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芯片“归零”,千亿投资要打水漂?任正非力保海思7000多员工

中国企业被外企压制由来已久,最为人诟病的原因有两点,那就是“拿来主义”和“造不如买”的传统做法,把国外的技术包装一下,赚中国人的钱,不愿意拿赚来的钱去研发,持续让国外的科技企业通过技术和专利割羊毛,最终通过各种方式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对的,但很多企业也没办法。西方技术比我们早发展了那么多年,更新迭代了那么多次,不可能说是一下子就超越的。

简单来说,你要研发一个东西出来,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这个东西能不能卖出去。如果是市场上没有却又需要的东西,那肯定没问题,砸钱去研发就行了。

可如果是市场有的,而且明显比你研发出来的好很多倍。这个时候还愿意去砸钱研究的人,除了国企,几乎就没有了。

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所以想要快速赚钱,把别人的东西买过来,就成了最有效的方式。反正割的羊毛又不是自己,加价卖出去就好了。

直到华为横空出世,人们才知道中国企业还有愿意花大力气搞研发的。华为近10年来的研发投入接近万亿,而且逐年增高。

所以在2020年时,华为迎来巅峰,麒麟芯片抗衡高通,高端手机比肩苹果,在国内几乎没有敌手。

还有5G设备遍布全球,让美国都感到恐惧,竟然用国家的力量对付一个民营企业。

就在华为蒸蒸日上时,美国让台积电断了麒麟芯片的代工。导致麒麟芯片没办法持续生产,只能吃库存。这也导致华为在手机市场,从榜首滑落,被后面的企业反超。

而手机作为华为最重要的营收板块,失去了这份收入。无论公司运营成本还是研发资金的投入都受到了影响。常规做法应该是裁员裁业务降低成本,再找机会重新崛起。

那么不能直接创造利润的研发部门,就是首要裁撤的目标。可这样一来,华为就失去了自己的研发能力,永远都不可能再站起来。

任正非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负责研发的海思部门,哪怕有7000名高薪员工,每年工资支出都要一两百亿,任正非也不打算放弃。他多次表态说,会完整保留海思,并且不设置任何盈利要求,只管继续搞研发。

至于钱的问题,华为会想办法在别的业务赚钱,用来养活这支研发团队。

如此态度释放出来的信号很明确,那就是华为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会放弃自主研发芯片的目标。

从最近的消息来看,华为做的比说的多。不久前,公布了一项“反射镜、光刻装置及控制方法”的专利。

这说明,华为光刻机领域也取得了进展。用自己研发的光刻机造芯片,想想都让人激动。

无独有偶,同样一直坚持自研的中芯国际,在实现量产14nm晶圆的基础上,又在7nm工艺取得了重大突破。或许国产7nm晶圆的量产,已经近在眼前了。

没有黑暗,何来黎明。

羊群终究需要雄狮唤醒,那些秉持“造不如买”的企业,如果有了国产芯片可以选择,他们也不会愿意把钱扔给美国的。到那个时候,才是中国科技产业百花齐放的时候。

美国的打压从未停止,但事实证明,中国只会越来越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华为   麒麟   芯片   光刻   量产   中国企业   美国   打水   做法   员工   东西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