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去世后,为他专门建造的中山陵花了多少钱?又是谁承担的?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工程之一。在1926年正式动工,历时三年才最终建成,现在还是南京著名的5A级景区。

中山陵在设计过程中被排列在了一条中轴线上,这是受到了中国古典传统建筑的影响。但是孙中山年轻时又历经过系统化的西式教育,所以对他的陵墓建造自然是要“中西结合”的。

如果从高空俯视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孙中山的陵墓就像是一座铺在绿色地毯上的“自由钟”,显然中山陵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中西结合建筑群和最为重要的建筑瑰宝之一。那么中山陵到底是谁设计的?造价又几何?

1925年的4月4日,也就是孙中山去世近一个月后,当时还在北平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外界公布了葬事筹备委员会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有很多很出名的人物,比如汪精卫、邵力子等人。

在之后一年多时间内,该筹备委员会前后召开了整整69次会议,讨论了中山陵的设计图和陵墓工程的承包者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直到1926年中时中山陵才正式开建。而葬事筹备委员会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后,决定采用吕彦直的设计稿。

这位相当年轻的设计师在为孙中山设计陵墓时确实很用心,根据设计稿原件来看,他把中山陵设计成了一个在平面上呈现为钟表型的陵园,这是颇具现实意义的,意为:要唤醒民众。而且在中山陵陵园中融合了大量中国古代建筑元素,比如说斗拱。

中山陵的建筑显然不可能按照古代帝陵的规制去建造,不过却保存了很多古典大陵墓的标志性建筑,比如说牌坊、碑亭、墓室、祭堂等。而如此辉煌的设计,自然也不是哪一个建筑公司都能够承担的。

在1925年12月19日,对中山陵建筑工程的招标会正式召开,当时参与投标的企业仅仅只有7家。最后委员会开了好几次会议进行讨论,决定由姚新记营造厂承接中山陵的建筑工程。

这家营造厂也是当时上海地区鼎鼎大名的营造厂,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的光绪31年就已经正式建成。这家营造厂的厂主叫做姚锡舟,而这也是这位老厂主承接的最后一个工程。

当时葬事委员会之所以选择这家营造厂,是因为他们确实有两把刷子。早在光绪32年的时候,其就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实力,承建了当时上海都极为少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公司大楼。

后来安徽的芜湖大桥、吴淞大中华纱厂、上海法国总会等重要的建筑工程也都是由姚新记营造厂承建的,所以该营造场不管是在名气,还是实际建造实力上来看,都确实可以妥善完成中山陵这项大工程。

只是很可惜,当时姚新记营造厂负责的也仅仅是第一期的建造工程,中山陵的墓室祭堂平台还有围墙是由他们承建的。但是因为在修建中山陵的过程中,姚新记营造厂亏了不少钱,所以最终没有能够拿到第二期修筑工程的订单。

二期和三期的工程分别是由上海馥记营造厂、上海新金记营造厂承担。而承担二、三期工程的营造厂也并不是等闲之辈,比如说二期工程的主要建筑商馥记,是近现代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营造厂之一,在全国范围内都排得上号。

他们也承建了很多的著名工程,比如说宝隆医院。只不过和姚新记营造厂不同的是,在承接中山陵二期工程前,他们已经濒临破产,反而是由于拿到了二期工程的订单才起死回生。

后来他们又先后承建过南京灵谷寺阵亡将士纪念馆、杭州农业大学等一系列重要工程,也算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能够请得起这些鼎鼎大名的营造厂,除了靠名气外,当时的国民政府也确实做了不少努力。在修建中山陵的时候,国民政府尚且没有完成北伐,在正式迁都南京前承担中山陵修筑工程费用支出的是广东国民政府。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则由南京方面不断拨款修建中山陵。

而不管是哪个国民政府,就算是财政状况再恶劣,也从未停止过对中山陵修建工程的拨款。根据后续的统计来看,在一期工程期间,国民政府先后几批次出资443000两,但是这些钱并不够完成前期工程的修建。上海姚新记营造厂自己还贴了不少钱,所以第一期的建筑工程的总费用就接近50万两。

而到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南京国民政府先后拨款268084两和419706两,再算上后来的封安大典,墓道路基工程的修建等各种小型项目,中山陵的总建筑费用高达1273640两。

这个数字对于当时的民国政府来说,绝对是一个巨额负担,要知道在清乾隆31年,清朝廷的国库总收入才4858万两,这是清朝中前期时期的顶峰数据。

而修建中山陵就花了100多万两,也就是说中山陵的建造费就达到清朝中前期国库总收入的三十几分之一。而且那还是清朝稳定时期,但要知道民国对地方政务掌控力度非常小,财政状况更是异常恶劣。

按照《民国财政史》的记录来看,在1925年的时候中央政府的收入非常小,海关收入基本为零,因为本身就掌控在外国人手中。中央政府的日常税收仅有首都的税务监督署一处所收到的税款,地方税款基本上是拿不上来的,因为当时地方军阀截留税款相当普遍。

民国时期的财政危机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对南京国民政府来说拿出100多万两用来建中山陵压力很大。

可是孙中山先生毕竟是国父,哪怕到了现在也受到广大人民的尊敬、爱戴,所以他理应享受这样的待遇。而中山陵的修建工程也算得上是国民政府少有干成的几件大事,虽然消耗大,但也算得上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中山陵   山陵   国民政府   陵墓   南京   多少钱   上海   建筑工程   委员会   建筑   工程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