mW,但可能由于H7配备双18650锂电带来了更大的设计余量,官方标称功率直接去到了1300mW@32Ω,同时支持高中低三档增益,驱动力更充沛,能驱动的耳机也更多了。

声音风格上,个人认为H7和自家随身播放器相比有了一个不同的调整方向。有人认为山灵的调音都按照官方“润Fi”的方向,但“润Fi”之间也有不同的区别,例如山灵自家小尾巴UA3和UA5相对就很厚润,但动态和细节相对没有自家播放器那么强,整体韵味很好,不错的驱动力能填补众多耳机的音色和驱动需求。而随身安卓播放器则不然,例如M7、M8相对来说就很中正大气了,走的不是老版M6、M6Pro的路子,宽松润厚的味道还在但变淡了,素质有了整体的拉高。到了后来M6Ultra则是同样向着中正的方向靠拢,人声的厚度,低频动态,整体的细腻度都有兼顾,是一台完成度非常高的机器。

相对来说,H7确实同样属山灵新产品调音方向继承,使用AK4499做到了极高素质的音频表现能力,有高素质高信息量,有爆发力也有高频延伸,后端配搭高素质的耳机同样能带来高平衡度和优秀乐感表现。记得我刚开声时驱动宇音的PKE,感觉H7能把极其难推的PKE推出极大的空间感,低频能量迸发,声场和定位都已经超越了当年的PK1,这是我此前播放器理没有体验过的进步。在我看来,H7的声音表现并非简单的调音区别,更好的驱动力和控制力下,有更高的声音素质和信息量框架让PKE得到了该有的声音表现提升。一般来说我是不相信驱动平头塞会有如此立竿见影的素质提升的,而H7确实做到了,要说的话H7声音比M3Ultra高1.5-2档问题不大。

除了PKE外,我还用山灵H7配搭了水银和山灵自家的ME800,两款耳机的声音特色和驱动特性完全不同。在配搭水银的时候,H7调节到低增益比较合适,但同时由于水银的低频下潜和量感表现,在H7的平衡口下就过量了,因此在低增益单端口驱动下,水银呈现的仍然是低频层次爆棚,同时人声有开扬和高密度的状态表现,和M3Ultra相比,H7驱动下的水银要更全面和杂食一些,解析力也不错,流行乐的表现很出色。

相比之下,山灵H7和ME800却更为“绝配”一些。ME800的风格比起水银会更为平衡,甚至和不少多单元耳机相比,ME800追求的整体的信息量和高密度的中高频表现,低频下潜优秀却并不过量,因此可以用山灵H7平衡口驱动ME800,可以得到一个非常中性杂食,兼顾人声密度、乐器泛音表现的全能声音,润泽度和宽松感也有了。

当然了,我确实没有对H7的每个输入输出功能都进行尝试,主要还是尝试了TF卡的机内播放和分别USB连接PC和安卓手机使用。如果要说缺点的话,H7确实没有随身安卓播放器的本地音乐操作体验,也没有小尾巴便携。但是从综合角度来看,H7却优势功能最完善,素质爆棚,甚至是我觉得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何况高素质高驱动力也带来了驱动更多耳机的优势,例如H7高增益下平衡驱动HIFIMAN的AYRA隐形磁体版也同样问题不大,可以一定程度做到台机下的宽松度和信息量表现,让H7成为替代台机驱动高端头戴成为可能性。或许H7就如山灵自家EM7一样,追求的是全HIFI场景的通杀,偏向于随身的便携解码耳放定位却一步到位配置到顶,作为入手后长时间使用拥有并安心听音乐的机器问题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功能   驱动力   低频   水银   信息量   耳机   芯片   确实   声音   简单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