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ESG信披样本:企业如何答好社会责任这道题?

金融行业、国企的ESG披露力度与强度遥遥领先

文|王颖

编辑|王立峰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企业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作为当前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企业非财务信息价值的挖掘也使得ESG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从中国来看,尽管ESG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相关绿色发展政策的推动下,依托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经济体量,中国ESG领域的实践和表现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综合来看,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尚处于发展初期,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ESG信息披露现状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信息披露标准。据毕马威统计,2020年约52个国家的近3500家各行业的领先企业使用这一报告框架,约占全球领先企业的2/3。


从国内企业所用的ESG披露标准看,最普遍采用的是交易所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指引,发布CSR报告。但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一次转折,2020年后ESG报告逐步增加。ESG是CSR的升级版,对披露的详细程度、数据化、透明度等有更多要求。


ESG信息披露正在走向规范化。2020年9月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首次提及ESG披露,并将其加入考核。同月上交所也制定了《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自愿信息披露》,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包括污染物排放、能耗结构、职业健康安全、产品安全等一般性和个性化ESG信息。


不过,整体来看,当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整体水平并不高。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发布的《2021年度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情况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披露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共有1366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9.42%。其中,仅有17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ESG报告。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尚未形成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格式指引,ESG披露仍存在标准不明确,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可量化的客观数据,披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对此,监管部门也一直在加大推进力度。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沟通内容中首次纳入ESG相关内容。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委员会(ISSB)计划年底出台一套ESG披露的准则,这个准则很可能会被全球采用,“很多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到欧盟,对方会根据披露的情况来征税。这个准则的推出,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A股ESG信披解读

中上协的《报告》指出,上市公司ESG披露率呈上升趋势,截止到2022年4月30日,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共有1366家(剔除2022年新上市的公司),同比增加了2.52%。


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的形式较为多样,但并未形成统一规范,大部分上市公司仍以CSR报告的形式进行发布。报告的篇幅逐年增加,但也有较大差异。2021年A股上市公司责任报告中环境部分的平均篇幅为5.84页,相比于2020年增加了1.35页。


就行文风格而言,报告使用语言文字进行主观定性描述的占绝大部分,具体数据的定量分析仍不够充分,尤其在涉及环境内容方面。


从行业披露来看,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中,金融业的信息披露程度最高,达到88.1%;其次是文化体育业,发布率在57.38%左右;其他行业的发布率保持在20%-50%,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率最低是信息技术行业,为24.20%。占上市公司数量比重最高的制造业的发布率较低,为25.07%。


发达地区上市公司披露意识更强。发布数量较多的省份集中在东部沿海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广东、浙江、北京、上海、江苏、福建6省(直辖市)的报告发布数量居于前列。中西部地区的发布数量仍然有限,最少的西藏和青海均仅有5家上市公司发布。从发布率来看,北京、上海地区的发布率分别为38.07%、38.64%,居于中上水平。


主板ESG信披表现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从发布报告板块来看,沪市主板的发布数量和发布率均最高,发布数量达到714,发布率达到43.48%。其次是深市主板,发布数量达到420,发布率达到28.67%。沪市科创板的发布数量达到84,发布率达到22.28%。深市创业板的发布率最低,发布数量为148,发布率为13.68%。


国有上市公司ESG信披积极性最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为613个,占比44.88%;民营控股561家,占到41.07%。从发布率来看,国有控股以47.37%的发布率居于高位,民营控股的发布率最低,仅为19.98%。


《报告》分析认为,ESG信息披露结构仍需优化:比如环境(E)维度的信息披露,以文字性描述等定性形式披露信息的公司较多,但缺乏定量信息作为支撑。仅有20.42%的公司披露环保投入金额,22.47%的公司披露降低能源消耗量。


社会(S)维度信息披露的特点是,对公司内部员工相关的责任履行情况披露较多,对债权人、投资者、社区公众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情况披露较少,24.38%的公司披露对周边社区的环境影响,3.29%的公司披露绿色捐赠情况,6.81%的公司披露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在公司治理(G)维度上,A股上市公司在ESG架构和机制顶层设计方面仍然较为薄弱。披露数据显示,5.34%的公司设置董事会绿色委员会,10.61%的公司在经理层下设绿色机构,治理层配置环保专家的公司不足2%,4.47%的公司在激励机制中考虑绿色环保因素。


《报告》表示,未来还需要继续强化制度供给、升级披露要求、出台披露指南,充分发挥优秀实践的标杆作用,以实现上市公司在ESG框架下统筹披露治理、社会和环境信息。


那么,一份优秀的ESG报告需具备哪些特质?究竟该如何做好ESG信披呢?


有ESG分析师撰文表示,首先,开启ESG流程时就应当让管理层参与进来,ESG问题必须被纳入公司董事会的考量议题之中,才能确保公司长足发展。其次,在公司业务模式层面全面了解营运流程及其最相关的ESG问题,这对公司的潜在影响和相关风险非常重要。第三,为ESG汇报设定清晰并且可衡量的目标,以确保其能够衡量一段时间内的进展。第四,安装适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第五,在ESG报告中展示对ESG问题的充分理解。


因为投资者越来越要求更高的透明度,对所有寻求增长的公司来说,更加关注高质量的ESG报告是明智之举。”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社会   责任   企业   样本   中国   透视   上市公司   数量   情况   环境   报告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