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裁员背后的经济规律

前段时间马斯克高调收购了推特,推动推特大规模的裁员,很可能引发美国高科技软件公司的裁员浪潮。

目前全球经济都处于放缓的层面,说的更加直白一些,现在就是在比烂,看谁顶不住倒下能减少一点竞争,中国处于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也难免会受到一些冲击,马上就要到年底了,已经有很多企业放出了裁员的风声,对于任何企业来讲裁员都是极其痛苦的事情,但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了更好的活下来裁员是为数不多的办法之一。

这与资本是否血腥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换位思考或者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上,可能裁人的力度会更大,一个企业首先想得是生存,如果企业不存在了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失去就业机会。裁员本身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想经历的事情,但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

像中国大踏步的向前已经几十年了,从经济调整的步伐上看也到了该调整的时期了,对于整个国家或者国人都是需要停下来思考,未来的路子应该怎么走,在延伸领域竞争都白热化的今天,如何提升自身企业以及自己的能力,在当今社会生存下来的立足之本在哪里,对于每个企业每个打工者都是需要停下来思考的事情。

整个世界目前处于生产过剩的状态,就拿手机行业来讲现在手机的需求,更多是在存量市场,大家买手机更多是因为手机坏了,或者真需要换手机的时候才会出手,只是凭借手机广告宣传就买手机的冲动概率已经变得越来越低了,必然会导致消费电子领域的萎缩,同时带动这个产业很多企业的优化调整。

所谓的生产过剩,就是大量生产出来的产品谁来消费,如果消费不了这个产业流动性必然受到影响。从新一轮中央的经济会议上也传回来很多信号,就是如何扩大内需市场,通过调动大家的消费性来盘活经济,世界经济大环境如此,中国也不能例外,也只有这轮供需真正形成平衡之后才会有新的经济形势的到来。

但在每次的经济波动后边,都会诞生一些伟大的企业,波动是危机同时也是机会,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讲都有机会,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对于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如何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才是关键,看到自身的缺点马上想办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补救,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开拓出新的一番天地出来。

在一个企业内部,永远会有一部分人是企业就是倒下也不舍得放弃的人才,这恰恰是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变动除了危机之外,还夹带着机会的出现,意味着新一轮的财富的分化的到来,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被动的等待着刀下来不是一个积极者应该做的事情。

该来的迟早会来,该有的机会也同样会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生产过剩   世界经济   中国   事情   经济规律   机会   产业   经济   手机   市场   科技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